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

远志,叶名小草,在北方大部分都有分布,采药时在太行山脉野生远志分布较多,是我临床极常用的一味药。植株温婉可爱,气清味爽,是极好的一味药。

《神农本草经》经文:

远志,味苦温。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加。久服,轻身不老。叶名小草,一名棘菀,一名葽绕,一名细草。生川谷。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1)

远志原植物有大小叶之分,服之主益智强智,故有远志之称。

经文解读
  • 味苦温

现代教科书和药典均解读为:性温,味苦、辛。

  • 咳逆

即咳嗽和咳喘,咳嗽气逆之症。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诸病源候论·咳嗽候》:

“咳逆者,是咳嗽而气逆上也。气为阳,流行腑脏,宣发腠理,而气肺之所主也。咳嗽病由肺虚感微寒所成,寒搏于气,气不得宣,胃逆聚还肺,肺则胀满,气逆不下,故为咳逆。其状咳而胸满,而气逆。”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2)

  • 伤中

指五脏损伤,或指脾胃损伤,此处指胃气损伤,《本经》主治伤中的尚有:地黄、石斛、麦冬、山药等。

  • 补不足

周岩《本草思辨录》认为:远志之功专于强志益心,令不健忘,精与志皆肾之所藏。此处补不足,可理解为补五脏不足,但重点在心肾之不足。

远志为手少阴心经和足少阳肾经药。

  • 除邪气

邪气,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气)及其病理损害。

此处重点是指心脏、肾脏及心肾二经的痰邪。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3)

  • 利九窍

九窍:即头部七窍(二耳、二眼、二鼻、口)及前后二阴。都为有形之窍。远志化痰利气,除邪气,补不足,故可以有利九窍之功。

临床常用远志,配以蔓荆子、柴胡、荆芥穗等治疗耳聋,耳鸣。

  • 益智慧

远志能安神定志,治疗如失眠、健忘等心神不安之证。

  • 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加

远志能除邪气,补虚安神,定志,与上条“益智慧”相似。

去邪、补虚、神安、气定自然能增强智慧,耳聪,目明,记忆力加强,志向明确,不会被负面的,繁杂的噪音和社会杂乱信息干扰。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4)

  • 轻身不老

是远志以上功效作用人体达到的结果。为道家养生思想。准确表述应为轻身耐老。

鉴别要点

市场常见到的是“远志肉”,又称为“鹅管”“鹅管志筒”,剥掉了木质部黄白色的“远志心”。还有一些不能剥离木质心的,称为“远志棍”。

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炙远志,表面黄棕色,味微甜。另还有一种“远志炭”,对于治疗重度失眠,我常常使用,效果很好。

临床使用注意:

远志,味苦、辛,性温,主入心、肾,擅长安神益智,交通心肾,也常用来祛痰。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5)

传统中医应用远志,须去心用甘草汁制,否则令人呕吐,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远志肉和骨心临床作用相同,且带心远志宁心安神作用更强,我自己试煮远志,感受也是可不必去心,但一定要炮制。

远志使用心得

  1. 甘草制远志,可以显著的降低远志对胃黏膜的刺激,同时可增强远志豁痰镇咳之效。
  2. 蜂蜜制远志,可增强润肺止咳,安神宁志的作用。
  3. 生远志,祛痰开窍作用较强;
  4. 制远志化痰止咳作用佳;
  5. 对于寒湿,寒痰之失眠,健忘,远志炭则更为对证。
  6. 远志配伍桔梗,易使人恶心呕吐,临床使用注意尽量避免。
  7. 远志的地上部位也可以同等入药,处方名:小草或小远志。
郝威威大夫按

在黄土高原和太行山区,野生远志的分布是非常广泛的,建议可以开发远志的相关饮品和产品,针对目前大城市人群神的过度使用导致的的焦虑、烦躁、失眠、健忘。

处世大智慧经文(经文解读之远志)(6)

也可用来调整人体虚劳或营养摄入过多导致的痰湿内阻,既能精准扶贫,又可改善大城市虚劳焦虑失眠、痰湿人群体质及症状。

#大家健康超能团#@大家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