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遗展演直播现场(吹拉弹唱舞席卷鹏城)

11月1日,2022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六届深圳客家文化节(下称“2022民间文化周”)将拉开大幕,在为时月余的时间里为市民群众奉上多场次民间文化艺术盛会。

据介绍,2022民间文化周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深圳博物馆、深圳市文化馆、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民协民间生活方式研究中心联合承办。

深圳非遗展演直播现场(吹拉弹唱舞席卷鹏城)(1)

活动主会场将举办第六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文艺大师进高校、第二届深圳民间文艺表演优秀作品展演、民间文艺家现场展示、“2022设计味道——竹下作境”等重点活动;5个分会场将举办民俗展览“‘鱼’你在一起”、“鹏城石语·传拓千秋——篆刻展及拓片体验活动”“与民同乐——民间文艺小剧场”、千年非遗木偶戏、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庆祝原塘朗小学建校70周年暨第十二届客家山歌进校园活动等。主、分会场活动共计23场次。

展览 大师课 展演,主会场活动重磅精彩

民间工艺精品魅力独具。作为2022民间文化周的首场活动,“第六届深圳民间工艺精品展”将于11月1日-10日在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举办。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从市内外民间文艺家申报的199件(组)作品中精选54件(组)作品展出。参展作品精品荟萃,工艺种类丰富,主题积极向上,兼具传统与创新,表达了民间艺术家们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赞美。

深圳非遗展演直播现场(吹拉弹唱舞席卷鹏城)(2)

11月5日-6日,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大堂将举办展览配套活动“民间文艺家现场展示”,多位民间艺术家现场展示手工技艺绝活,让更多市民群众能够现场观摩体验民间工艺的多彩魅力。

优秀民间文化应该在青少年儿童中得到赓续传承。11月7日-9日,2022民间文化周之“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将分别走进深圳宝安区坪洲小学、龙华区民新学校、大鹏新区葵涌第二小学,开展大鹏山歌、洞箫、木偶剧、锯琴等民间艺术展演,以及盘扣、古建筑木艺、斗拱锁木艺等传统手工艺展示互动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儿童认识了解祖国优秀民间文化。

优秀民间文化应助培家国情怀,树“工匠精神”。11月9日-28日,2022民间文化周将先后举办8场“民间文艺大师课”。

第13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获得者胡堂山、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冰、客籍文化名人杨宏海、锯琴非遗传承人李元庆、国家一级作家许石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伟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芳将走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开讲《民间工艺美术与当代美术融合创新》《传统陶艺的当代表达》《回望百年深圳:认识脚下这片土地》《锯琴的起源与发展》《“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戏曲里的中国》《认识珠绣》等主题的民间文艺大师课。

资深民间艺术大师们将以丰富的主题、生动的故事,让师生们感受中华优秀民间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为发现更多民间文艺人才,提升深圳民间表演艺术的专业水准,2022民间文化周将连续第二年举办“深圳民间文艺表演优秀作品展演”。组委会于9月完成征集作品初评,计划于11月19日在深圳市文化馆开展活动终评,最终入围的优秀作品将评选出金、银、铜及优秀奖若干,并参加11月25日的“云上”展演,让更多观众在线欣赏到深圳的优秀民间文艺精品力作。

值得一提的是,11月30日,2022民间文化周将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主会场压轴活动“设计味道——竹下作境”。

活动包括文艺展演、文化分享、生活方式体验3个环节,将邀请竹编技艺传承人、新锐味觉设计师及“第二届深圳优秀民间文艺展演”获奖的艺术家,在展示竹编技艺与艺术的同时,展现传统艺术外延的多维度思考,激发手艺、民间文艺与生活形态产生关联的可能性,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编艺术 文艺展演”的视、听、味全景盛宴。

非遗 民艺 山歌,分会场项目亮点纷呈

主会场活动重磅精彩,分会场活动也亮点纷呈。11月1日-12月2日,2022民间文化周将在各分会场举办5大项目活动。

沙头角鱼灯舞是广东经典民俗文化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月1日-30日,2022民间文化周将在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举办民俗展览“‘鱼’你在一起”分会场活动,展出沙头角鱼灯舞相关资料,让人们更直观深入地了解这一颇具岭南特色的舞蹈艺术。

11月19日-29日,“鹏城石语·传拓千秋——篆刻展”将在深圳市宝安区一雍博物馆开展,展出一雍博物馆馆藏珍品印章。11月19日下午,该馆还将举办拓片体验活动,邀请老师现场演示拓片制作流程和技艺,让市民群众及青少年儿童亲身体验碑刻传拓的古老技艺。

民间文艺表演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阳光曲艺团将于11月5日在龙华区观澜山水田园中心广场大舞台带来一场“与民同乐——民间文艺小剧场”。呈现民间舞蹈、黄梅戏、唢呐、快板、双簧、口技等精彩节目,让观众充分领略传统的说、拉、弹、唱艺术魅力。

木偶戏历史悠久。深圳市荔枝青年剧团将于11月10日在西乡会堂为市民群众带来“千年非遗木偶戏”。通过不同朝代、不同大师的遗世木偶藏品,运用剧场艺术活动设计,将诸多小节目进行组合,融提线木偶、肢体、默剧、轻喜剧为一体,展示我国木偶艺术的丰富和多样性,给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

12月2日,深圳大学附属教育集团实验小学将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举办文艺演出和美术书画、摄影、短视频优秀作品展览,以庆祝该校前身——塘朗小学建校70周年,表达广大师生们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赞美与美好祝愿。

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与土壤,接续传承的动力与支撑,弘扬发展的源头活水。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一直十分重视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006年就打造了民间文艺品牌活动“客家文化节”,并取得良好社会反响;2019年将品牌转型升级,举办2019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第十三届客家文化节,获得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如今,深圳民间文化周暨深圳市客家文化节活动已成为深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年度重点活动项目,成功举办了15届,成为深圳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记者】郭悦

【作者】 郭悦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