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

京剧是一种以演员为中心的舞台艺术,是“角儿”的艺术。

京剧各个行当中的艺术流派的形成,和这种划分行当的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以表演的侧重点来划分行当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擅长某种行当的表演特点的杰出演员。他们又由于各自的天赋条件、师承来源,接受、理解和表现力,文化修养、技巧水平、社会经历和艺术实践的积累,对生活的感受和反应的程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具有独特表演特色和自己艺术风格的艺术流派。

在京剧的形成与成熟时期先后出现了两组(各三位)杰出的老生行表演艺术家,领袖剧坛,彪炳菊圃,对京剧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突出的推动作用,时被人称为京剧界的新老“三鼎甲”!亦称京剧老生三杰。

一、老三鼎甲

老三鼎甲也称前三鼎甲或老生前三杰。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1)

杰出艺术家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指京剧形成初期活跃在舞台上的三位杰出艺术家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程长庚是三庆徽班的班主,其演唱沉雄高亢,声情交融,兼擅昆、黄而尤精于徽调,是合徽、汉、昆之美而为京剧奠基的的艺术大师余三胜原为汉调名角,进京后搭春台徽班为其挑梁老生,以嗓音醇厚,唱腔旋律优美著称,他冶徽、汉于一炉而独具汉韵,给京剧的唱、念规范树立了以“湖广韵”为基础的圭臬张二奎自幼居京,成名后为四喜徽班头牌老生,其演唱洪亮坚实,气足腔劲,在吐字发声上于徽、汉基础上吸收了不少秦腔(梆子腔)的技巧和北京的语调,为皮黄戏的京化做出了很大贡献。

时人以他们三位不同的演唱艺术风格而分别呼之为“徽派”(程长庚)、“汉派”(余三胜)、“京派”(亦称“奎派”,指张二奎)。这也是京剧史上最早出现的三个流派。

二、程长庚:“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2)

程长庚 剧照

程长庚(1811年 ----1880年),安徽省潜山人。程长庚幼时即入三庆班,1822年随父北上京城,以《文昭关》、《战长沙》而崭露头角,后任三庆班老生首席演员。他的演唱熔徽调、汉调、昆曲等之优长于一炉,以徽音为主,当时称“徽派”。

他的表演善于体察人物的性格、身份,注重表现其气质、神采,做功身段沉稳凝重。所演《文昭关》中的伍子胥、《战长沙》中的关羽,都为时人称道。他为人正直,戏德高尚,技艺清湛,备受同行的推崇,自道光至咸丰年间,任三庆班班主,“精忠庙”庙首,三庆、春台、四喜三班总管。杨月楼、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等都受他的提携,对于京剧的形成和早期发展贡献很大。在京剧第一代人物中,与四喜班的张二奎、春台班的余三胜并称为“老生三鼎甲”,程为“三鼎甲”之首。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3)

程长庚 画像

程长庚演唱沉雄高亢,声情交融,兼擅昆、黄而尤精于徽调,是合徽、汉、昆之美而为京剧奠基的艺术大师,被誉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京剧之父”等。

程长庚其擅演剧目有《群英会》、《伏虎》、《战樊城》、《鱼肠剑》、《举鼎观画》、《让成都》、《镇潭州》、《捉放曹》、《击鼓骂曹》、《风云会》、《战太平》、《法门寺》、《长亭会》、《文昭关》、《状元谱》、《庆唐虞》、《钗钏大审》、《八大锤》、《战长沙》、《临江会》、《华容道》、《安居平五路》、《天水关》等。除老生戏外,花脸、小生诸行角色,亦能串演。

京剧关羽的形象也始于程长庚。

三、余三胜:国粹"京剧"创始人之一

余三胜(1802年----1866年),湖北罗田人,清道光时为春台班领衔主演,同治二年(1863年)入广和成班。他的演唱以汉调为基础,融合徽调、昆曲、梆子腔,吐字以湖北音为主,在当时被称作“汉派”或“余派”。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4)

程长庚 画像

余精文墨,善口才,文武兼长,富于创新。在徽调汉剧合流形成京剧的过程中,首将汉调皮簧和徽调皮簧相结合,并吸收昆曲梆子的演唱特点,创作皮簧唱腔;又揉西皮、二簧、"花腔"为一体,创制二簧反调。在念白上,将汉调基本语音与京、徽语音相结合。善于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并把青衣小腔溶于老生唱腔之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为后辈所仿效。《都门杂咏》有诗云:"时尚黄腔似喊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倚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天津第一代泥塑匠张明山塑造余三胜饰《黄鹤楼》中刘备泥塑一座,被京剧界尊为"祖师爷"。

他的嗓音洪亮,运用自如,行腔圆润流畅,婉转缠绵,以擅唱“花腔”着称。他演出的《战樊城》、《定军山》等剧目为后人所效仿传唱。在从徽、汉合流,向京剧嬗变的过程中,很有贡献,尤其在唱腔上的创造、革新,对谭鑫培影响很大。

其子余紫云,是"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

其孙余叔岩为京剧"余派"老生创始人。

四、张二奎

张二奎(1814年-----1864年),北京人。起先以票友身份在和春班客串,后正式加入和春班,曾为该班班主,后入四喜班为首席老生演员。他的唱功平稳宽亮,多用北京字音,吐字清晰,咬字坚实,自成一格。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5)

张二奎 画像

由于张二奎在京城戏剧界的威望声誉,一度还曾超过余、程,有“剧界状元”之号,并在程长庚之前领袖剧坛,他被推选为半官半民的梨园界行会性组织精忠庙会首(精忠庙就是京城梨园行会组织,管理戏班的各种事务)。当时曾有显官在堂会时要求余、张、程合作,他们合演《取成都》,程饰刘璋、张饰刘备、余饰马超,“三巨头”同台,成为一段菊苑佳话。王公贵族宴请宾客,争相请“双奎戏班”去唱戏。

张二奎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张二奎之前,四大徽班之一的春台班艺人余三胜,以独具特色的“花腔”倾倒了京师戏迷,后来张二奎横空出世,他以堂皇的气势、洪亮的声腔,赢得了大量年轻观众,成为年轻戏迷的偶像。当时一首打油诗唱道:“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 。

他开创的流派世称“京派”或“奎派”。在京城备受推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出生在北京,主要还是因为他不仅身在京城,还深得京城文化的熏染,和余三胜的唱法不同,不爱用花腔,他的发音也与程长庚的徽音有异。

他的唱功演唱、念白的声腔字音上,吸收北京的语音特点,多用了北京字音,一改徽调、昆曲、汉调等晦涩的语音,迎合了北方观众的欣赏习惯,给人以畅快淋漓之感。吐字清晰,咬字坚实,自成一格。他的唱工淳朴有力,浑厚平稳,平稳宽亮,嗓音高亢激越,朴实无华,大开大合,大气磅礴,行家评价是“嗓音宏亮,行腔不喜曲折,而字字坚实,颠扑不破”。这种直腔直调的唱法,较之程长庚更甚,更有精金旺火般的魅力。二奎的唱腔多用西皮调,板眼极迟缓,受到北京观众的激赏,特别是年轻观众的接受与欢迎,这当是“年少争传张二奎”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二奎还创造了重气喷字的唱法,即对重点唱句的最后一二字,以足实的气息喷出而又不动声色,听来干净利索,格外痛快淋漓,老生演唱讲究用“喷口”便是来源于此。张还创造了一种“摧气”的唱法,如《打金枝》中,唱到“把王催”,以气催声,但演来则是不动声色。光绪丙子恩科进士吴焘,别署倦游逸叟,著《梨园佳话》,别出心裁地以诗喻戏,对张二奎的唱腔作出过评论:张(二奎)如沈(佺期)、宋(之问)之应制各体,堂皇冠冕,风度端凝,复加锤炼之功,则摩诘(王维)、嘉州(岑参)之《早朝大明宫》,一洗筝琶凡响矣”。

京剧形成和成熟时期的前、后三杰都是老生行演员,反映了早期京剧一变以前秦腔(魏长生,花旦)、徽调(高朗亭,旦)以旦为主的风格;顺应时代的需要,开辟了崭新的戏路子,形成了擅演帝王将相、国仇家恨的艺术特色。这一特色已成为京剧艺术的基本风格,至今犹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的其他行当,特别是旦行也很快兴盛起来,为京剧增添了新的色彩。

京剧三大派人物介绍(京剧开山立派是谁)(6)


京剧的初期在北京的舞台上是以唱旦脚戏为主的。自从出现了老生“三鼎甲”以后,使得北京的京剧舞台上改为以演老生戏为主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