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

擂茶可以说是至今保存的最具原始形态的饮茶方式,也被称为中国茶文化中的“活化石”。在中国客家人分布的福建将乐县、宁化县、泰宁县、广东陆丰市、揭西县、陆河县,湖南、江西和台湾的部分地区都仍然保留着传统的擂茶文化。“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擂茶喷喷香,配老姜,老姜辣......”

这首童谣中唱的“擂茶”,就是客家人宁可不吃饭,也要喝上一碗的擂茶。喝惯了日式抹茶,你吃过同是“抹茶色”的客家擂茶么?

1.不如吃茶去

茶叶香气四溢,薄荷清凉怡神,苦枥芯味苦厚重,香菜浓郁祛腥,芝麻花生香味醇厚,将这些食材放进锅中煸炒,再擂成粉末,用滚水冲泡。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1)

这样一碗齿颊留香的擂茶,再配上青菜、麦豆、萝卜干、稻米、炒米,就成了揭西人的主食。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2)

揭西擂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唐代,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的记载,按照揭西河婆地名的由来,这老妪可能就是在揭西最早开始卖擂茶的何婆。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3)

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擂茶这种传承几百年的客家味道,就成了客居他乡的揭西人与家乡的纽带。

2.异乡人的家乡味

揭西人张汉祥、刘永芳夫妻二人早年来到深圳,丈夫一开始是做装修生意,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生活,2005年,夫妻二人决定开一家揭西菜馆,招牌菜就是客家人离不开的擂茶。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4)

为了做出最地道的揭西擂茶,刘姐在屋子的天台上开辟出一小片菜园子,种的都是擂茶原料,其中最为特殊的就是苦枥芯。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5)

苦枥芯是潮州一带的野菜,长在荒野之中,味苦有刺,食其嫩芽,所以又叫“苦刺心”,市场很少有人卖。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6)

刘永芳的擂茶手艺是母亲教的,11岁时母亲去世,从那之后她就开始自己擂擂茶,做到现在已经快40年,制作工序、食材还跟当年的一样。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7)

这也是她家擂茶馆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众多为了迎合食客口味而做出改良的擂茶馆中,刘姐的擂茶还保留着揭西最传统、最朴素的味道。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8)

3.“擂”出来的幸福

刚开店时,夫妻俩要熬到凌晨才关门,早上五六点钟就又得开始忙碌,那时的他们没有奢望过大富大贵的生活,只希望能够平平安安把孩子们养大。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9)

“我的小儿子可以说是被我用泪水淋大的,刚出生时不足3斤,总是生病,每个月都要去医院“,刘姐为他操碎了心,看着现在能够自己料理店务的儿子,她脸上满是欣慰的笑。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10)

“以前那些很苦的日子,不去回想了,往后想吧,也不会去和别人攀比那些高高低低,我满足了。”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11)

客家先民自北南迁,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到了粤东僻壤山林间,一切都要再白手起家,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将“节俭克己”的品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养成了一种刻苦耐劳、知足常乐的品格。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12)

一碗近乎素食的擂茶,原材料简单易得,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制作工序却一丝不苟。

就如客家人的生活态度一样,即便在简朴的物质条件下,也要用心对待生活,在平凡和庸常中,依然怀着对生活的希望继续前行。

香醇的客家擂茶(不得不说的客家擂茶)(13)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

但即便再不尽如人意

也要一槌一槌地

“擂”出生活的希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