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

“我反对一星一杠的国旗设计!”1949年9月的一天,张治中将军在一次国旗设计评选会议中,坚决表示到。他一一列列举出了这幅被称为“黄河”国旗图案设计的不妥之处,又将自己的意见报了上去。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

最终因为张治中将军的一番话,毛主席还是选择了原本只有5票支持的五星红旗,那他当时对毛主席到底说了什么?五星红旗被选为祖国国旗的路上又经历了怎样的坎坷?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上,真正有国旗这一概念应当是在清朝开始的。自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西方列强打交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但每次在这些外交活动中,我们总会发现西方国家高悬国旗,而大清堂堂天朝之国却无旗可挂。

官员对此也是深感不悦:“无旗,是失天朝威仪也!”于是多次进言,鉴于此,才在1866年,清政府总理衙门这才依葫芦画瓢,仿照外制设计了第一面真正意义上的国旗。

该旗为斜幅三角形,底色为正黄色,四周镶以蓝色,中间绘有一条青色飞龙,名曰:大清黄龙旗。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2)

此后李鸿章在筹办北洋舰队的时候,发现各国国旗虽别有兵、商旗帜,但大多都是长方形,很少看到有三角形的,此后便奏议将三角形国旗改为长方形,其他几乎并无太多变化。一直沿用到清政府灭亡,直到民国时期先后设计了青天白日旗和五色旗。

当然这些国旗,在各个期间反复更换,更多的也是源于领导人的喜好。不同于后来的五星红旗,它是真正结合国家、人民的理念设计而成。

1949年,随着三大战役的摧枯拉朽,国民党政权已是强弩之末,节节败退。新中国成立在即,国家首都、称号、国旗等这些庄严的事情也都排上了国家日程。就这些问题,大家都各抒已见,在定都问题上,最终从众多城市,像洛阳、南京、以及红色老区延安等中,选在了北京。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3)

接下来就是国家名称了,显然以往那些大汉、大唐、大清这些名称已经过时了。新中国的革命最初就是借鉴了苏联,当时有人提议,还是学习苏联,取名中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可这么一大串又拗口的名称,毛主席看了连连摇头,如今国家已经解放,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我们不能再什么都学习苏联那一套。我们要搞自己民主的那一套,于是将国家主要领导人、各界人士聚在一堂,展开了讨论。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中华人民民主国、中国人民民主共和国、民主主义人民国......但这些名字似乎都不尽如意。对此毛主席明确表示,国号必须要强调到人民,要做到简明、大气。

讨论到最后一个名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称号成为最终选择,此时一个声音掷地有声:“不如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本就包含了民主的意思,何必重复呢。”

最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了国家的称号,既强调了我们是中华民族、也强调了人民,而共和国则是国家的国体,获得了大家一致赞赏,而提出此建议的正是张治中。

三件国事定了两件,就差最后的国旗了。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4)

国旗的意义显然也是非凡的,它是国家的象征,往外代表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尊严。自然是极为重视的。

为此国家在1949年7月在刊物《解放日报》上登了一则征稿启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小组公开向全国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并且在征稿启事中明确了四个要求: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征、要体现中国政权、形状为长方形、主色调以红色为主。

消息一经登出,引得无数爱国人士跃跃欲试。在上海通讯职工宿舍的一名爱国人士,名叫曾联松。此时因国家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原本一直从事地下党外围组织的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曾联松,现在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也闲了起来。

7月13日,像往常一样,他拿起了一边的《解放日报》看了起来,而那则国旗征稿启事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他正是设计五星红旗的人。

很多人表示疑问:为何一个从未从事过设计工作的人,怎么能设计出祖国的国旗呢?其实这来源于他的对中国社会的理解和对国家的热爱。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5)

在解放初期,国内最流行的一首歌名叫《东方红》,歌词“盼星星盼月亮”就曾多次出现,虽说不少人在传颂,但真正明白其中意思的却是曾联松。他从歌中得到启发,他为此欢呼雀跃:“用星星来做图案,既简洁又富有含义。”

于是星星作为国旗图案的想法就确定了下来,然而这只是最简单的一部分,如何表现出来

中国特征和政权特征呢?

曾联松喜欢看毛主席的书籍,而解决这个也是从毛主席一本名叫《中国社会各阶段的分析》的书中得到了教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其中领导着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至此就有了五星的概念,五星确定后,又该如何排列呢?这又成了曾联松的另一个难题。

但曾联松是一个极致的人,做事要么不做,要做就会追求极致。对于五星摆放的位置,曾联松为此在无数个晚上彻夜不眠,剪纸剪了又贴,贴了撕,每到妻子在清晨打扫的时候,发现簸箕里装满了研究星星摆放的碎纸。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6)

他曾尝试过将大星摆在旗帜中间,小星放在四周;大星放在顶部、小星呈放射状排列。他拿着自己的作品仔细的端详,最终都被他一一否定,因为他无法容忍端庄中的呆板、活泼中的俗套。

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最终历时半个多月,曾联松才确定了样稿,将五星的位置移到左上角组成一个椭圆形,在看到作品完成的那一刻,曾联松长舒一口气:“没错,就是它了。”

曾联松很快寄出了设计图,他每日期待着自己设计图的消息,然而为他所不知的是,这个五星红旗的设计图,从他投稿到被选中却是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7)

在这其中和平将军张治中的一番话最终直接改变了毛主席的决定。

自政协在《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征集国旗图案的消息后,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收到了2992幅图案。其中朱老总、郭沫若等人都亲自设计了一副国旗图案。

那曾联松的五星红旗又是如何能从这近3000幅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呢?

当时选择国旗方案的研究工作是由筹备会下设的第六小组负责,组长是马叙伦,副组长包括叶剑英和沈雁冰,还有像田汉、郭沫若等小组成员。

他们在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从这3000幅作品中,选出了38幅,其中就包含了曾联松的五星红旗。但其实在第一轮筛选中,五星红旗的方案就被淘汰了,那当时又是如何被选进去的呢?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8)

在第一轮筛选的时候,有近三分之二的稿件因为图案涉及模仿苏联,或是其他国家的一些国旗设计而被淘汰。而曾联松的设计图里,大星里面也用了苏联国旗中的镰刀和斧头图案也被淘汰了下来。

大家一致看好的有三幅:第一幅是左上方是一颗金色大星,在画面的三分之一处是一条相同颜色的横杠;第二幅是大星下两条横杠;第三幅是大星下三条横杠。

评委们认为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而横杠分别代表着黄河、长江以及珠江。而这三幅画中都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尤其是第一幅,用横杠来表示黄河,更具代表性,大家也称这幅作品为“黄河”,此后获得了342票的支持。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9)

但毕竟国旗兹事体大,为了做得更加完善,筹备小组将这三幅画与其他30多幅作品准备编成一本《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供大家讨论。

而在编到一半的时候,作为小组成员的田汉在翻看了所有资料后却没有看到那幅五颗星的国旗图案,这才知道五星红旗已经被淘汰了,于是他在那堆被淘汰的图案设计中翻找了起来,在底下翻出了曾联松的五星红旗,举在手上对着大家说到:“你们不觉得它很美吗?”

田汉作为艺术家,大家自然也很相信他的眼光,正是在田汉的坚持下,五星红旗图案才被编入了《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中,成为了作品中的32号。

资料编辑完成后,大家基本围着作品“黄河”展开激烈的讨论,不少人表示同意选择“黄河”,只有少部分人坚持反对意见,而其中以张治中的反对态度最为坚决。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0)

事后,张治中又将自己的意见报了上去,希望能尽快得到毛主席的回复,但在之后的几天消息都石沉大海。不但没有得到回复,此后还听到了朱老总和郭沫若等人也看好作品“黄河”的消息。

张治中也开始坐不住了,在1949年9月23日,他终于等来了机会。当时毛主席在中南海宴请新政协会议代表,张治中也在其中。

整个宴会过程中,张治中显得心事重重,那就是关于国旗图案的选取。席间他一直注视着坐他不远处的毛主席,等毛主席身边没人了,张治中便端起了一杯酒走了过去,对毛主席说到:“主席,有一件事我想问你,如果你不愿意公开让别人知道,我会为你保守秘密的。”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1)

毛主席听张治中这么一说,笑呵呵的说到:“你说吧,什么事情。”

“我想问一下,你到底同意哪一幅国旗图案?”张治中开门见山的问到。

毛主席很干脆的回答到:“我同意一颗星一条黄河的那幅!”张治中听主席这么一说,心里感到一种慌乱,神色间透露着一丝焦急。

毛主席也很快意识到了张治中的变化,又反问到:“你的意思呢?”张治中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我不同意!”

这让毛主席感到很是惊讶,还没等毛主席说什么,张治中随即补充到:“你不是常说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吗?‘黄河’这幅作品那条杠实有将国土一分为二的嫌疑,况且用一条杠子代表黄河也不科学,甚至让人容易想起孙猴子的金箍棒!”

毛主席听张治中这么一说,也是忍俊不禁,一边笑一边也频频点头:“你说得倒也是个问题。”

见主席这样说,张治中又追问到:“那你不同意采用‘黄河’啦?”

毛主席并没有马上做出确定的回答,沉思片刻后说到:“现在有不少人主张采取‘黄河’这个作品呢,他们也要有不少同意的理由。”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2)

张治中心里“咯噔”一下,又紧张起来:“那最终还是用少数服从多数来表决吗?”毛主席说到:“也不是这个意思,你说的也有道理,到时候再约大家一起研究研究吧。”说完端起了酒杯,而这句话也让张治中松了一口气,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这一次谈话无疑影响到了毛主席的决定,但张治中只是表达了自己反对作品“黄河”的意见,却并没有提出用那幅作品来替代“黄河”,最终提出取代“黄河”的还是前面看好五星红旗的田汉。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3)

有一次,田汉趁毛主席闲暇的时候,将五星红旗图案交到了毛主席手里,并对毛主席说到:“主席,你看这个设计图不错,简洁大方,寓意深远,你觉得怎么样?”

毛主席接过图案,仔细端详了起来,看到图案的整体毛主席也觉得眼前一亮,但当看到大星里的镰刀斧头后又皱紧了眉头。

一旁的田汉看出了毛主席的不悦,赶忙说到:“这个大星里面的镰刀斧头图案我以为可以拿掉,这样看上去反而更简洁,你看呢?”

毛主席这时舒展了眉头。说到:“这倒也是!”田汉见毛主席这么一说,忙追问到:“主席,如果你认为这张好的话,是不是就不一定要那张‘黄河’了?”毛主席轻轻点了点头。

正是在两人一个反对,一个推荐的情况下,最终在9余人25日座谈会上,迎来了五星红旗最后的结局。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4)

那天座谈会45位参与人员除张治中一人是军人外,其他均是文化界人士,而此次就是来讨论国旗图案抉择的。会场上依旧存在很多分歧,所有人将目光看向了毛主席,而此时毛主席却将眼光转向了张治中,接着说出了张治中此前提出的意见。

说完又拿出五星红旗图案,举给大家看:“这是32号,大家看看怎么样?”张治中第一个站起来:“我同意32号!”,紧接着是贺绿汀,慢慢的很多人都倾向于五星红旗的设计。

毛主席始终保持着微笑,就在意见基本统一,准备宣读选择的时候,其中有人反对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级的理念。

毛主席笑呵呵的说到:“我看这样,咱们将这个说明改改,不要说小星代表四个阶级,就说五星红旗代表了人民的大团结,大家看好不好?”

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国旗选拔3号342票张治中一番话)(15)

话音刚落,会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即是对毛主席巧妙回答的赞赏也是对五星红旗的肯定。至此五星红旗作为国旗的事情尘埃落定。

如今,每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我们都能看到五星红旗在蓝天下迎风飘扬、熠熠生辉的样子。它不仅是国家神圣的象征,更是中国腾飞的历史见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