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乱点鸳鸯谱,众所周知,是指将男女相互错配,有时又指人不懂情况瞎指挥。然而这个看似指责的词语背后,却有一段成人之美的故事。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

一、乱点鸳鸯谱背后的成人之美1.1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景祐(宋仁宗赵祯年号)年间,杭州府有一人刘秉义,出身医学世家,妻子谈氏,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刘璞正当弱冠,长得一表人才,已经订下了孙寡妇的女儿珠姨为妻;女儿慧娘,十五岁,非常貌美,也已经被邻近开生药铺的裴九老家聘下。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2)

儿子大了,刘公想要给他完婚,正好裴九老也叫媒人上门,想要娶慧娘过门。但是刘公托媒人传话,说自己女儿年纪还小,嫁妆还没准备好,得再等等,等儿子完了婚,才到女儿,现在肯定不行。

而裴九老是老年得子,十分疼爱孩子,想着早早为他完婚,生儿育女。看到刘公推迟婚事,心里不太高兴,又央求媒人上门,说你家闺女十五岁,也不算小了(放现代也就是初高中生,古人结婚着实是早),到我家来,我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嫁妆多多少少无所谓,还是早点给他们完婚吧。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3)

古时聘礼和嫁妆都是极重要的代表仪式感的东西

但刘公打定了主意要先给儿子完婚,任媒人几次跑腿,也没答应,裴九老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因此惹出一段故事来。

1.2 各为儿女,斗计斗智

再说刘公打发了裴家的媒人,又请自家的媒人去儿子的岳母孙寡妇家。孙寡妇嫁的丈夫孙恒,原也是旧家子弟(上一代有勋劳和社会地位的家族),孙氏生下女儿珠姨,隔一年生下儿子孙润(小名玉郎),两个孩子还在襁褓之中,孙恒就去世了,好在孙寡妇有些气节,没有改嫁,和乳母一起,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了。

姐姐珠姨许给了刘家,弟弟玉郎也聘下了善丹青的徐雅家的女儿文哥。姐姐擅女工,弟弟会读书,才貌双全又知孝敬母亲。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4)

刘家的媒人上门之后,两家定了婚期,只等完婚。谁知刘璞受了风寒,出汗体虚,转成伤寒,人已经昏迷,病情一度十分危险。

刘公和妻子商议,儿子这样病重,不如把婚期推迟,等儿子病好了再办,但刘妈妈却觉得越是这样,越应该用婚事来冲喜。刘公觉得如果冲喜好了倒也罢了,冲喜不成,倒耽误了孙家女儿。刘妈妈又觉得改了婚期,儿子没事还好,万一儿子好不了,孙家很难退还聘礼,自己人财两失。

于是刘妈妈打定主意:把孙家女儿娶进门,养在家里,等儿子病好了,再选择吉时圆房;如果儿子好不了,儿媳再要嫁人,就要把原来的聘礼全部退还了,才能放媳妇出门。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5)

再说刘家的邻居李都管,为人刁钻,喜欢探听别人家的隐私,因为有一些不义之财,想要强买刘公家的房子,刘公没答应,所以两家面和心不和,李都管知道刘璞病危,心里高兴,偷偷把消息透漏给了孙家。

孙家打发乳母喊媒人张六嫂去问,张六嫂也陷入两难:说了,怕刘家见怪;不说,又怕害了孙家女儿。因此支支吾吾的,只说刘璞得了风寒,也不是大病,等婚期到时,大概也快好了。

孙寡妇就说,听说刘璞病重,你怎么说的这么轻松?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我千辛万苦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你要是糊弄害了我女儿,我就和你拼了命。然后让张六嫂去刘家说,如果病真的这么重,就等病好了,再另选日子结婚,你再去问问仔细。又担心媒人不说实话,叫了自家的乳母跟着走一趟。

刘妈妈看到亲家乳母上门,吩咐女儿把新房收拾的整整齐齐,把乳母引入新房,说万事齐备,不好改日子,并说即使结了婚,也让新人分房睡,等儿子痊愈了再同房。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6)

乳母回家对孙寡妇回复了情况,孙寡妇还是心中没主意,答应了婚事怕女婿好不了害了女儿,不答应又怕如果女婿病不严重,反而误了好日子。

于是孙寡妇把儿子玉郎叫过来,商量来商量去,定下一条妙计:让玉郎假扮姐姐出嫁,三天回门,如果刘家让回来,那就不用说;如果不让回,玉郎就穿上道袍自己回家,估计刘家谁也想不到。

玉郎听说,当下是不答应的,但奈何母亲发怒,自己又是个孝顺儿子,于是硬着头皮答应了。

1.3 顺应天性,违背伦理

再说玉郎扮作姐姐到了刘家,因为刘璞病重,所以由慧娘代哥哥拜堂,玉郎这个“新媳妇”是单独睡的,刘妈妈觉得心里过意不去,让慧娘去陪“嫂子”。本来玉郎怕露马脚,不想同意,但看到慧娘貌美,情窦已开,就想要“撩妹”。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7)

这一同床,慧娘自然发现了“嫂子”的真面目,玉郎不得已也说了实情,两个人也算郎才女貌,孤男寡女共处一室,最终逾越了规矩。

眨眼之间,到了三天回门之期,因为玉郎不想离开慧娘,再加上刘妈妈不同意,玉郎就这么住了下去。

再说刘璞,结婚那天惊了一身汗出来,病慢慢好了,玉郎一看这样,长久下去要露馅,就决定要回去换姐姐过来,于是到晚上和慧娘商量,让慧娘撺掇母亲让自己回家,把姐姐换过来。

慧娘就问自己的终身怎么办,玉郎说,你已经许了人,我也聘了妻,我也没有办法啊。(此处划重点,“撩妹”的时候玉郎就把伦理道德抛之脑后,该负责任时就无可奈何,有才又有貌又如何?)

慧娘则说,你如果不娶我,我就不活了,也绝不嫁给别人。玉郎本心倒不坏,给慧娘擦了眼泪,说你别烦恼,我再想想办法,于是也不说回家的事情了,两人每天关着房门商量事情,没有好办法,心里难过,常常抱着偷偷哭。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8)

再说刘公妻子慢慢发现了儿媳娶进门之后女儿的异常,一天偶然看到慧娘和“儿媳”抱着,拿着木棒作势要打慧娘,才知道真相,又惊又怒之下,觉得孙寡妇的“坏心眼”害了自己的女儿(忽略了自己让珠姨冲喜也有不人道之处),大吵大闹,要来打玉郎,玉郎知道事情败露,趁乱之时,穿上道袍,偷偷跑回了家。孙寡妇听闻儿子在刘家做下的事情,也大骂儿子伤天害理。

再说慧娘,把事情告诉母亲之后,央求母亲回绝了裴家的亲事,让自己嫁了玉郎,也算弥补之前的过失,如果不能嫁给玉郎,自己也不活了。刘妈妈大觉丢人,打骂完慧娘又心疼她,但绝不同意回绝了裴家,嫁给孙玉郎那个混蛋。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9)

再说刘公给人看病回来,得知事情原委,又开始埋怨妻子,认为正是硬娶媳妇过门的主意害了女儿,儿子刘璞听到吵闹,出来劝架。一家人这么闹了半天,被李都管听到些风声,用几十钱银子哄了刘家一个小丫鬟,打听得事情的原委,坏心眼一起,想着此事闹起来刘公没脸在这住,房子就归自己了。

于是李都管把这个事情捅给裴九老,裴九老本来就因为之前自己请求给儿子完婚刘公不答应而生气,听到这个事情一气之下跑到刘公家,大骂刘公女儿养汉子,败坏门风,并要求刘家退还聘礼,自己另外去结亲,不要耽误自己儿子的大事。

刘公只道自己家事,裴九老不会知道,还在强词夺理,说裴九老是造谣,于是两个人吵闹起来,闹到官府里。

1.4 乱点鸳鸯,成人之美

府里的乔太守,恰恰是一个又正直、又聪明,爱民如子、断案如神的好官,有“乔青天”之称。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0)

乔太守听到刘公、裴九老讲完案情之后,令人去唤了孙寡妇母子三人和刘璞、慧娘兄妹来听审。一看刘家兄妹和孙家姐弟都是一表人才、郎才女貌,心里就有了成全之意。

乔太守责骂了孙玉郎之后,问慧娘的意愿,是愿嫁裴家,还是愿嫁玉郎?慧娘又表明了自己只愿嫁玉郎,如果判给裴家,自己宁可自尽。

于是乔太守向裴九老说明,本该将慧娘判给裴家,但娶慧娘回家,裴家将受耻笑,慧娘又背负骂名,不如判给孙玉郎,成全了他们的体面,令孙玉郎还了之前裴家给刘家的聘礼。

但裴九老表示,自己肯定不会要慧娘这个儿媳了,但判给玉郎,是成全了“奸夫淫妇”,自己愿意不要原来的聘礼,请乔太守把慧娘判给别人,自己才能消一口气。

而刘公也表示孙玉郎已有妻子,自己的女儿怎么能给他做妾?原来孙玉郎聘下徐雅的女儿,还没有过门。乔太守得知这个情况,一拍脑袋,又想要把孙玉郎未过门的妻子判给裴九老的儿子。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1)

裴九老表示自己没有意见,但怕徐雅不肯,乔太守则说:“我做了主,谁敢不肯?”让裴九老把儿子叫过来,又差人唤徐雅带女儿过堂,裴家儿子和徐家女儿到府中,两家男女相貌也都端正,看起来比较匹配。

于是乔太守对徐雅说,自己做主,把徐雅女儿判给裴九老儿子,限即日三家一起完婚回报。“如有不服者,定行重治。”

徐雅看到是太守做主,也不敢不答应。众人听到这样的判决,也都心悦诚服。于是乔太守叫了三顶花轿,抬了三对新人,即日完婚。

事情轰动了杭州府,人人都说太守为他人行方便,对他歌功颂德。

而李都管的阴谋诡计落空,自己心里惭愧,回了乡下暂住。后来刘璞、孙润做了秀才,被举荐参加科举,同时考取了功名,在京做官,扶持裴九老的儿子也得了官职。刘璞官到龙图阁学士,最后就连李都管的家都归了刘氏。

至此,皆大欢喜。

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制度的反思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古代社会较长时期之内,都占据着统治地位,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也必然有其局限性。

2.1 积极意义:保证了门户的相当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好处在于保证了婚姻中门户的相当:比如刘家是医生世家,刘家女儿慧娘原许的裴家也是丹青之家,在现在也算是门当户对;而刘家儿子刘璞聘的珠姨所在的孙家,原来也是有些声望的,也算门户登对。从刘家用得起丫鬟,孙家有乳母,能看出来两家也都算得上小小的富足之家。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2)

门当,在古代,不同等级的家室门当的等级也十分森严。

当前社会,婚姻倒是自由了,但很多青年之间的自由恋爱,最终却因为门户不相当以及价值观不匹配而散场,导致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倒也引起了“和一个人结婚还是要看对方家庭(门户最好相当,价值观更容易一致)”的讨论。

另外在价值观日益多元、提倡婚恋自由的今天,很多人“自由”过了头,无视法律的限制和道德的鄙视,或为利,或为情,破坏他人家庭。放在古代,古人应该也会觉得太过匪夷所思、破坏社会风气吧?

2.2 时代局限:禁锢了人性的自由

当然,乱点鸳鸯谱,成人之美的圆满结局之下,也有着丝丝的侥幸:

如果乔太守是像裴九老那样的想法,把慧娘仍判裴家,或者另判别家,那可以想象慧娘的悲惨命运;

如果裴九老的儿子和徐雅的女儿并不才貌相当,或者脾气秉性完全不一致,那就是另一场悲剧婚姻。

封建时代,金榜题名、仕途通达、光宗耀祖,便是圆满,都是男子的作为与好处,女子毕竟没有太多地位和话语权。女子所求的,就是嫁一成材又称心的男子,就是圆满,否则便是死路一条,甚至生不如死。

太守乱点鸳鸯谱深度解析(乔太守乱点鸳鸯谱)(13)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两大快乐事。

另外,以今天的眼光和当下的《婚姻法》来看,即使贵为太守,也不应对子民的婚姻有决断权。正如很难想象,今天一县之长可以随意决定两个百姓的婚姻。

但就当时而言,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确有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权利和责任。

总而言之,在那个婚姻幸福只能靠机会和运气的时代,乱点鸳鸯谱的乔太守既出于好意,又成就好事,我们也权且把它当做一个美谈来看待吧。

但,还是应该庆幸,我们所在的时代,允许自由恋爱、自主婚姻。只要不逾规矩、不越规则,慧眼识人、选择良配,便能拥有可以期待的幸福!

PS:本来看到孙玉郎要回家,慧娘问孙玉郎自己怎么办,孙玉郎说你已许人,我也订妻,自己也没办法的时候,是特别生气的,觉得此人人品不行,没担当。突然就想到令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李甲——读书之人,有时何其软弱、没担当!但后来觉得孙玉郎毕竟本性不坏,结局也还好,就不想那么多了。

毕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常想一二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