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为何是肾小球出问题(发现尿蛋白3肾友应尽快走出认知误区)

周逊 肾内科主任医师

尿蛋白3 ,此乃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有的是在体格检查时发现的,有的是在罹患非肾脏疾病做全面检查时发现的,有的是因为有其它异常表现时发现的。无论属于哪种情况,一般来说都会想到可能是肾病引起的蛋白尿,还会想到很可能在不久之后发展成尿毒症,如此等等。我们发现,发现尿蛋白3 之后,完全不把它当回事者有之、积极配合治疗者有之、整天担惊受怕而过度用药者也有之。为什么会这样?这往往也与肾病朋友对尿蛋白3 存在诸多认知误区有关。

蛋白尿为何是肾小球出问题(发现尿蛋白3肾友应尽快走出认知误区)(1)

若发现尿蛋白3 ,肾友应尽快走出如下五大认知误区。真实情况是:没有那么多尿毒症。

错误认知一:尿蛋白3 ,尿蛋白总量也高

不少医院的检验科化验尿常规尿蛋白“ ”号,最多显示就是尿PRO 3 ,就算患者的尿蛋白再高,尿常规之尿蛋白都不超过3 (少数医院也可能有4 )。相对于尿蛋白1 或2 ,尿蛋白3 的肾病患者,多提示这一次尿液中尿蛋白浓度高。因此,有的肾友就会认为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也很高,这显然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尿蛋白3 ,患者尿蛋白总量既有可能真的很高,患者尿蛋白总量也有可能并不高或不太高。最终仍然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即必须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尿蛋白到底有多高。

错误认知二:尿蛋白3 ,肾病一定很严重

发现尿蛋白3 之后,不少肾友担心的是“尿蛋白这么高,肾病一定很严重”,然而,事实上并未都是如此。偶尔一次出现尿蛋白3 ,一般来说,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都不会太高。就算持续出现尿蛋白3 ,进一步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达到大量蛋白尿水平(≥3.5克),也不能说“肾病一定很严重”。为什么这么说?这是因为,判断肾病是否严重并不以尿蛋白多还是少来作为唯一标准。我们发现,出现大量蛋白尿的肾病综合征,多数患者都容易治愈,病情反而不严重。

蛋白尿为何是肾小球出问题(发现尿蛋白3肾友应尽快走出认知误区)(2)

错误认知三:尿蛋白3 ,都需要用药治疗

当发现尿蛋白3 时,多数肾友第一反应是“尽快用药治疗”。对于尿蛋白3 ,确实是有部分肾病患者需要用药治疗,但是不要忘了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尿蛋白升高、尿液过度浓缩及加重病情的诱因(如劳累、高蛋白饮食及熬夜)等,这都不需要用药或不需要立即用药治疗,而应该先给予再次复查或纠正诱因等之后,再考虑是否加用或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经如上处理之后,若患者的尿蛋白仍高,则再考虑进一步用药治疗。

错误认知四:尿蛋白3 ,患者尿蛋白难降

发现尿蛋白3 ,不少肾病朋友总认为比尿蛋白2 或1 难降或肾病难治疗,这也是错误认知。尿蛋白3 ,进一步检查结果,不管是大量蛋白尿,还是中等量或少量蛋白尿,都会有相应的治疗措施。大量或中等量蛋白尿,多数患者以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为主的方案进行治疗;少量蛋白尿,多数患者以沙坦或普利类药物联合对症及中医中药等方案进行治疗。经综合治疗之后,尿蛋白3 难降的肾病患者不会太多,即只有少数肾病患者的尿蛋白是难降的。

蛋白尿为何是肾小球出问题(发现尿蛋白3肾友应尽快走出认知误区)(3)

错误认知五:尿蛋白3 ,易进展成尿毒症

可以这样说“尿蛋白明显升高且长期不能降下来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更容易发展成慢性肾衰竭与尿毒症”,而并不是“尿蛋白3 就容易进展成尿毒症”。前面已经提到,尿蛋白3 ,经进一步检查,可以是少量蛋白尿、也可以是中等量蛋白尿、更可以是大量蛋白尿。若仅有少量蛋白尿,患者并没有其它情况或其它指标控制很好(如高血压性肾损害或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一般不会发展成尿毒症;若为中等量蛋白尿,经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已经降了下来(如IgA肾病与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等),患者也不容易发展成尿毒症;若为大量蛋白尿,经治疗后患者的尿蛋白降至正常范围(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狼疮性肾炎),患者一般也不会发展成尿毒症。只有少数尿蛋白3 的肾病患者,在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还在为尿蛋白3 这一化验结果发愁吗?肾友应纠正如上五大认知错误,就算尿蛋白3 ,也没那么难缠,更不用担心尿毒症。

与同名《肾为先》微信公众号同步首发,文章为周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