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到底要不要吃保健品(老年朋友请注意)

来源:【健康中国】

老年人到底要不要吃保健品(老年朋友请注意)(1)

“有病能治病,没病能养生”?不少老年朋友都有吃保健品的习惯,有些老年人甚至会把保健品当“药”来吃,殊不知,这样做可能暗藏风险。

只吃保健品降血糖?

有危险!

60多岁的王大妈在查出患有糖尿病后,一直坚持服药。可她还是戒不了心爱的点心,因此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太好。经一起跳广场舞的队友介绍,王大妈“慕名”前往某活动现场。销售人员得知王大妈患有糖尿病却很爱吃甜食后,便向她推荐了一种据说“可以降糖、降脂”的保健品。销售人员一再强调,吃了这款保健品后,吃甜食也不妨碍降糖,这可说到了王大妈心坎里,她一下买了两个疗程的产品,花了3999元。

王大妈心想,花了大价钱买的保健品,效果肯定差不了,于是便停用了一直服用的降糖药,只吃保健品。刚开始,王大妈自己测量几次血糖,发现血糖确实下降了不少,于是继续坚持服用保健品。可没过多久,王大妈就开始浑身没力气,不爱吃饭,连以前爱吃的点心也提不起兴趣了。而且,她总是觉得口干,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一天中午,王大妈突然在家中昏倒。幸好老伴在家,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将王大妈送往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王大妈当时的血糖浓度只有1.5mmol/L。而正常人在空腹时血糖浓度为3.9~6.0mmol/L。血糖浓度低于3.9mmol/L称为低血糖。医护人员初步分析说,王大妈服用的保健食品中很可能添加了可快速降糖的西药成分,导致老人血糖急剧下降,进而发生昏迷。

老年人到底要不要吃保健品(老年朋友请注意)(2)

吃了保健品就不用吃药?

使不得!

保健品市场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乱象,给老年人用药及养生保健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有些不良商家会大肆宣传保健品的疗效,模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让老年人误以为自己买的是药品。

和故事中的王大妈一样,很多老年朋友相信了保健品宣传中的所谓“神奇功效”,于是擅自停药,给身体健康埋下隐患。还有的老年人以为保健品和药品是一回事儿,只不过保健品更“高级”一些,所以价格也比普通的药品更贵。在此提醒广大老年朋友,切不可迷信保健品,更不能用保健品替代药品。如有身体不适,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由医生给予明确的诊断及治疗建议,如需用药,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进行,不能把保健品当“药”吃。

如何避免滥用保健品?

学学这几招

一般情况下,那些号称无须去医院正规治疗就能够“根治”某些疾病、买了就送各种礼物以及上门推销的保健品,大多数都不靠谱。乱吃保健品可能引起肝损伤和肾损伤,建议大家先去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遵医嘱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正规保健食品包装盒上应标出“蓝帽子”保健食品专用标志,下方标注批准文号。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国)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同时,保健食品的包装上必须注明:名称、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配料、功效成分、保健作用、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日期标示(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储藏方法、执行标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卫生许可证号,缺一不可。

这些实用方法您学会了吗?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 宋永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王子惠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爱平教授

策划:王俊聪 谭嘉

编辑:王千惠

本文来自【健康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