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

说起温庭筠,可能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或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初次读他的诗词,只觉得用词精准,读起来朗朗上口,不免猜想作者肯定是个才华横溢的美男子。不过,历史上更多记录了温庭筠的才华,在外貌上,有些史料中说他“不修边幅”,有些甚至说他丑陋如钟馗。不过,相对于温庭筠的才华而言,外貌并不重要。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作为一名读书人,谁不想尽情发挥自己所学,做出一番事业。在唐朝,唐高祖李渊继承发扬了科举制度,希望有志之士都能人尽其用,报效国家。科举对于寒门学子来说,可以说是一条较为公平的上进之路了,温庭筠自然也不例外。他曾经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可惜屡试不第。才华出众的温庭筠,为什么会考不中进士?

让我们跟随温庭筠的脚步,一起来看看他的科举之路。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1)

01.想参加科举?资格要符合

科举考试可不是说,只要报个名,谁想考就能考。就像我们想参加高考一样,都得先经历九年义务教育,过了中考,上完了高中的课程,才能参与一样。科举考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么,想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需要满足什么要求呢?

  • 身份家世。古代封建社会之中,讲的是男尊女卑,论的是阶级等级。想参加科举,首先,考生得是个男娃。其次,考生的出身很重要,只有士、农才有资格报考科举。如果是商人,哪怕再有钱,也是不能入仕的。最后,考生要遵纪守法,如果触犯了法令有了“前科”,同样不能科考。
  • 文化学识。身份符合了,你还得有一定的学识基础。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参加科举不是浪费考试资源吗?那,怎么证明考生有基本的能力?考生需要获得乡贡或者生徒的应试资格。乡贡是针对自学成才的学子而言的,先通过了当地组织的考试,才有资格参与下一轮的考试。生徒是说学子来自官方认可的学校,比如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地方州学或县学等。

温庭筠,字飞卿,是唐朝并州人(现在的山西祁县)。他很幸运地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宦家庭,具有参与科考的基本资格。虽然没有在官方认可的学校学习,但温庭筠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他自学成才,很快通过了乡贡的考试。

《唐才子传》评价他为:

“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善鼓琴吹笛……才情绮丽,尤工律赋。”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2)

02.科举考什么?选择很重要

唐朝的科举考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常举、制举、武举。其中,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的考试,录取急需的人才;武举顾名思义,就是选拔武官的考试;最常见的还是每年一次按期举行的常举。

常举听起来普普通通,实际上涵盖超级广泛,包括了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大大小小几十种科目。在温庭筠科考时,最常见的就是明经和进士了。明经考的是帖经墨义,靠的是死记硬背,相对简单;进士考的是诗赋试策,靠的是才华文采,难度直线上升。人们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像学历上是普通大学毕业,还是清华北大毕业,那差距也是很大的,当时有才华的人们都以考取进士为荣。

温庭筠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考取进士。唐朝的进士重视诗赋,简单来说就好比写文章。写作这件事吧,放到我们身上,我们可能要咬着笔头修修改改大半天才能勉强写完一篇。到了温庭筠手里,简单到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几下子叉手之间构思已成,根本不用草稿,下笔如有神,简直是分分钟搞定。因为温庭筠“八叉手成八韵”,大家都叫他“温八叉”。

温庭筠成功通过地方考试,获得乡贡资格,来到长安。先在京兆府进行了诗赋的预试,顺利晋级,准备考进士。也就是在这里,温庭筠屡屡碰壁,怎么考也通过不了。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3)

03.影响科举结果的其他因素

对温庭筠而言,科举考试内容不难,那为什么会屡试不第?

这还得说说唐代科举的特性。科举看的不仅是临场的发挥,还要看有没有公卿显贵的推荐,当权者对学子的印象。当然,学子本身的人品、德行也是是否录用的重要参考因素。

有才华的人都难免有点高傲,温庭筠就是如此,不仅做起事来随心所欲,说起话来更是百无禁忌,流连于酒肆青楼之中,尤其是喝点酒之后,更是管不住嘴。

温庭筠和李商隐是好朋友,李商隐是令狐楚的学生,令狐绹是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当宰相的时候,温庭筠和他关系还不错,经常出入令狐绹的书馆中。但关系好也不影响温庭筠说话做事,他曾做诗《戏令狐相》:

“自从元老登庸后,天下诸胡悉带铃。”

这句话,意在调侃令狐绹,说他自从当了高官,对同姓之人颇多帮衬。天下间姓胡的人知道了都羡慕不已,在自己的姓氏前加上“令”字,希望也能得到好处。

唐宣宗喜欢《菩萨蛮》的词调,令狐绹找温庭筠代笔,献词给唐宣宗。事后,令狐绹让温庭筠保守秘密,温庭筠喝了点小酒后,这事儿就漏了出去,朝野上下都知道了,弄得令狐绹很没面子。

唐宣宗为此特别召见了温庭筠,请教诗文。期间,温庭筠以“玉条脱”对词“金步摇”获得宣宗的欣赏。令狐绹向温庭筠请教词语出处时,温庭筠说出自《南华经》,并解释说:“不是什么偏门的书,相爷在工作之余也应该多读点书,免得被说成‘中书省内坐将军’啊”。这样的解释真的还不如不解释。

温庭筠的种种行为彻底得罪了令狐绹,令狐绹向唐宣宗进言,说温庭筠有才无德,持才傲物,喜欢嘲讽别人,怕是不堪大用。唐宣宗听后,想起自己之前微服出巡的时候,曾偶遇过温庭筠。在和温庭筠对话之中,温庭筠尽显调侃本色,傲气十足,狂放不羁。唐宣宗不禁颇为赞同的说:“令狐爱卿,你看人很准啊,读书人还是应该以德为先。”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4)

朝中上位者的评价一出,温庭筠想考中进士,希望就渺茫了。那会的考试可不像我们现在,到了判卷的时候都会封住姓名,采取糊名制。其实,判卷糊名的做法最早也起源于唐朝。在武则天时期,就是糊名判卷的,就是说判卷的老师无法知道卷子是谁的卷子,减少判卷人对于分数的影响力。可以说,糊名的做法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阅卷的客观、公正。可惜,温庭筠所在的晚唐时期并没有继续执行糊名制。判卷的人看到试卷上温庭筠的大名,再想想他的那些事儿,会被直接刷下去,也就不足为奇了。

04.温庭筠的倔强反抗

温庭筠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心里是五味杂陈啊。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态度:

“积毁方销骨,微瑕惧掩瑜”;

“因知此恨人积多,悔读《南华》第二篇”;

可以说,温庭筠屡试不第,真的是因为名声问题。但是,温庭筠后悔归后悔,对于考不中进士还是很在意的。他先后参加多次考试,甚至在考试中当“枪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在温庭筠的帮助下,很多人进士及第。

最有名的就是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的那次考试。主考官是当时的礼部侍郎沈询,他早就听说了温庭筠“枪手”的大名,在考试时把温庭筠安排在了自己跟前,心想:“我亲自盯着,总不能再帮人答题了吧?”他看着温庭筠答题、交卷,走出考场,觉着这回总算是规规矩矩的了。

谁知道,就是在这样的严盯死守之下,温庭筠还是给周边八名考生传递了答案。真的不知道他当时是怎么办到的?是有一套另类的传讯手段,还是练成了神功传音入密之术。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5)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参与考试的温庭筠,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在自己老了的时候,还有机会当上主考官。在徐商当宰相的时候,温庭筠成为了国子监的助教,曾主持过一次考试。想到自己当初的遭遇,温庭筠严格判卷,挑选优秀作品张榜公布。这些试卷内容大多有批评时政、揭露社会不公的描述,温庭筠对此大加称赞。结果,触动了权贵阶级的利益,温庭筠被贬出长安。

温庭筠历史背景(唐朝才子温庭筠)(6)

小结

唐朝的科举为很多寒门学子提供了上进之路,然而特权和黑暗也同时存在于科举之中。纵观温庭筠一生,他一心想要考进士,可是,科考不顺。无心间的填词作曲,反而让他青史留名。

温庭筠在现实之中尽显“毒舌”本色,把所有的柔情都留在了词曲之中。科举之路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财富。如果没有这些波折,怕是我们也看不到如今的《花间词》。

参考资料:

1.《唐才子传》;

2.《唐诗为镜照汗青》,鞠莬;

3.《科举史话》,李尚英;


END

我是肉包君,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账号:@肉包学历史。看完文章,记得点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