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土地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没收地主所有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真正地实现农民们日夜期盼地“耕者有其田”。

土改队来到一家家富农和地主家里搜查,在四川一家地主傅德辉家中,搜出了一张陈旧的借条,落款竟是开国大将朱德的名字。土改队多次询问,地主承认确实是开国元帅朱德所写下的欠条。

土改队将此事上报中央,朱德确认了此事的真实性,亲自打电话要求土改队善待傅德辉,并且请傅德辉前往北京。那么,朱德与傅德辉是什么关系?借条又是怎么回事?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

图丨朱德

主张“实业救国”的傅德辉

傅德辉是地主世家,所以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是一般人无法比拟的。

家里人喜欢读书,所以充满书香气息,他有更多的可能接触到各种书籍,受到更好的教育。他的家庭与一般地主家不同,他家人喜欢帮扶贫弱,乐善好施

这家地主和那些只会压榨农民的地主不一样。这家人经常帮助贫农,给他们土地种田,按规定给工钱。四川的贫苦农民都知道傅家,所以,这家人在四川的声望还是挺大的。

傅德辉长大后,前往北京大学学习化学系。在看到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后,救国思想在他脑海里生根发芽。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2)

图丨老地主

在读完大学后,导师建议他出国留学。所以他没有回到四川,而是前往德国深造,学习更多的知识,为往后国家的发展做准备。

傅德辉在德国也遇到了许多爱国主义者,他常常与他们聚集在一起,讨论救国道路。他德语学得好,就会做一些翻译工作,挣钱用来开一家铺子。

不久,他就在德国开了一家豆腐铺子,他的主要目的不是经营,而是供爱国人士讨论事情、革命人士讨论国家未来的方向。

朱德就是那些革命人士中的一员,两人逐渐有了交集。朱德有需要翻译的书籍就会找他,他也乐意为国做贡献。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3)

图丨朱德

除此之外,要是哪位留学生经济上有困难了,他也会慷慨解囊。他们经常会写下借条,但是傅德辉从不会找他们要钱,有人还了他就收着。

朱德就是那时找傅德辉借的钱,那时他要前往苏联学习,但是身上没有钱。傅德辉了解情况后,直接借了他100大洋,100大洋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

朱德对傅德辉十分感激,并说:“这份恩情我记下了,将来一定亲自来道谢还钱。”朱德大笔一挥,在借条上写下自己的大名,立即前往了苏联。

傅德辉从德国学成回来后回到了四川老家,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办了一家水泥厂,他家水泥质量高,价格便宜,因此生意很好。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4)

图丨水泥厂

但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本地的政府就不断征收苛捐杂税,让这些民营企业无法生存。一些外国资本家也找到他想要收购他的厂,他不愿意一直被这样压迫着,直接就把厂关了。

他讨厌国民政府不顾百姓死活,战争又连绵不断,他心灰意冷,天天待在家里,这一身的才华都被荒废了。后来他从报纸上得知,新中国成立,新的政府掌权。

但是他们主张进行土改,严厉打击地主和富农。实行这个措施,是由我国的现状决定的。

我国的地主和富农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全国的地主和富农占有将近八成的土地,剩下的两成要被雇农、贫农、中农分配。少数人的手里有大部分土地,大多数人土地少,有的甚至没有土地。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5)

图丨土地改革

不过傅德辉认为土地、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所以当土改队来到他家时,他一脸淡然,毫不在意。当时许多农民都来到他家,为他求情,这让土改队十分惊讶。

这家人既不像一般地主哭天喊地,又没有农民前来咒骂。土改队将所有的地契、借据等搜出来,厚厚一沓,可见得这户地主人家有多富有。

他们仔细查看着地契上的每一块地,借据上的借款金额,借款人。突然一位干部说:“这个借款上的落款人怎么是他?”旁边的干部看了也十分惊讶,落款人是开国元帅朱德的名字。

这张借据的纸看起来十分陈旧,字迹微微模糊,似乎写着:向傅德辉借下100块大洋,他日必定偿还。右下角的朱德两个大字倒十分显眼。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6)

图丨借据

土改队的干部将傅德辉叫过来,问:“这究竟是谁给你写的借据?”傅德辉一看,在德国相遇的那些事逐渐记起来。

土改队见他没回话,心里也暗暗发慌,不会真的是开国元帅吧。土改队可不敢得罪朱元帅,于是语气平缓地又问了一遍。

傅德辉缓慢地说:“是朱德写的,开国大典上的那个朱德。

其实刚开始傅德辉也不知道那个在德国帮助的,竟然是为建国作出巨大贡献的朱德。后来他在报纸上看到朱德的照片,才确定是此人。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7)

图丨朱德

他为朱德感到骄傲,也很荣幸自己帮助的,是这样一位名人。

土改队也不能相信傅德辉的一面之词,立即向上级干部报告,他们一听与朱元帅有关系,都不敢马虎,逐级上报,最后传到了朱德的耳朵里。

朱德弄清楚事情的经过后,立即给下级打电话,回应此事是真实的,并且邀请傅德辉来到北京与他交谈。

那么,朱德为什么会前往苏联?他又有一段怎样的故事呢?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8)

图丨辨认借据

戎马一生的朱德

1886年,朱德出生于四川的佃农家庭。所以,他非常明白,贫穷人家生活的艰辛。23岁时,他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在这里学到了一些资本主义民主思想。

他的志向就是要解救贫苦的农民,让他们生活得更好。民主可以使他的理想成为现实,所以,他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后来在云南参加辛亥革命。

1917年7月担任滇军旅长,期间参加过护国战争、护法战争,立下卓越功绩。

但是他看到军阀彼此互斗,一点没有团结起来,抵抗外敌的意思。靠他们救国是不可能的,他不想再待在军阀里浪费时间,但他不知道他该走哪条路为国家做贡献,解救国家。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9)

图丨朱德

四川军阀杨森想要留住他,承诺给他官职、财产,但他想要的不是这些,他更想拯救处在危机中的国家。资本主义行不通,他尝试接触共产主义思想。

国内马克思主义书籍遭到打压,他很难接触到。他决定前往德国,在共产主义的发源地上了解共产主义。

朱德虽然当了几年旅长,可是积蓄还是不多。他卖掉了自己的家产,换来了乘船的船费。

1922年,他从上海乘船前往德国。到了德国,他的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他不会德语,身上也没多少钱财。于是他一边做兼职,一边学习德语。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0)

图丨德国

仅仅在书本上学习,不去实践很难有效果,他又去找了一位德国房东。房东是一位德国将军,之前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他不仅可以学习到德语,还能够了解到一些军事方面的经验、知识。因为二位都是军人,所以对军事方面的东西很感兴趣。但是他有交流障碍,所以二人有话却又无法诉说。

他没日没夜地学习德语,做什么事都要将德语书带着,有时间就让房东将军检验成果,这样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他的德语能够与德国人交谈。

他经常与房东讨论军事战术的问题,在房东的作战经验上,他学到了很多知识。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1)

图丨朱德

后来他了解到,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建立了共产组织,他与负责人联系,想要加入我们党。与他交谈的人是周恩来,朱德对周恩来谈到了自己的理想,以及之前误入的歧途。

周恩来了解情况后找到最高负责人张申府,说明朱德的能力及现状。张申府听说他愿意放弃国民党给的钱财与官位,只为了追求民众的幸福,就同意了他加入共产党的申请。

朱德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后,更加认为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进入共产组织后,发现了很多与自己理想相同的人,他们都希望中国崛起,他们都希望人民幸福。

北洋政府腐败,竟想着从国外买武器,打中国人。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2)

图丨朱德

共产组织在得知消息后,立即前往在柏林的公使馆,要求北洋政府不许借债,不许向德国购买武器。北洋政府的公使心里清楚,所以不敢出门。

留学生们不顾警察的阻拦,直接冲了进去,狠狠地责备公使。公使对这些留学生的正义言语根本无法反驳,最终只能放弃购买,启程回国。

1925年,五卅运动在国内进行着,德国的留学生也一起响应。这群留学生把北洋政府得罪了,北洋政府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他们在街上向德国人宣传北洋军阀的腐败,告诉他们中国人民正在遭遇的苦难。还没宣传多久,这些人就被德国警察抓走了。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3)

图丨学生运动

朱德参加了好几次集体运动,两次被抓进监狱。党组织努力帮助他摆脱困境,可是最终他还是被赶走了。

北洋政府听说了这件事,就让德国政府将这些学生赶出德国,丝毫没有保护本国国民的意思,朱德被释放后就要求立即离开德国。

共产组织认为他可以去苏联留学,因为那里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朱德也赞同共产组织的观点,之前的打仗经验和在德国的学习,让他收获颇丰。

如果再前往苏联这个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一定能对革命有更多好处,可朱德现在没有足够的钱前往苏联。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4)

图丨朱德(左)

曾经在豆腐作坊有过几面之缘的傅德辉,听说他的难处爽快地借给了他100大洋。

到了苏联,他直接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他看到了苏联的作战方法,苏联先进的武器,这些都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1926年,朱德回国,那时正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可不久以后,国民党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朱德参加了南昌起义、长征,后来又在抗日战争的前线活跃,在解放战争时期又带领着军队解放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开国元帅的头衔。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5)

图丨大洋

多年以后的见面

朱德在接到下级干部的电话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曾经在德国雪中送炭,现在他们可以在故乡相见。

傅德辉来到北京,与朱德见面。虽然二人已经没了当初那热血青春的模样,但是情怀不会变,对国家的那份期待一直都在。

他们谈论了从国外留学回来后发生的事情,朱德听到傅德辉的水泥厂被国民政府压榨得倒闭,十分气愤。不过新中国已经成立,这样的事情也不会再发生了。

他很欣赏傅德辉,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放弃过“实业救国”的理想。虽然碍于国内形势,一直没有付诸实践,但是那份热情还在。

新中国成立给了傅德辉更多的机会,去为国家事业作出贡献。这次他没有开厂,而是成为了一位研究员。他发挥出他的长项,进入化工领域,为科研作出贡献。

当年的地主家族经历了怎样的变故(1950年一地主家搜出借据)(16)

图丨朱德

结语

朱德戎马一生,为了人民,为了革命而奋斗。他十分理智,没有为钱财、官职放弃自己的初心,他一直坚持着理想。他懂得感恩,在接受傅德辉的帮助后,一直铭记这份恩情,几十年后也不忘回报。

傅德辉虽出自地主人家,但他能淡泊名利,不与其他地主同流合污,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希望为国家出一份力。在新中国成立前主张实业救国,新中国成立后主张用科学建设国家,虽然方法不同,但结果还是希望人民更幸福,中国更美好。

志向相近的人总是能走到一起,他们热爱祖国,他们建立祖国,他们建设祖国。他们是我们的英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