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

采摘

正山小种红茶茶青(鲜叶)的采摘时间一般都在每年五月份的上旬,一般采摘一芽三叶,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1)

产区

严格意义上,只有以武夷山桐木关范围内的小菜茶群体种茶树为原料,经由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艺制成的小种红茶,才能称之为正山小种。

“正山”二字,专指武夷山桐木关。对于属于武夷山产区、又非桐木关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也会冠以产地名,譬如“星村小种”、“洋庄小种”等等。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2)

对于非武夷产区的小种红茶,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山小种”。为何要冠以产地名呢,原因很简单,产地对于茶叶的最终品质太重要了。土壤、植被、气候、生态等等小环境的因素,对于好茶来说,实在苛刻。

产地细分

桐木关产区范围很大,有很多个小队。但是人口其实不多,总共只有两百多户人家,是典型的地广人稀。整个桐木关产区都属于“世界人与自然生物保护区”的范围,所以在生态上面基本都大同小异,故而只以海拔论高低短长。有十几个小队,譬如麻粟,挂墩,关坪,庙湾,古王坑,半山,江墩,三岗(村部),皮坑,等等。

其中,以麻粟、挂墩、关坪三个产区最高,麻粟产区尤甚。茶叶原料的等级,以麻粟最高,这点从每年的青叶价格就可以体现出来。不管青价如何涨落,麻粟的青价总是要高出其他小产区一头。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3)

等级

现在一般来说,我们把正山小种分为“大赤甘”、“小赤甘”两种。这两种的区分,完全只是根据采摘标准来区分的:小赤甘采一芽两叶,大赤甘采一芽三叶。这跟树种、工艺等等完全没有关系,只仅仅跟采摘的标准有关系。

一般来说,小赤甘的等级优于大赤甘。因为它采的更嫩,茶汤更为醇厚。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像那些纯野茶,或是老枞的话,我们一般会按照大赤甘的标准采摘来制作正山小种,原因是三叶一芽的标准,制成的正山小种,更能从茶汤里体现出它的枞味或者野味,从而更大的体现它的品饮价值。

产量

整个桐木关产区的正山小种产量,我估计一年大概在三十万斤左右。听起来很多吧,可是这些茶,要供应全中国喝小种红茶的茶友,甚至还有外国的茶友,就显得很吃力了。所以,喝到真正意义上的正山小种,算是新时代给我们的恩赐了。要不这搁以前,山高路远的,没点门路的茶友,可谓一泡难求。

树种

桐木关产区的茶树树种,大部分都是小菜茶群体种,也有少量的水仙、肉桂、黄观音等。水仙、肉桂稍微多点,其他的品种大多都是以前做品种推广示范基地的时候种的,没多少,大家也不必挂怀,基本喝不到的。小菜茶这个群体种,最大的优势,我觉得就是茶性稳定,茶味跟茶汤都更厚重。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它制成的小种红茶,比其他的品种都更耐喝。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4)

小菜茶的香气一项,一直备受诟病,大家都说小菜茶不香。其实不是这样的,小菜茶也香,只是相对于其他高香品种,香的没那么高扬,没那么锐利。它香的更加优雅,更加温和。再加上特有的山场气息加成,更有古老贵族的那种迷人的风范。

鉴别

鉴别一款小种是否是正山产区,几乎唯一的一个方法,就是要靠喝。看是看不出来的,虽然正山小种的外形还是可识别度比较高的,但是现在的外山茶,许多也仿照这样的外形来做了,所以光靠看,是看不准的。正山产区的小种,茶汤里特有一个浓郁的气息,类似花蜜香,我们称之为“山场味”。

这是桐木关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自古生长在此的武夷小菜茶群体种相互结合、相互成就的结果。这股气息可识别度非常高,而且独特,非桐木关产区的茶,是绝对没有这股气息的。所以基本这是判别正山与否的唯一标准了。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5)

品饮

品正山小种,私以为,发现并且欣赏它独特的山场气息是最重要的。这是正山之所以为正山的凭籍,因为有了这个气息,正山小种便有了十足的灵气,深山,幽泉,晨鸟,暮霞,森林,薄雾,都在里面。其次,正山小种茶汤的清甜、润滑,亦是征服了无数茶友。

这是真正原生态的茶叶原料,没有肥料、没有农药。桐木关有着地球上同一纬度保存的最完善的生态环境。虫多了,自然会有鸟来吃。不得不说,一物降一物。别人用农药除虫,而桐木关号称“鸟的天堂”,故而这里便没农药什么事了。

正宗红茶正山小种(关于正山小种你要知道的都在这了)(6)

好的生态,造就了正山小种更优的清甜度以及更润滑的口感。不得不说,晨起口干舌燥,喝上这么一泡,通透、畅快!

本文分享自东家匠人:正山小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