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月疏桐壁纸(夜雨梦桐疏影)

缺月疏桐壁纸(夜雨梦桐疏影)(1)

你是我的姐妹

梦桐疏影

第一次遇见牡丹,竟然与所有想象完全不同。

不在北国,不在深宫,而是在西南一个边陲小城的山野。

也不再高不可攀,需要仰视。她好像是从宫中逃出的皇后。脱掉国色,洗尽铅华,一脸素雅、清淡。长在深山沟壑,开在烟云雨幕。安静地活着。又觉得她是远嫁他乡的女子,早已习惯过寻常日子。即便如此,身上高贵迷人的芳华依旧无法遮挡。

细雨中,置身花海,随绿波上花朵的音符跳荡。那些远久的记忆在淡去,在消退,只有悠悠的花香还在勾画着动人的仙姿。

这样的相遇,早已没有藩篱和屏障,也没有贫富和等级。此刻的她不过一个为了自己盛装的女子,我就是那个忧伤的赏花人。彼此照见,彼此沉默。她在潮湿的泥土中开呀,开啊,仿佛含着青春、爱恋、疼痛,甚至几生几世的记忆……只是她不掉下来,高傲地伫立枝头。

我前世的姐妹呀!与之凝眸的那瞬,我的心微微颤抖,轻声喊道。

突然,我看见每一片叶子和花瓣上都是天空的泪水。

是谁将花中之王流放至此?是那个骄横霸道的女皇,还是嫉你妒你的达官贵妇?或者是你自己不愿争宠斗艳悄然隐遁于此?

一千年呀,寂寞如坟。如果,那个故事是真的。

冬天,武则天带着妃嫔、宫女到上苑饮酒赏雪,突然来了兴致。“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圣旨在无意识中脱口而出。这可吓傻了百花。她们惧怕权贵,无奈之下不得不屈从而开。只有牡丹,认为这是逆天乱地,愤然不从。女皇一怒之下,下旨焚烧所有牡丹。不仅如此,还将之连根铲除,贬出长安,扔至洛阳邙山。邙山何地?沟壑纵横,偏僻荒凉。一直娇生惯养,看你如何承受这致命的打击?女皇目的很明确,你骄傲,不屈从,是吧?好,我就要叫你断种绝代!可没想到,贬到此处的牡丹,非但没死,第二年春风过境处,满山翠绿,妖娆绽放……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从此洛阳牡丹名满天下。

可是这次,我错了。牡丹当然还是牡丹,可垫江牡丹绝不是文人墨客眼中的国色,也不是唐诗宋词里的天香。却原来,她一直在这里。从西汉武帝年间起,到现在已默默生存了3000年。她竟是华夏牡丹、山水牡丹之源。

据传,东晋画家顾恺之游至垫江。对阅尽繁华的他来说,或许没有什么花会让他惊鸿一瞥。可这次相遇,却让他惊艳、震惊。自此念念不忘。回京都后,展纸挥毫,创作了《洛神赋图卷》。如是,牡丹才被天下人熟知。又或者,才被请进皇宫,被皇权所宠,被文士所爱。

其实骨子里,她从来就如此清寂。她没在意过那些名分和娇宠,更不在乎那些华贵与高雅。她柔软的花枝,一直生长着铮铮傲骨。在花朵的娇艳中,藏着自己的悲欢。

她谦逊,又骄傲。

谦逊是她的本色。贴着大地,扎根泥土。

她如此骄傲。“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明代礼部尚书冯琦也不禁脱口而赞。

细雨沐峰,静肃不言。我蹲下来,轻轻抚摸她的叶子和花瓣。有同行诗人说,来了两年,都没见着牡丹盛放。去年来时,太晚,花已谢。今年来时,又太早,花未开。其实,遇见,须得有缘。走过的四季发生过多少事,来过多少人。有些美,千百年未必有人能懂。有些人,注定无法相见。

牡丹,有多少心事在藏泥土深处。世人恒常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开花。可是牡丹没有呀。开了就开了。诗歌座谈会上,著名诗人傅天琳说,别的花开了,都会结果,你只是开花,你谢了,怎么办呀?或许,命运于你,就是这样,不是每一次花开都有果实。你的重生太远。你只有春天,没有秋天。

不,有些生命天生高贵,被世人仰视,或忽略,她皆毫不在意。她活着,活出自己的光亮和骨气,无意中温暖了尘世中的我们。

“该沉睡的就让它沉睡。该飞翔的,就给它翅膀。”曾读过一句话。任那些争艳的去争艳,寂寞的我,独享寂寞。三千年之前,她在这里。垫江这块土地,毫无保留地接纳了她,成就了她生命的美丽。三千年之后,我想她依然也会在这里。在春天歌唱,点染满山满岭的春色。

(作者系璧山区作协副主席)

缺月疏桐壁纸(夜雨梦桐疏影)(2)

版面欣赏

缺月疏桐壁纸(夜雨梦桐疏影)(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