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1)

Jun.

2

灼见(ID:penetratingview)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才是真实的人世间啊。

作者 | 苏心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2)

01

在网上看到王凯参加了一个访谈节目的视频。

这个节目的名字是《先生的朋友圈》,顾名思义,聊的肯定是和朋友圈有关的内容。

采访一开始,王凯就被主持人吐槽了一波,说王凯的朋友圈是一片空白,没有发任何内容。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3)

大家都很吃惊。

王凯这样的公众人物,竟然如此低调,连朋友圈都不发。起码有新片什么的,也给自己做一波宣传吧?

王凯说:

“我把之前所有发过的朋友圈都清空了,然后从此以后也不会再发朋友圈,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比我一开始想象的变复杂了。

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我不想事情变得很复杂,与其有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还不如把它清空,就没有这些烦恼。

最早玩朋友圈的时候,就觉得好奇,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东西,那是真心的分享,但到后来,我越来越觉得朋友圈变成了一个社交工具。

现在在我看来,就是很多人添加好友,已经不是好友在互相添加,加微信只是一种社交礼仪,可能你和这个人刚刚初次见面,他说:‘加个微信吧’,你也不好拒绝,但是加了以后从此也就不联系了。”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4)

他这些话,有两层意思:

一是朋友圈越来越复杂,可能你无心发的东西就会被有心的人给曲意解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干脆什么都不发,就没得说了吧?

二是手机添加的好友,并不都是好友,有些“好友”甚至加了之后再没聊过一言半语,没什么意思。

底下有一句热评:分享错了人,快乐的变成了炫耀,悲伤的变成了矫情。

想来人们对这句话是颇有感触,点赞很高。

我也有同感。

02

女儿在小学后半段的时候,很喜欢学英语,为了鼓励她,我老公在家里有时和她对话用英语,就当口语训练了。

果然,女儿学英语的兴趣更浓了,英语成绩也一直很好。

一个周末,女儿想看电视,可她作业还没完成,就用英语写了一张纸条问她爸爸,能不能先看电视,晚上再写作业。

我老公在下面用英语回复:“宝贝,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电视可以看,但只能在合适的时间,希望你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大致意思如此)

我回到家在书桌上看到那张纸条,觉得很有趣,就拍下来发到了朋友圈。

很多人也觉得有意思,还说以后也在家里多和孩子用英语对话。但有一个人却给我留言:“不就是显摆你老公英语好吗?这么简单的对话谁不会啊!”

我一时语塞。

后来,我很少再发家事,朋友圈里几乎见不到我老公和女儿。

就像王凯所说,本来自己是个简单的人,不想弄复杂了。

03

还有一次,看到一位单亲父亲在某音上分享自己和残疾女儿的一些日常,得到了很多好友的鼓励。

但也有人嘲讽:“你不就是想利用自己的女儿出名吗?”

本来,这位单亲父亲就生活得很艰难。

妻子在生下女儿不久后就和他离婚了,他一个人带着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发这些,是为了让世界给他一份力量和温暖,想不到受到了这样攻击。

他删除了账号所有的内容,再也没有发过。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5)

真的是这样。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很多事你无法感同身受,是因为不曾经历过,谁都没有资格以自己的标准去点评别人的生活。

不过,朋友圈确实并不都是朋友,甚至更多的是不熟的人,甚至还有未曾谋面的人,所以复杂也很正常。

04

确实,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消失在朋友圈了。

几年前,我特别热衷发消息,鸡汤的、温暖的、搞笑的,有了很多点赞之交的朋友,我也会给别人点赞,大家在朋友圈聊得好不热闹,仿佛已相识多年。

但更多的人,其实私下连一句都不聊。

慢慢地,有些人退出了我的朋友圈,甚至改了网名,谁是谁都分不清了。

其实,朋友圈有时真的犹如人生,上半场做加法,去认识很多人,加很多好友,建各种群,大群小群,五湖四海的人凑到一起,聊天聊地,像是一次次隔空的聚会,好不快活。

而经历了热闹和喧嚣后的人生下半场,就要开始做减法了。

起初走在一起的一群人,走着走着,眼前会出现很多岔路口,大家选择的路各不相同,交集也越来越少,慢慢就走散了。

去年,有一个刘涛主演的电视剧叫《我是真的爱你》,刘涛饰演的主角约了两个大学时的室友吃饭。

席间说到她们的好友玲玲,已经好久没有她的消息了,另外两个同学闪烁其词,似乎另有隐情。后来才知道,玲玲早就结婚生子了,因为和女主角不是一路人,朋友圈屏蔽了她,而其他几个人私下另建了一个小群。

女主发现后一脸尴尬的苦笑,看得让得心有戚戚焉。

然后清空朋友圈(我清空了朋友圈)(6)

所以,成长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两个字:接受。

接受不辞而别,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前行。

05

很喜欢作家雪小禅的一段话:

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两知己,一杯浅茶,简简单单,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是的,好友满天下,不过是一场自欺欺人的幻像,知交零落才是人生常态。

从简单到复杂,是前半生的阅历。

从复杂到简单,是后半生的修行。

当然,我的朋友圈依然有人在每天十数条地在发,有欢喜的,有抱怨的,也有伤心的,还有很多人在发广告。

我觉得都无可厚非,生活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并没有什么具体标准。

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才是真实的人世间啊。

— THE END —

☀作者:苏心,专栏作家。驰骋职场,也热爱文字。关于职场,关于生活,关于婚恋,关于女人,我手写我心。公众号:苏心(ID:suxin98498)。著有书籍《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温柔心》《时间在左,尘缘在右》。灼见经授权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