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适合父母看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周末父母直击)

文|娱小兽

《周末父母》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事业与家庭“对打”的擂台赛,更是抛出亲子家庭的情感绣球,将普世情感中最直观的父与母、夫与妻、妻与子打乱重新组合,以别具一格的清新画风,关注80后都市父母生活,让观众在城市喧嚣的现实外衣下,抛开了传统“婆媳”的家长里短,静观了一场暗潮汹涌的事业家庭双压戏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刷新生活剧的存在感,将对生活的艺术化写实有质感的落地。

由华策克顿旗下上海剧芯文化、嘉行传媒、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联合出品的都市暖心生活剧《周末父母》,将于2月12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暖心开播。剧中谈及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婆媳关系”话题,完全摒弃了这一“过时”的老套路,在普世情感中以“职场与家庭”的冲突为新的生活层面,将核心聚焦在80后职场父母的重压以及青少年儿童成长的心理需求,讲述了城市“留守儿童”的孤独与“职场父母”的无奈。今日,《周末父母》宣布正式定档,将于2月12日登陆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

有没有适合父母看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周末父母直击)(1)

定档海报中,刘恺威、王鸥、张萌、朱泳腾四人化身都市精英,一身职业装尽显干练与洒脱,也预示着一场暗潮汹涌的事业与家庭大战即将开启。从海报中不难发现,无论是从着装上还是妆容上,都本色还原了80后职场父母在大都市面对高压工作,对事业和成功和物质生活的欲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们也同样渴望着回归宁静的家庭生活,从海报的“剧透”可以看出,剧中每个角色人设典型,性格鲜明,非常具有可看性。扎实紧凑的“接地气”剧情,必然会让观众在这个冬季暖心一把。

1

抛弃“婆媳关系”的传统套路,《周末父母》棋高在哪里?

立足当下的电视剧永远是最振聋发聩的。

80年代初始,一部《婆婆媳妇小姑》将普世情感中的“婆媳关系”提上艺术的议程,让其成为家家户户茶余饭后闲话的家常,“那家媳妇和她婆婆的关系可僵着呢?”那时,只要是走进老人的堆里,总能听到些关于“婆媳关系”的讨论,“婆媳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一度深受大批导演和制片人的青睐,紧接着,《双面胶》、《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相继霸屏。在这之后的一段时间里,超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却忽然“没落”了,虽然时不时有声音发出,但却再也难造之前《婆婆媳妇小姑》的声势。

值得关注的是,《周末父母》即以“超现实主义题材”为蓝本,集结了《二胎时代》的金牌制作班底,“第四代导演”滕文骥监制,王为执导,费慧君、李晓亮编剧,将故事的冲突点置身于职场与家庭的两难选择中,讲述了两组家庭在面对职场与家庭时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给出一个答案,步入社会与家庭的年轻一代,如何在职场事业、自我发展、家庭生活中寻求一个平衡点。

有没有适合父母看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周末父母直击)(2)

剧中,杂志社主编于致远(刘恺威饰)与妻子赵佳妮(王鸥饰)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拼命的工作,也因为忙碌的关系,夫妻二人也不得不将孩子寄养在祖辈家里而成为周末父母,只希望自己努力工作后买一套大的房子,将孩子接过来一起住。这无疑表达了年轻父母最普遍的诉求,作为社会人面临物质生活与职场竞争的力不从心,为人父母又负担着承担家庭责任的义务,而大多数人都只能在这种两难的处境里焦灼窘迫。

有没有适合父母看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周末父母直击)(3)

而物质丰厚的赵茱迪(张萌饰)与丈夫邵杰(朱泳腾饰),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送到封闭式国际学校去接受比同龄孩子更好的教育,只能周末将孩子接回家,从而成为“周末父母”。物质上的富足之后教育挑动着千千万万中国家庭最敏感的神经,成为新一难题,这与80后父母的职场生活压力形成双重枷锁,将现代社会多个阶层囊括进同一个焦灼而酸涩的社会大环境里。《周末父母》以小家庭见大现象,突出了现实生活里的种种矛盾与无奈,也兼顾了亲子、教育、民生等社会热门话题。

在剧集表现方面,《周末父母》的制作团队表示:“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搜集素材,根据现在社会上最流行,最受关注的热点进行跟进和修改,所有的角色和故事,在艺术的层次上都是流动的,是精神与心理层面的起伏。剧中男女主角内心的成长比职场上的成长更加惊心动魄,作为社会人也好,作为父母也好,一个人如何寻求自己的价值,如何处理自己的欲望、焦虑,剧本实际是在写这些。”

贴近现实的《周末父母》也许会为社会阵痛给出一剂良方。

2

《周末父母》手握“城市留守儿童”,新题材却也是新冒险?

社会焦虑已是一种常态,工薪阶层面临的各种窘境经常被粗暴的导向为几种大而化之的题材。没有新鲜点就不能吸引观众眼球,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纵观市场上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无非都是些“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几种,观众审美的疲劳已经让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亟待寻找新的“生活剖面”,这是必须攻克的难点。

没有新鲜点就不能吸引观众眼球,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纵观市场上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无非都是些“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几种,观众审美的疲劳已经让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亟待寻找新的“生活剖面”,这是必须攻克的难点。“城市留守儿童”是当下社会一个新的观众点,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但其实,职场的忙碌以及快节奏的都市重压,让80后、90后新生父母正经历着一场家庭与家庭的厮杀战。孩子需要陪伴也要上班,当下更多的父母则选择了后者,城市留守儿童开始盛行。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由第一代独生父母养育的第二代独生子女的家庭将超过1000万个,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更多的新生儿比例增长,而城市家庭年轻父母在外工作的比例将占60%—70%,由此必然会出现“独二代”被“独一代”全托在长辈家或者相关机构,只有周末才能相聚的状况。那些被家中长辈捧在手心里呵护的“小太阳”更像是一群城市里的“留守儿童”,这也是“周末父母”这个名词生成的原因。

电视剧《周末父母》便是聚焦社会转型期的新现象。有新的现实素材作为切入口,但在操作过程中依然有不可忽视的难题。

有没有适合父母看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周末父母直击)(4)

然而,画鬼容易画人难,要想在已经走向成熟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上有所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现实题材剧不比夸张的玄幻、武侠剧能以特效取胜,它需要的更多是观众的情感共鸣。虽然《周末父母》立足”城市留守儿童“是社会现实一个新的剖面,但要想找到这其中的情感共鸣点,是一个很大的难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题材来源于最普通人的生活,最朴质的情感,而这些日常中,需要导演用敏锐的情感嗅觉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戳中观众的痛点和关注点,需要扎实、精准的还原生活细节。

《周末父母》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事业与家庭“对打”的擂台赛,更是抛出亲子家庭的情感绣球,将普世情感中最直观的父与母、夫与妻、妻与子打乱重新组合,以别具一格的画风,让观众在城市喧嚣的现实外衣下,静观了一场暗潮汹涌的情感戏码,刷新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存在感。剧情不仅展现出变化莫测的职场规则、工薪阶层双职白领家庭陪伴难、都市生活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还直击“城市留守儿童”的社会痛点,在紧凑快速的生活状态下各种千奇百态的价值观念迎面而来,社会焦灼里孕育而生的“新型亲子关系”该如何自处。或许该深入剧集而直面社会,这不仅仅是都市白领阶层时刻面临的苦楚与迷茫,更是一代人面临的窘境。

该剧将于2月12日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当事业遇上家庭,该如何兼得?2017年的第一波新剧,或许已经拉开了年度剧王的逐鹿之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