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

每天为您送上市中医院重点专科、专家介绍、原创科普、杏林微视频、杏林微普法等优质内容。关注微信,了解医院的最新资讯,好文章要与大家分享哦!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1)

春回大地,鸿雁归来,草木萌动,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杜甫有佳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就是形容经历过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后,植物在春季萌发时恰逢雨水的滋润,一派欣欣向荣之象。惊蛰之后,气温开始回升,阳升之象明显。但在此乍暖还寒之时,也是脾胃病易复发的时候。如果忽视自我保健,极易引发胃肠道疾病的发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运化功能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素问·玉机真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若后天之本脾胃运化失健,就不能充养五脏,灌溉四旁。所以调养好脾胃,对于藏纳元精,滋养五脏,打造健康体魄有着重要意义。

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2)

饮食不节,最易使脾胃受损。若要健康长寿,就应重视保养脾胃之气。而饮食有节则是保养脾胃的一大法宝。正如管子所云:“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劳而寿损。”也就是说,饮食要有节制和节度,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不要过饥过饱,食物的营养搭配要合理,不能一味追求膏粱厚味,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过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失调、饮食不规律等不良习惯。饮食以温、软、淡、素为宜,做到不吃过冷、过热、过硬和过于刺激的食物,进食要定时定量,切忌暴饮暴食,并戒烟酒。如服药则要注意服药方法,防止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

另外,春季气温温差大,要注意防寒,包括防止受寒和过度的饮食生冷,防止腹部受凉。根据气温的升降适时增添衣服,加强保暖,尽可能减少因腹部受凉而引起胃病复发或加重的机会。我们的胃从来都是喜暖不喜凉,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特别要注意,冷凉食物容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因此不可过食生冷,尤其春季气温并不算太高之时,更应注意。“后天之本”需要细心呵护,脾胃强健,则百病不生。

劳逸结合,调畅情志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3)

《遵生八笺》中云:“仲春之月,号厌于日,当和其志,平其心,勿极寒,勿太热,安静神气,以法生成。”《内经》里“怒则肝气乘矣, 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 忧则心气乘矣”、“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等, 讲的就是因情志失调而发病。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抑郁、焦虑、生气等情绪及心理状态。中医认为,“思则伤脾”,思虑过度,脾气郁结,久则伤正,运化失常,说明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脾胃功能。那些边吃饭边思考问题,把商务谈判、工作会议带到饭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劳有逸,按时睡眠,防止过度疲劳,亦是养生保健同时也是调养脾胃的重要原则之一。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

《内经》提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因此可以选择散步或慢跑,还可以登山、打太极等,促进血液流动,加快新陈代谢,使心情愉悦,气机条畅,脾气健运。趁着春光,漫步郊外,选择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可以和缓情志,强身健体,对于上班族久坐办公室之人来说,大有裨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春季人体代谢水平处于一个相对低下的状态,因此春练宜以柔和运动为主,不宜大量高强度运动,防止损伤四肢关节肌肉。

疏通经络、健脾益胃

运用针灸、穴位贴敷、拔罐等手段进行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尤其对于功能性胃肠病具有显著的优势,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此时节常用护佑脾胃的穴位。

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为胃经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景岳全书》中云:“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王,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临床实践证明针灸中脘有利于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足三里,从中医经络学来看,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合穴即全身经脉流注会合的穴位,治疗范围广,有通调百病的效果,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疾患,诸如胃痛、呕吐、噎嗝、腹痛、痢疾、泄泻、便秘等。《四总穴歌》中有这样一句口诀说得好:“肚腹三里留。”也就是说,它能解决大多数肚腹脾胃方面的问题。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它是一个长寿要穴,经常刺激足三里,有防病健身、抗衰延年的功效,“三里养先天之气,灸之可使元气不衰”,反复重灸足三里,可以起到预防保健作用。现代人压力大、应酬多,饮食无规律,极容易影响胃肠功能,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就是刺激足三里,如在休息时敲打或按摩此穴,每次5~10分钟,以有酸胀、发热感为宜,可有疲劳顿消,步履轻盈之感。平日按揉或艾灸此穴,对健康大有裨益。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是“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是元气出入的关卡,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功效,按摩、艾灸关元适用于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代谢等疾病的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他功能性胃肠病都有一定疗效,健康人坚持每晚睡前用艾灸或按揉关元穴,可达到益气扶正的目的。

养胃小贴士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故春季饮食最好少食酸辣,稍微偏甜较为合适,山药、红枣、茯苓、栗子、莲子、薏苡仁、山楂、木耳等都具备很好的健脾益胃之功。

山药枸杞红枣粥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4)

原料:山药1根,枣(干)10粒,枸杞20克,莲子50克,大米30克,糯米20克,小米20克。

做法:山药洗净去皮,切段;大米、糯米、小米、枣洗净备用;将莲子、枸杞子准备好;大米、糯米和小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将枸杞子、莲子和红枣洗净放入锅内,山药也一起放入;高压锅按煮粥的键即可。粥成后可以按喜好加糖拌匀食用。

桂花糯米藕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5)

原料:莲藕1个,糯米100克,红糖50克,桂花少许,水800毫升。

做法:糯米用冷水浸泡一小时;莲藕洗净切去顶端,用筷子塞进泡好的糯米;用牙签把藕冠和藕身连接固定;放入电饭锅加入800毫升的水、红糖及少许桂花,按下开关,煮3小时左右,直到藕变得软糯;煮好的藕切片淋上收浓后的糖汁,撒桂花即可。

果香蜜醋山药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6)

原料:山药1根,枸杞15粒。

调料:食盐1/2茶匙,植物油1汤匙,苹果醋1汤匙,糖桂花1汤匙,白醋几滴。

做法:足量清水中加入几滴白醋搅匀,山药去皮、切片、放到醋水中浸泡,枸杞用清水泡软;锅中放少许植物油,加入山药片翻炒3分钟;加入糖桂花,翻炒均匀,再加入苹果醋,炒匀;根据个人口味加入少许盐,最后加入枸杞,拌匀即可出锅。

萝卜养胃饼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7)

原料:白萝卜250克,面粉250克,猪瘦肉100克。

制作方法:将猪肉、白萝卜剁碎成馅,加入姜、葱、盐等,用面粉按常法制成饼。

银耳沙参养胃粥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8)

原料:北沙参15克,银耳30克,粟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银耳用温水泡发,粟米洗净入锅。北沙参洗净烘干研末,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煮30分钟拌入银耳继续煮至粟米烂熟,粥成时调入北沙参末拌匀,盖紧焖10分钟即成。

海参养胃粥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9)

原料:乌梅10克,红枣15枚,海参50克,莲子30克,粟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海参洗净,用水先煮30分钟以后,再放清水中泡6消失,取出切丝备用,把乌梅,红枣,莲子,粟米洗净放入锅中,与海参同煮成粥。

专家简介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10)

郑彩华 脾胃科主任,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治疗食管炎、各种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肝胆疾病、胰腺炎的疾病。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三、四上午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11)

石家庄市中医院

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yzxlcy

加关注

☑咨询电话:0311--89639522

☑医院地址:石家庄市中山西路233号。

☑乘车路线:市内乘1、快1、6、快6、11、30、34、325路到新百广场西下车沿中山路西行100米路北。

投稿邮箱:sjzszyykprc@163.com (投稿请注明投稿人信息)

养生一定要自己先调理脾胃 脾胃知时节当春话养生(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