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

中国古代战国时期最让人心潮澎湃,刻骨铭心的故事便是名为古今第一刺客的荆轲刺杀秦王的典故。荆轲刺秦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可抹去的一抹传奇,每每想起,除了仰慕荆轲的忠肝义胆外,值得我们思考的还有倘若荆轲刺秦成功,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是否会被改写呢?

战国末年,风起云涌,各方诸侯,统领一方,每一位诸侯都渴望着自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统天下。不可否认的是,最终战国的混乱局面终将归于统一和和平,但是倘若没有了后来的始皇帝嬴政,最终的赢家还会是秦国吗?

赵楚霸主 不复以往

在分析赵国和楚国的国家形式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那些几乎没有争夺天下大权的诸侯国。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1)

战国末期地图

在除了秦国以外的六国之中,韩国、魏国和燕国可以说和其他几国的势力差距极大,无论是国家资源,还是军事实力,这三国的综合实力和其他国家相比都是鞭长莫及,而历代缺乏贤君明主的领导和良臣名将的领导和改革,更让韩国、魏国和燕国这三个国家缺乏能够统治整个华夏民族和广阔土地的帝国气息。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2)

赵国首都邯郸

而说到赵国和楚国这两个都曾在战国时期称霸的国家,在漫长的消耗和秦国的不断打压之中,都受到了极大的损耗。赵国在战国初期的军事实力的确不弱,甚至在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的带领之下四处征战,让赵国军队名扬战国。但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中的大获全胜,赵国战败,被残忍坑杀的四十万赵国精兵,导致赵国再无青壮人口可以上阵杀敌。而在原本就不足的兵力之下,赵国能够领兵打仗的良将也极度缺乏。老将赵奢的病逝,名将廉颇又被奸臣郭开陷害,而听信谗言的赵王认为廉颇真的老到无力再战。最终赵国失去了自己唯一在军事实力方面的优势。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3)

楚怀王

楚国作为一个多次重创秦国,称霸几百年的大国,在国力资源、地理位置以及优秀的领导者和人才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样的楚国一度成为战国七国之中最为富饶的国家。但是自从楚怀王被扣留,楚国便群龙无首,失去了核心领导人的带领,国家内部陷入了争权夺利的混乱之中。虽然后来有着忠臣良将的变革,但是终究还是难敌奸臣的阻挠,被看准时机的秦国连续攻占,同赵国一样被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水淹郢都,再无反击之力,一代霸主就此落幕。

被步步蚕食的齐国

齐国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在管仲辅佐之下,齐桓公的齐国积攒下了雄厚的资本,再加上对于六国的交好,让齐国在诸侯国之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名声,可以说齐桓公在位期间的齐国达到了自己的巅峰,也成为了相较于秦国更加有资格一同天下的国家。

但是随着齐桓公的过世,齐国的落寞也随着来临。五个儿子之间的争权夺利,互相残杀,都大大消耗着齐国的国力。后来田氏代齐,王室和政局都非常混乱,雄厚的国力逐渐被消磨殆尽。齐国在经历了极高的巅峰状态之后,随着最为核心的领导者和谋士良臣的流失,齐国失去了持续发展和变革的推动力,而齐桓公五个后代之间的争名夺利,被强盛国家下的权势和名利所蒙蔽了双眼,让国家失去了未来。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4)

齐桓公

而面对着距离自己最远的齐国,秦国也并没有忽视这位极其重要的对手。在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下,齐国被一时的利益和诱导所蒙骗,作为六国之中实力排行前三的国家,齐国并没有真正全力联合其他国家围剿秦国,而是陷入了同其他国家一样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之中。最终秦国统一六国最后剩下的齐国,也难逃一劫,失去了争夺天下大势的机会。

秦国的底气

而秦国最终能够统一天下,也并非只是因为秦始皇嬴政的优异领导,秦国的崛起还有着来自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和忠臣良将的呕心沥血,先辈们累计下的雄厚实力才是秦国屠戮六国,始皇一统天下的根基和坚石。

从人才方面来看,秦国可以说是将天下人才笼络到自己的国家之中。首先便是秦国诸多名相,从秦穆公算起,基本上每一代秦王都有一位名相辅佐,帮助地处偏远地带的秦国不断壮大。随后还有满怀踌躇来到秦国的商鞅,实行商鞅变法,破除自周朝遗留下来的旧贵族陋习,特权逐渐破除,法治逐渐建立。而随后惠文王时期,张仪游说六国,拆散了苏秦的合纵盟约,使得六国之间各怀鬼胎,难以真正联手对抗秦国。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5)

商鞅变法

除此之外,还有被世人"智如樗里"的嬴疾,推行郡县制的李斯,还有吕不韦奇货可居、甘罗十二拜上卿等等。有名臣,必有良策,有良策,就比有国家的强盛。秦国成功度过了极为困难的天灾,在世人眼中的荒芜偏远之地,秦国发展起了极为繁荣的农业,物质水平和国力稳步上涨。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6)

杀神白起

至于优秀的将领,秦国更是数不胜数。惠文王时期有大良造公孙衍,有被秦军奉为战神的公子嬴华,有征伐蜀地威名远扬的大将军司马错。昭襄王时期,更有被奉为杀神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白起,打得六国联兵无还手之力。嬴政即位后,又有王翦、李信、蒙恬,秦国的军事实力在诸多名将的带领下,便有着极为深厚的基础。而对于军队高度重视的秦国,对于军队士兵的提升也十分看重,军功制的出现百年极大提高了秦国的参军积极性,军队势力大增,参军热潮高涨。

历史的必然性

由此看来,荆轲刺秦能够阻挡的只有秦始皇嬴政的宏图大业,并不能阻挡秦国的最终崛起和统一天下。而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秦国自身实力的雄厚带给他们极强的底气。作为一个偏远荒芜地带的诸侯国,秦国一度被认为是七国之中最弱的国家,而事实也确实如此。但是在历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下,秦国人万众齐心,只为摆脱被世人看中的贫瘠与卑微,而他们也做到了。在领导者的大力推动下,良臣名将的忠心辅佐下,秦国百姓的万众齐心下,秦国硬是在这样一个诸侯无比嫌弃的封地之上,开垦出了一个帝国的根基。

如果荆轲刺秦王成功了会怎么样(著名的荆轲刺秦王倘若成功)(7)

秦国统一六国线路图

其二便是其他六国对于秦国的放松警惕,并且沉醉于不断的纷争和阴谋之中。秦国的崛起虽然引起了六国的注意力,也组织了六国联军前去围剿,但是六国常年来的争斗始终让他们认为最大的对手还是彼此,秦国毕竟距离遥远,且极少参与六国之间的争斗,这让秦国始终未被六国认为是最强大的敌人。而在后来秦国开始横扫六国之时,六国之间也只在乎自我的利益,忘记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直到轮到自己才明白为时已晚。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只是到底有谁来成为这个最后一统天下的胜利者却是一个未知数。而秦国在自己历经数代的运营和规划之下,在加之六国的放松警惕和相互争斗消耗,秦国的崛起是必然的,最后的胜利既是时事所造,也是自我努力的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