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

回顾近几十年的高考试题,1984年、1999年、2003年试题难,1984年试题最难。1984年,是中国高考改革有创意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数学命题组提出了高考“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创造了大批新题,即所谓活题。

广大考生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新题或活题,感到非常难。据说,北京市当年考生的平均分只有17分,安徽省当年考生的平均分是28分,全国平均分只有26分。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学高考难度之“最”。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1)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2)

可以说,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题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全国联赛。 而数学试卷第六大题第2小题、第七大题和第八大题常被以后竞赛命题者作为范题参考!大家想不想目睹一下这份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试卷呢?请看百年英才小编下面的分享:(在这里,小编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学习群:383792355,只要是与高考有关的问题,我们都可以帮您哦!)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3)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4)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5)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6)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7)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8)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9)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10)

北京高考数学压轴题难度太大(史上最难高考数学试题)(11)

1984年的《人民教育》第12期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年高考数学试题的意见的文章。文章中写道:今年高考数学(理科)试题不适合高校选拔新生,与现行中学数学教学要求也不吻合,试题偏刁、难度偏高、排列不当、分配不均。比如,安排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状态,采取由易而难的办法。第一大题选择答案,每一小题均需考生全面认真考虑所学内容,经过推理运算,去伪存真,才能获得正确答案。而试题又明确规定,选择错了要扣分,这无疑给考生的心理上增加了压力,愈怕失分愈紧张,不利于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再比如,试题要求超出了现行中学数学教材的基本要求。以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为例,教科书中要求讲清楚两个区别(有序无序)、两个原理(加法原理、乘法原理)、两个公式(P二和C黝的意义)。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和习题均未见试题要求的题型。查阅建国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有关排列组合试题的要求也均未达到此试题要求高度。

百年英才小编:对于这份高考数学试卷,大家是怎么看的呢?如果换成你来做,能考多少分呢?欢迎留言互动哦!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百年英才小编整理编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