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古代美女作家,人们大都只说东汉的班昭、三国的蔡文姬、唐代的薛涛、宋朝的李清照和朱淑真.而实际上,有许多的美女作家被后人遗忘,比如春秋时代的许穆夫人.其实,许穆夫人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美女作家,而且是见于史料上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美女作家.

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1)

姬姓,卫公子顽(卫昭伯)和宣姜的女儿。出生于春秋时期卫国都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

她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史最早的爱国女诗人,其诗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自幼就爱好游玩的姬姑娘不仅舞文弄墨,还学会了骑马射箭,常常一个人骑马到郊外打猎,对着茫茫远山常常诗兴大发.姬姑娘出身名门,又才华横溢,以致前来求婚的人多得踏破门槛,当时最主要的两个竞争对手是齐国男人和许国男人.

关键时刻,她权衡再三,决定嫁到离卫国较近又比较强大的齐国.但她的良苦用心却没有被伯父卫惠公采纳,这个糊涂的伯父将她嫁给了许国的穆公.于是,有着齐国美女血统的卫国美貌才女便成为了许国的许穆夫人.

嫁到许国后,许穆夫人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自己的祖国.她曾在一首名为《竹竿》诗中写到:" 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其不尔思?远莫敬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淇水在右,泉源在左.

巧笑之瑳 ,佩玉之傩.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不难看出,这首诗不仅以男性化的语调回忆了少女时代的美好生活,而且道出了一个身在异乡的女子思念故乡的复杂心情.

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2)

公元前660年,北狄部落发动了对卫国的侵略战争.卫懿公征调民众抵抗,但老百姓不愿为他效命,军队的将士也不肯出征,致使狄兵侵犯时如入无人之境,卫国很快被灭亡了.

卫懿公死于乱军之中,黎民百姓遭到大批杀戮,都城被洗劫一空.大批难民渡过黄河,逃到南岸的漕邑,即今日的河南滑县.卫懿公玩物丧志,结果死于非命.于是便留下了"玩物丧志"这一成语而被千古流传.

日夜思念祖国的许穆夫人得知卫国国破君亡的噩耗之后,痛彻肺腑,恨不能插翅飞回卫国,跃马疆场抗敌复国,报仇雪耻.于是毅然决定回去救国.但是当许穆夫人和自己身边随嫁的姬姓姐妹毅然驾车回国共赴国难之时,作为丈夫的许穆公非但没有拔刀相助,反而百般阻挠夫人回国.许穆夫人当即指责他这是落井下石.

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3)

许穆公羞愧难当,只好放她们回国救难.经过四五百里路的长途跋涉,许穆夫人从许国回到卫国,立即向她的兄长卫文公建议,向齐国救援.此时,齐国看到自己的亲戚之国遇难,便起兵相救.齐桓公亲率三百辆战车、三千名士兵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挺进漕邑帮助卫国稳定局势.卫国终于转危为安.

公元前659年,为了感谢齐国的援助,更为了表达自己挽救祖国命运的决心,许穆夫人写了一篇《载驰》的文章,全方位记录了这次事件的来龙去脉:"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而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而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

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4)

许人尤之,众樨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诗中不仅斥责了那些怕引火烧身而阻拦她回国救难的无良之徒,同时还向大国呼吁请求救援遭到侵略的卫国."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帮,谁因谁极?"一个为拯救祖国而奔走呼号的爱国女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不久,卫人从齐国迎回公子燬,即许穆夫人的另一哥哥,即位后是为卫文公.卫国得到了齐国的支持,从此出现了转机,两年后,卫国在楚丘重建都城,恢复了它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之久.自然,这一切和许穆夫人为复兴卫国而不懈地奔走呼号是分不开的.

女诗人的爱国诗(揭秘爱国女诗人)(5)

许穆夫人的作品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收集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共有三篇十二章.《载驰》则是抒发了许穆夫人为赴国难、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急迫心情.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以致今天的人们吟咏起来仍感到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