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城区规划(郑州重磅规划征求意见)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4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就《郑州市“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城区规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城区规划(郑州重磅规划征求意见)

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城区规划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14日,郑州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公告,就《郑州市“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郑州“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主要目标和2035年展望目标。其中提到,到2025年,主动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现代国际商贸中心、现代国际电商中心、现代国际消费中心名城,创建全国流通体系建设示范区,初步形成郑州国际流通中心。

展望2035年,枢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实现国际化、智慧化、现代化,建成现代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现代国际物流中心、现代国际商贸中心、现代国际电商中心、现代国际消费中心名城,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郑州国际流通中心。

划重点: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积极推进新郑国际机场三期主体工程,适时组建本土主基地客运航空公司,培育壮大中州、中原龙浩等本土主基地货运航空公司,建设东航和邮政运营基地、德邦供应链基地,支持国内外大型航空货代企业在郑建立货物集疏基地,鼓励DHL等知名物流集成商在郑扩大航空快递业务规模,争取其在郑设立区域分拨中心。探索以“空中丝绸之路”为核心的“四路协同”发展新模式,推进国际空港与国际陆港统筹协同,加强陆空枢纽衔接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郑州登封通用机场,增强上街通用机场服务功能,加快郑州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

建设四通八达的国际铁路枢纽。提升“米”字形高铁的枢纽功能,完善“四主多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优化城市内干线铁路线路走向,推动小李庄站及陇海铁路外绕线等工程建设,拓展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服务功能,完善铁路物流基地功能,推动郑州铁路场站同步建设综合性进出境快件处理中心与快递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力争建成郑州高铁快运物流集散中心,鼓励大型物流园区、交易集散基地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加快郑州铁路口岸“大监管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进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设,建成中欧班列集结调度指挥中心。

加速高速公路建设。建设郑州都市圈大通道和郑州至周边城市射线,形成“两环多放射”高速路网格局,加密高速出口,实施近城地区高速公路互通、收费站扩能改造工程。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功能,向交通、生态、旅游、消费和物流等复合功能服务区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由“安罗-商登-焦平-沿黄”高速围合而成的郑州第二绕城高速,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高辐射力和带动力。到2025年,力争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公里以上,总里程突破800公里。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加快都市圈内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 (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规划建设郑州至开封延长线、机场许昌、郑州至洛阳、郑州至新乡等城际铁路,推进K1、K2、K3线建设。促进设施互联、票制互通、安检互信、支付兼容,优化购票、进出站、乘车的组织模式和流程,完善轨道交通立体换乘设施,促进同站换乘与垂直换乘的衔接,提高旅客中转换乘集散效率,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

推动区域路网高效互联。统筹规划轨道交通和“米”字型高铁路网,建设与轨道交通和高铁路网有机衔接的郑开、郑新、郑焦、郑许、郑巩、开港复合交通走廊。以城际复合交通走廊为支撑,织密完善区域路网,提高轨道交通与高速路网的结合效率,服务多样化需求。建设都市圈高速公路环线及安罗沿黄通道,加密城际直连快速通道。加密轨道交通和高快速路网,构建都市圈复合型环线,依托环线走廊,强化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相邻次中心之间互联,全面提升走廊通行能力。

建设高品质国家物流枢纽。构建“枢纽 通道 网络 平台 主体”的“五位一体”物流业发展体系,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空港核心区,在国家示范物流园区建设基础上,整合郑州机场西货运区、北货运区、新郑综合保税区优势资源,建设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航空港区,重点整合郑州国际陆港、郑州国际物流园区、河南保税郑州全球跨境E商务产业园区、郑州国际陆港新址等,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中牟县、新郑市,整合河南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园、华南城乾龙物流园区、传化华商汇中原物流小镇等,择优培育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依托中牟县、上街区、巩义市等制造业集聚区,整合占杨铁路物流基地、中国(郑州)有色金属国际物流港、巩义市中心物流园、回郭镇物流中心等优势生产物流资源,远期择优培育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着力引进物流总部企业。加大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吸引在郑注册成立总部企业或分拨中心,推动中国特种物流、中国国际速递企业总部落户郑州,争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郑州建设中国邮政航空第二基地。鼓励本土物流运输企业与大型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培育其不断发展壮大。到2025年,力争引进培育国际化物流企业3家,物流总部企业数量达到20家。

重点培育领军物流企业。整合物流行业资源,培育以国际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整合为主的“链主型”龙头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合作,形成全产业链。引导领军企业做好资金、人力、技术资源的整合,政府配合做好土地保障。加快向专业化物流企业发展,在运输方式上铁路、公路、航空领域的领军企业各自优势更加突出,冷链运输为主的运输细分领域做精做尖。到2025年,力争培育160家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

推进期货与现货市场联动发展。推进物流运力等新型衍生品研发,积极推动新产品在郑商所上市。支持实体企业建设商品期货交割库,延伸产业链条;鼓励符合条件的现货企业申请设立保税交割库。积极开展期现结合,持续提高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推动更多品种期货价格成为现货贸易定价基准和国际贸易重要参考。

建设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充分运用期货和期权等工具对冲风险,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境外交易者从事期货交易外汇管理的开户、交易、结算和资金存管模式。吸引境外交易者参与PTA等特定期货品种交易,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企业、机构在郑设立期货公司,吸引各类期货经营机构在郑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及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支持建设期货产业集聚区。建设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国际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形成境内外交易者共同参与、共同认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期货价格。

支持建设郑州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打造农业CBD,导入现代农业产业化领域,引领交易市场转型升级。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一批冷链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等设施园区。

建设商务中心区。依托国际陆港和国际空港,升级建设郑东新区CBD,打造航空港区副城特色CBD,支持东部新城、南部新城、西部新城、巩义、新密、登封卫星城六大组团建设各具特色的商务中心区,适时布局特色商业区。

打造一批特色商街。提升惠济万达、锦艺城、商代王城遗址特色街区、农科路酒吧休闲一条街等特色消费场景,谋划建设一批服装特色商街、时尚特色商街、美食特色商街、文旅创意商街等。加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到2025年,力争打造200个地标性消费场景、网红打卡地。

支持知名品牌开设首店。培育新型商贸业态,打造国际商都。支持国内外品牌在郑州开设全球、全国、全省、全市首店,引进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业态的旗舰店、概念店、定制店,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首发首秀首选地。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建设高端专业消费市场,鼓励搭建新品发布平台,加大对本土自主品牌、原创品牌发展的支持力度,打造品牌集聚高地。到2025年,力争1500个知名品牌在郑开设首店。

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郑州市“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