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予他们什么(父母不欠你什么)

作为中年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不拼不行赡养老人——这几个字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眼边出现,整个社会重视,甚至有些地、市区打出自己县或市的口号,以孝为本,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予他们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予他们什么(父母不欠你什么)

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予他们什么

作为中年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是上有老,下有小,不拼不行。赡养老人——这几个字无时无刻不在我们耳边,眼边出现,整个社会重视,甚至有些地、市区打出自己县或市的口号,以孝为本。

在我们父母的一代,所有社会对待公民都是公平的,包括商店出售的东西,也是老少均衡。可现今,走在一条街,你可以看到3、5家商店全是卖婴幼商品的,1、2家是亲子教育,2、3家是孩子课外辅导或兴趣培养的,甚至还会有一家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儿童餐厅,可老人的呢?如果有一家药店,运气好,能看到店家为了自己的收益而推出一两项根本不起作用的为老人免费检测或试验什么的;当然运气好,你或许还能遇到一家老人服装店。均衡,早已被商业化的现代取代。

中国从古至今都传承着老人膝下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景象。但现在飞速发展,人人平等的社会,很多父母已没有多余的心思来照顾自己的孩子,总是将孩子留给家中的老人看着。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老人接到身边一起住着;有些却因为条件差点的或者父母走不开身的,就将孩子送回老人的身边抚养,一年也相处不到多少时间。

不管是把老人带到你工作的身边还是把孩子送到老人身边,总之孩子以后就是跟定了老人。这种现象在一线城市最为突出,因为想要在一线城市生存,就得不停地创造,否则就会被挤下竞争的月台。可是,又有多少老人是心底真的愿意离开自己生活几十年的家,来到一个满是陌生面孔的城市呢。

一个朋友,老婆怀孕5个月了,一直在催自己的妈妈过来帮忙照顾,等以后孩子出生了,就可以一直帮忙照看小孙子了。可是老妈妈因为儿媳妇的强势,一再地推辞不来,因为她怕自己伺候不好自己的儿媳妇,倒时搞得两人闹矛盾,自己儿子要在中间受气。每次电话,儿子都是千说万说地劝,常常是以泪为终。最后终是在儿子独自为妈妈买下一张机票后,老妈妈迫不得已飞来了。只单单把老爹爹留在了老家,因为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他们也还要尽儿女的孝。

老妈妈来了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了老妈妈的电话,没说两句话,老妈妈就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了,我知道,一定是矛盾出来了。一时无措的我,直在电话里安慰老妈妈不要伤心,有什么事说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最后再邀请她来家里做客。终于隔了两天,老妈妈来了,没说两句,就委屈得掉下了泪,看到如此苍桑的老人,在我面前无助地落泪,我真的好心疼。我想当初她年轻时,生活的艰辛也未必让这位坚强的老妈妈掉泪啊。老妈妈缓了缓说:“谢谢你啊,好在你离他们近,不然我不知道还有谁听我说话,有时都想一路走着乞讨回家算了。”说着又哭了。感性的我,眼圈也湿了。也才慢慢听老人讲事情的经过。

原来,老妈妈来了后,每天按时的做好饭菜,打扫卫生,把家里搞得亮亮堂堂的,可就这样,儿子媳妇却还是这样那样的不满意,也根本不管老人受不受得了,好听的,不好听的,全说出来。老人一直不吃鱼,受不了鱼的腥味,但为了未来的孙子着想,还是买了鱼做给媳妇吃,吃饭时,鱼腥味实在受不了,就把菜夹在碗里,去了客厅吃。儿子见状,却不问为什么,直接对老妈一种生气地口吻吼道:“去那么远吃干嘛,好像搞得我们嫌弃你似的。”……当老妈妈学着朋友的口气讲述给我听时,我能想像得到他当时的生气面孔,谁让我们是那么多年的朋友呢,太熟悉了。

儿子的这些还算是轻微的,媳妇的才是让人受不了。全是生活上不足一提的生活小事,却被她搞得天那么大,拿着小事当着老人的面,指桑骂槐地以泼妇的形式骂着我的朋友,老人一听话,这话里话外,全是在骂她。她只默默地听着,心里却绞痛着,她这时却不敢说什么,如果她发言了,朋友一定会骂她,“还嫌不够吵。”当我听老人讲的所有的事情后,我真的不能接受了。这些年,朋友结婚后,是有些变化,但变成这样,着实让我吓倒了。以前的他,彬彬有礼,周末他的家就是我们大家的家,他可以不在家,但我们一大帮人得在他家吃完喝完才能走。出去聚会,朋友总是主心角的那个,气氛交给他就够了。谁有困难了,不用说,他总是主动出来帮忙的。可后来,自从交了这个女友后,大家去他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结婚后,几乎就不愿踏入了。

朋友的老婆大家都了解,所以都不说什么。有次另一个男性朋友,想看看朋友倒底关不关心自己的妈妈,就撒了个谎。原因是朋友两夫妻想去超市逛一下,就让这位男性朋友开车把自己的妈妈先送回家。这男性朋友呢,觉得干嘛逛也不带上老人一起逛。所以,把老人送了后,就打电话骗朋友说,“你妈妈没带钥匙,在超市门口等你们,你们快点出来。”好在没多久,男性朋友见到两人出现在了超市门口,于是上前拉朋友走到一旁,对他说了两句话后,就走了。我想,男人与男人之间有些话, 就是好沟通。

老人对我的信任,缘于一次老人在朋友这里过春节。有两天朋友要加班,正好我不用上班,所以我就带着老人去了市里有特色的公园里逛。我初识朋友时,不记得那时大家在讨论什么,只记得到他讲时,他讲到父母为他的付出和自己的不争气时,流泪了,让我很震惊,觉得他一定是个孝顺以感恩的儿子。那次带老人出去玩,老人也给我讲了很多他们抚养儿子的历程。就那次,让我觉得这位老人太了不起了,我要好好尊敬她。这次老人过来朋友这里,事情会变成这样,真让我吃惊。除了安慰老人外,我只能时不时给她打电话宽慰她,并且做了一回坏人,告诉她,“如果实在待不下去了,我给你买张回家的机票,我送你去机场。至于你儿子这边的事,我来处理。”老人感动得不行。

最后这张机票当然不是我买的,而是老人的大儿子买的。老人走的前一晚,所有的朋友都聚一起,送别老妈妈。因为我们这些孩子,在老妈妈前几年来儿子这里玩时,就经常吃老妈妈做的饭菜,她把我们当自己的儿女,所以,我们都特别喜欢她,她要走了,所有的朋友都想送送老妈妈以表谢意。只是那晚我不在,后来,老妈妈给我电话了,说“那晚聚时,有个朋友的妈妈拉我出来说话。她说:你走了好,你那媳妇太多事了。就连来我们家,也总说我们两个老人这没做好,那没做好,搞得有时孩子们真以为我们是有心那样做的。你走了,孩子也不要来给他们带,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好好在家里过自己的日子。”最后,老妈妈特别感谢我在她来的那段时间给她的帮助。其实我也没有做什么,只是听她的烦恼罢了。我不能去说我的朋友,家丑不可外扬,他也不希望他的家事被我知道了,何况还是自己妈妈来这里过得不开心。所以,老妈妈和我的联系,或我打电话安慰老妈妈,都尽量避开朋友两夫妻。

这几年,老人一直在跟我联系,有时我回父母家小住。她也会买很多东西来看我,反弄得我不自在了。我也有带着老公孩子一起去看两老,两老真是把我当女儿来看待,热情得我不敢再踏入他们的家。有时,老人也会打电话向我咨询儿子过得怎么样,事业顺利吗?真是可怜父母心啊!只是这个儿子要多少年后才能醒悟父母对他的那种爱,连我这个旁人都羡慕。不过,我想或许有一天,我会对这个朋友讲很多事,关于他妈妈的事,他知道的,他不知道的,要让他明白自己做得有多少的不足,也有可能就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一样。

老人不要求多少,只要一个懂自己,能宽慰自己的心就好。他们是善良的,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孙能够过得好,或许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他们的心是诚的。现在,我们大了,只是看到老人现在身子不直了,手也哆嗦了,头发也白了,可你能想像在他们那个年代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长大是多么地不易;为了我们的受更好的教育,他们落下了多少病根;怕我们在外面吃不饱,受欺负是多少个夜晚睡不着;为了我们要回家小住几天,早早一个月就在做准备了。在他们这个年纪不能为我们做什么了,可长大的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什么,为他们牺牲过什么?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想着让他们来帮我们抚养下一代呢,这不是我们自己的事吗,干嘛捆绑在他们身上?

还有两个月就春节了,该回家为爸妈做一顿丰富的宴席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