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代课老师的一段话(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绝大多数小规模乡村学校的真实写照。过去的2021年里,记者从沂南走到郓城,再从沾化奔赴沂源蹲点,见证了很多有情怀的教育者扎根农村,他们正努力用微光弥补差距,帮助农村孩子更好的成长。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这是春节团聚的理想状态。而在山东多地的小规模乡村学校,数不尽的乡村校长和老师正奔波在通往半山腰、偏远农村的学生家里,他们想利用宝贵的寒假时间,走到孩子家里,走进孩子心里。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将陆续推出“乡村校长/教师的寒假日记”,聚焦乡村教师家访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农村孩子点亮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以下是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教师陈立霞的寒假日记:

2022年2月10日,天气晴,周四

“老师,我要好好学习”,一句话把我惹得热泪盈眶。我能感觉到孩子说出这句话时的决心,他这是真的要改变现状了。也许,我一下午的苦口婆心的掏心窝子的话他听进去了,也许他感到了老师像妈妈一样唠叨的温暖,也许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改变了……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小凯,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一提起他我就觉得特别心酸、可怜。

我叫陈立霞,是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鲁村中学的一名老师。我从来没想过当老师,可是研究生毕业后阴差阳错的就这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曾经以为,老师这个职业太轻松了,每天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教得内容都一样,太没挑战性,太没意思了。进入教师行业才让我清醒地意识到,我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可笑!

教材内容每年差不多,可是却没法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面对的是不同的孩子。就像苏霍姆林斯基先生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的,教学大纲中规定了学生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可是没法规定每个孩子的情况;我们需要去了解每一个孩子。虽然每天就这么几节课,可是备课过程是复杂的,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需要备学情;学校还有些上课之外的工作,若是班主任每天的工作更是马不停蹄。

在学校里,老师就是孩子的爹就是孩子的娘,工作这几年,是真的体会到了老师的不容易,体会到了作为老师的重任!

刚刚过去的2021年10月份,在我们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去了一趟支教岛,这是一个为改变乡村教育而形成的公益组织,岛主是李淑芳老师,我总是亲切的叫一声李老师,因为这趟支教岛之行震撼了我的心,让我更加坚定的将这条教育之路走下去;李老师无私的爱深深感动着我,我自愿成为了支教岛的一员,我要像李老师一样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在此,感谢我们校长,感谢李老师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这份神圣的职业,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初心。李老师曾经说过,我们的乡村教育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孩子太多了,可是如果改变一名老师,就可以影响一群孩子!这句话,深深刻进我的心里,我必须要改变,因为我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们,我们国家的未来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要像李老师一样把爱传递下去!

从支教岛回来以后,我就开始行动了:每天读书、练钢笔、练粉笔字、每天写教学反思,每周写读后感,抽时间就找学生谈心,特别是基本放弃状态的“后进生”,放弃是因为无计可施,看着这些孩子真是痛心!我想到了李老师说的只要心中有爱,就一定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找来这些孩子,一个一个的跟她们聊天,解开他们心中的结,我惊喜地发现好几个孩子居然在改变!有个倒数第一名的女孩跟我说:“老师,这次期末考试我一定会进步的”,不管她能不能进步,至少她觉得老师在关心她,她在努力,看着她那眉飞色舞的样子,我辛酸地流下泪。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宝藏,需要老师们去一个个的挖掘。寒假我也没闲着,读书、练字、读后感,我还报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并顺利通过考试。寒假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家访。这次家访跟以往不同,这次我是带着沉甸甸的爱去的!是的,沉甸甸的爱!

小凯,是班上的一名男孩。曾经去家访过一次,了解到这个孩子从来没见过妈妈,是爷爷奶奶拉扯大,爸爸得在外面打工挣钱供一家人的开销,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基本没有工作能力,所有的重担全部压在爸爸一个人身上;为了小凯,爸爸一直没有再婚,十几年了,又当爹又当娘,其中的不容易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那次家访回来后,我就一直在关注着这个孩子,可是各种原因也一直没有机会去一趟;这个寒假,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我第一个要家访的孩子就是小凯。还有一周左右就要开学了,我想去看看这个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我想跟孩子谈谈心,我想让孩子感受到这份爱!

从县城出发,驱车40多分钟我来到了他们的村庄,比上次来的时候更加干净整洁,小凯和爸爸出来接的我,见面他就欢蹦乱跳的过来叫了声老师。我特别喜欢这个孩子,虽然生活清苦还没有妈妈,可是他永远那么阳光,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的愁容,他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值得我学习。走进家门,老人家已经在门口等着,见了我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闺女冻坏了吧,快进屋暖和下,说得我心里暖暖的。

进到没有女主人的屋,显得那么冷清,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坐下后,我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到这个假期虽然按时完成了作业,但是很多空余时间都用来刷手机了。如今的数字化时代,大人都手机不离手,更别说孩子了。但是我告诉他,可以休息娱乐,但是得有度,不能把大部分时间用来体验这种“快乐”,我们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跟孩子谈了我的求学之路,谈了我吃过的苦,谈了人生的不容易,谈了现实的残酷,谈了学习的重要性.....我发现他的眼圈一直都是红的,也不说话,眼睛就这么直直地看着我。他的奶奶说,小凯怎么跟傻了一样也不说话,而我知道孩子把我的话听进去了,他在为我刚才的话感动着。

看着他这样,我的眼泪也在眼里打转,没妈妈的孩子太可怜了。也许他从来都渴望一份妈妈的唠叨,像我今天下午跟他唠叨了一下午一样。对于有些孩子厌烦的妈妈的唠叨,对于小凯来说却是一种奢望!

他的学习一般,没有大人的监督,靠孩子自觉很难,爷爷奶奶的话分量轻。去的时候,我给孩子买了一个书包和几本书,是科普类的书。假期里,我读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给教师的建议》中的一篇文章提到: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最好的智育手段就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并不是只有语文课需要读书,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读相关的书籍,这样才能开阔思路,让智慧力活跃。

我给小凯带的这几本书就是想要告诉他,以后得多读书,读书可以改变他现在的状态。并告诉他如何选择要读的书,并教给他如何做学习计划,他听得那么认真。

临走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学习桌还是小学生用的那种,上面杂乱的堆着几本书,就在堂屋里,学习环境也不好,我默默的在心里记着:我要想办法给孩子弄一张适合他的学习桌。他送了我好远,我问他:“想妈妈吗?”问了我又后悔,惹他伤心,他说:“想,给妈妈上坟的时候更难受。”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而我,终于也绷不住了,眼泪刷就下来了。

我特别想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他老师就是妈妈。可是,我还是转过头去了,不想让孩子看到我的泪。

我问:“听了老师的话,有没有想法?”

他眼圈红红地盯着远处说:“我要好好学习。”

这短短几个字,孩子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我含着泪趁机说:“一定要通过努力学习去改变命运,过去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未来就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决心要改变,想要学习,老师一定全力以赴帮你,我们一起加油!”

返程的路上,满脑子都是孩子那张稚嫩的脸,那双渴望的眼睛,今天的家访,我收获了满满的感动!这个寒假,心中洒满阳光!相信明天会更好!

写给代课老师的一段话(乡村教师的寒假日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