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

古语有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这里的清既不是公正廉洁,也不是清朝的意思,而是用来讽刺那些标榜清廉,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1)

这句话可谓是广为流传,既然能流传下来说明或多或少是存在着依据的。明清时期才正式设立有知府一职,白银更是作为流通货币,下面就以这两朝知府为例。

知府的权利有多大?3年又能有多少收入?

自唐代开始我国地方行政区划就以府来命名,明朝时期正式把府一级地方行政区划的管理人员命名为知府,清朝基本沿袭明制,略有改动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2)

知府是省之下,州府之上的地方中级行政长官。明朝设有140个府,品阶为正四品;清朝时期则增加至219府,品阶降为了从四品。大家可能习惯性地把府同市比较,两者有不小的差距,我国现有293个地级市和394个县级市,相比之下知府管理的范围要比市长要大一些。

知府掌管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在清一代,地方行政制度中皇帝最为关注的就是知府制度,以至于皇帝要通过不断下达诏书的方式,反复强调知府一职的重要程度并督促知府制度的运行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3)

在古代受交通工具和交通状况的限制,信息的传递十分缓慢,两地距离的远近程度,关乎信息传递的快慢。一个省下辖有几百个州县,这就导致省长官无法及时有效的同州县保持联系,跟别谈解决问题了。

知府一级行政单位的设置,就很好地协调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说知府在国家机器运作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按照明朝定制,知府一年的俸禄是岁米288石(《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指出明朝一石=153.3斤);清朝知府一年的俸银是105两,俸米105斛(一斛米约合200斤)。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4)

乍一看知府一年的俸禄并不是很多,明朝知府一年可以领288石米,在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买两石米,也就是144两白银。要是折算成人民币的话,现在米价一斤在3元左右,折算过来一年就是13.3万,不过这种算法仅供参考,古代资源匮乏,米价肯定要比现在高。

单靠俸禄,3年想要拿到10万两白银是毫无可能的,但俸禄只不过是知府收入的来源之一,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

清代养廉银制度的实施,让知府“富得流油”

官僚贪污腐败的问题是历朝历代都无法彻底解决的顽疾,即便明太祖都搬出了剥皮这样的酷刑,也没能阻挡住手下人贪污受贿的脚步。之所以贪污受贿,对当前俸禄数量不满是一大因素,所以清政府制定了养廉银制度。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5)

养廉银通常为俸禄的10到100倍不等,这笔钱主要来源于地方火耗(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和赋税,本意是想通过高额的薪水来培养鼓励培养官吏廉洁的品性,以此杜绝贪污腐败行为的发生

地方经济的发达程度影响养廉银的数额,譬如甘肃地区知府一年的养廉银是2000两,江苏是2500-3000两,河南省则达到了3000-4000两,这几乎是知府一年俸禄的十几到几十倍。

富庶地区的知府3年完全可以拿到1万两白银,仅依靠俸禄和养廉银就足以保障一家人衣食无忧了,那些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污吏一年能拿到的钱财可想而知。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6)

除去正规途径的俸禄和养廉银之外,部分知府还有些灰色收入。知府不光是地方行政长官,手握有审判和断案的司法大权;督办征收赋税事务,还负责为府内下辖的各州县推荐官员,然后由上级督抚进行正式考核,只要考核通过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对于那些贪官污吏而言,这就有了很大的可操作性。巨大的权利,使得官员面临的诱惑也是极大的,清朝广州南海县曾发生过一起贪污案,按照惯例每年该县征收的赋税是4万两,可实际征收金额却达到了10多万两,多的都进入了知县和知府的腰包,一府下辖有十几个县,一县若如此,一年下来知府要贪污多少地丁银!

历史上知府是几品(真能有10万雪花银吗)(7)

同样是在广州南海县,清王朝末年该地赌场盛行,当地的知府一年光从赌场收到的分红就有1万两白银。可见养廉银制度的实施非但无法杜绝官吏贪污腐败现象,还让个别贪官污吏气焰更加嚣张。

整顿吏治,反贪反腐绝不是说提高官吏待遇就可以解决的。对于那些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而言,10万雪花银,根本就用不了3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