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

影像时间


病例展示

患者,男,43 岁,以「右眼流泪 6 月、右眼眶及眼球突出 5 天」入院。 现病史:患者 6 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流泪,不伴眼红、眼痛,头痛、呕吐等不适。5 天前患者及家属发现右眶周及眼球向外突出,伴眼胀、干涩、流泪等不适,不伴眼痛、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等不适。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CT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1)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2)


MRI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3)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4)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5)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6)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7)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8)


影像学表现:1、右颞部软组织肿块,向右眼眶生长;临近骨质呈 「虫噬样」 破坏并见骨膜反应,无骨质硬化。2、肿瘤向颅内明显推挤右颞叶 —— 白质塌陷征;部分位于右眼眶肌锥外间隙,向内推挤右眼外直肌,眼外肌无增粗,肌锥内脂肪清晰。3、肿块形态欠规则,密度、信号较均匀,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MRI 增强可见临近脑膜增厚并且显著强化,「脑膜尾征」( )。


手术记录及病理:

肿瘤位于前中颅底及颞窝,大小约 4.5×4×5 cm,较质地韧,无包膜,包绕颞肌,临近骨质呈虫噬样破坏,蝶骨脊处硬脑膜变韧、变厚。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9)

免疫组化:EMA( )、D2-40( )、E-cad( )、Vim( )、GFAP(-)、S-100(-)、PR( )、CD34(-)。脑膜瘤(过度细胞型)。



颅底沟通型脑膜瘤


脑膜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起源于蛛网膜粒帽细胞,发病率占颅内原发肿瘤的 15%-20%,仅次于胶质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以幕上多见,好发部位有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和颅底。而起源于颅内正常脑膜覆盖部位并沿邻近间隙、解剖腔(孔)向邻近部位蔓延的脑膜瘤,临床上称为颅底沟通型脑膜瘤。颅底沟通型脑膜瘤发病率低,累及范围广,跨度较大,无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 早期检出率不高,临床治疗难度较大。


颅底解剖:颅底解剖结构复杂且颅底间隙、解剖腔(孔)多。1)前颅窝通过筛孔与鼻腔相通;2)中颅窝通过眶上裂及视神经孔与眼眶相通,本例即为通过眶上裂与眼眶相通;3)后颅窝通过颈静脉孔与鼻咽部相通,通过枕骨大孔与椎管向相通。颅底沟通型脑膜瘤分为 3 类:1)颅眶沟通型脑膜瘤:肿瘤经眶上裂或视神经管相沟通;2)颅鼻沟通型脑膜瘤:肿瘤经过筛孔、破裂孔及颈静脉孔与鼻腔或鼻咽部相通;3)颅颈沟通型脑膜瘤:肿瘤经颈静脉孔、枕骨大孔与颈部相通。



临床表现


主要与肿瘤的起源部位、大小、生长方式及累及范围密切相关,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肿瘤发病部位造成的颅高压及压迫症状, 但个体差异较大, 无明显特异性。



影像学表现


由于肿瘤沿颅底孔道匍匐生长,常呈「哑铃状」、「 不规则结节状 」。肿瘤常具占位效应,颅鼻型常引起鼻腔、副鼻窦、鼻咽部变形;颅眶型易引起眶上裂或视神经管增宽,视神经包绕、受压或眼外肌受压、变形;颅颈型可引起颈静脉孔、枕大孔及椎管变形或增大。颅底沟通性脑膜瘤常引起颅底骨质硬化、吸收和破坏。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密度较均匀,可见点状、线状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临近骨质增生硬化或骨质吸收破坏常表现局部变薄或「虫噬样」改变。信号较均匀,坏死、出血、囊变少见,T1WI 呈等/稍低信号,T2WI 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常见脑膜尾征。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10)

颅眶沟通型脑膜瘤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11)

颅鼻沟通型脑膜瘤


一年内长出来的脑膜瘤严重吗(这样生长的脑膜瘤)(12)

颅颈沟通型脑膜瘤



鉴别诊断


1)颅底脊索瘤,颅底骨质广泛破坏且以肿块为中心向两侧发展,骨质破坏多以斜坡为中心,肿瘤信号混杂,大多伴有出血和囊变;瘤内因含大量粘液及胶样物质,T2WI 多为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可不强化,亦可均质或不均质强化。


2)神经鞘瘤,神经鞘瘤是神经鞘雪旺细胞发生的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肿瘤常有囊变,T1WI 上肿瘤实体部分多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 上多呈等或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壁强化。


3)淋巴瘤,表现为眶内软组织肿块,无明显液化、坏死,亦无出血、囊变,增强呈轻至中度均一强化;肿瘤常沿肌锥外间隙及临近眶骨塑形型生长,较少发生骨质破坏。


1、牛永超, 路慧彬, 李振玉, 彭保成, 刘斌. 颅底沟通性脑膜瘤患者 CT 与 MRI 诊断结果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7,15(03):33-35

2、翟建春, 石安斌, 杨秋云, 方文亮, 张良金. 颅底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 CT、MRI 诊断价值比较 [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01):15-17 21.

3、 李隽, 许永华, 徐林, 唐作华, 朱勇, 张一芳. 眼眶肌锥外间隙肿瘤 MR 影像学分析 [J]. 中国 CT 和 MRI 杂志,2015,13(08):1-4.

4、 程劲松, 韩雪立, 刘东.CT 和 MRI 在颅底沟通性脑膜瘤中的诊断价值 [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5,19(02):213-215.

来源:影像时间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