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浙江省举行“守好‘红色根脉’,打造‘重要窗口’”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上午,第六场发布会在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丽水市遂昌县)举行。

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1)

  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任淑女,中共遂昌县委书记张壮雄围绕“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 厉行‘丽水之干’”介绍情况并回答提问。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邬红波主持。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2)

邬红波: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浙江省庆祝建党百年主题新闻发布会。

  遂昌是浙西南党组织的诞生地,在这里建立了浙西南第一个中共支部、第一个县委和第一支革命武装,打响了浙西南武装斗争的第一枪。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的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今天我们专程邀请了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委新闻发言人任淑女,和中共遂昌县委书记张壮雄,请他们围绕“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 厉行‘丽水之干’”这一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我们请任部长作介绍。

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3)

任淑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共丽水市委和浙西南革命老区人民,对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给予丽水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丽水是浙江省唯一的所有县(市、区)都是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丰沃革命精神的红色热土。1927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播撒下第一颗革命火种,开启了浙西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征程。周恩来、刘英、粟裕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先辈先烈在这里留下光辉战斗足迹,缔造形成的“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伟大浙西南革命精神,不断激励和引领着处州儿女奋勇前行、阔步前进。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3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一个红色古镇

  遂昌王村口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入浙江时的师部驻地。粟裕大将在回忆录里曾描述“我们师部和领导中心放在王村口”,他对这块曾经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念念不忘,1984年遵照他生前的遗愿,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被敬撒在王村口的月光山,和众多为革命献身的红军将士朝夕相伴,与这片红色的土地永远融为一体。

  熊熊的革命烈火,给王村口烙下了深深的红色印记。作为浙江省首个红色为主题的旅游风情小镇、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镇、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打造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培训研学和红色旅游目的地,在“1935文旅街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宏济桥、挺进师师部旧址、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地,通过全景式、沉浸式、互动式的红色教育体验,近三年来,不到1万人口的王村口镇已经吸引并接待长三角、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各类培训、研学和游客40万人次。

  第二个故事:一场关键战役

  庆元县百山祖镇斋郎村海拔1250米,是浙江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1935年4月,刘英、粟裕率领的挺进师500余人与敌军展开了激烈鏖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被称为“挺进浙闽边后的关键一仗”,打开了开辟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通道。

  如今,斋郎人充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与生态优势,深度融入百山祖国家公园核心区保护和建设,以建设斋郎军旅小镇为重大发展平台,促进红色资源价值转换,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打造“红色斋郎”“百山祖1856”等品牌,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万元,达到全县平均水平,超出全国农民收入平均20%,书写了一曲高山、深山、远山老区人民求是挺进推进“红绿”融合发展的新答卷。

  第三个故事:一个珍藏40年的糖果盒

  在浙西南崇山峻岭的松阳县安岱后村,有一封信和一个糖果盒,村民们珍藏了40年,这是1981年粟裕大将给老区人民寄来的新年问候和礼物。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可以追溯到1935年5月,当地进步群众组织“青帮”首领陈凤生、卢子敬、陈丹山等带领群众“三迎红军”,“青红一句话,永世不分家”,使红军挺进师迅速获得了群众依托,立足浙西南,建立根据地,掀起革命局部高潮。红军同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血肉情深,至今仍然荡气回肠。

  近年来,松阳高腔红色革命题材剧目《箬寮风雷》《红色浙西南》,都生动再现了当年那段风云激荡、鱼水情深的壮烈故事。如今,安岱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缮保护和恢复开放了红军主会场、红军桥、挺进师机关和浙西南特委旧址等20多处红色景点,建起红军商店、红军影院、休闲书吧,20多位村民当上“红色讲解员”,走出了一条革命文化引领、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这三个故事,是“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内涵的生动展现。“忠诚使命”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深刻的内核,昭示了共产党人对使命的无限忠诚和矢志不渝追求真理、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坚定信念。“求是挺进”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突出的特质,彰显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往无前的顽强意志和出奇制胜、变不可能为可能的智慧勇气。“植根人民”是浙西南革命精神最重要的指引,诠释了共产党人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竭力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赤子情怀。

  这三个地方,也是丽水传承红色基因,以“红绿”融合推动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丽水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丽水之干” 注魂赋能立根,打造了“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这一金质名片。具体来说,主要是“三个新”:

  一是丽水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新机遇。2021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鼓励浙西南革命老区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深入总结浙西南革命老区生态保护修复成果经验”,浙西南革命老区首次被纳入国家政策文件范畴。4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5月,国家发改委在丽水召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丽水从全国试点市走向全国示范市。当前,浙江正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也意味着,作为全国12个重点革命老区之一,浙西南革命老区正在努力探索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二是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我们始终牢记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我们“护绿添彩”,坚持不懈推进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构建“天眼 地眼 人眼”的数字化生态监管服务平台,构建科学高效智慧的生态治理体系。高标准创建百山祖国家公园,高品质建设瓯江山水诗路,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7年位居全省第一,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到81.7%,持续走在全国前列。作为华东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丽水不仅拥有全球仅存三株的野生百山祖冷杉,还首次发现了全球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我们“点绿成金”,创新运用跨山统筹、创新引领、问海借力三把“金钥匙”,建设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著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推动实现GDP和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两个较快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637元,增幅连续12年位居全省第一,高出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38%。我们“化绿出新”,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有效激活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 150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重点推进“双招双引”战略性工程,推动“浙西南科创中心”、打造高能级产业战略平台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等现代乡村产业风生水起。

  三是“红色根脉”守护传承探出新路子。我们努力推动红色基因薪火传承。开展全省首个《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地方立法,切实为推进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日前,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我们努力探索“红绿”融合实践。在全国首创编制《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规划》,出台浙西南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和红色旅游发展、红色乡村振兴两个行动计划,发布全国首个红色乡村建设市级地方标准,不断推进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活动的深化转化工作。我们努力建立完善“红绿”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丽水市委作出《关于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决定》,市人大作出《关于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决议》、市政府出台《支持浙西南革命精神弘扬践行的二十条意见》,不断构建并完善系列政策和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聚焦补齐交通、教育、卫生、公共服务等革命老区发展短板,深化山海协作、产业平台共建,精准有力支持推动革命老区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奋斗百年路,迈步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注入忠诚使命之魂,为高质量绿色发展赋予求是挺进之能,为“丽水之干”立定植根人民之根,奋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邬红波:

  谢谢任部长的介绍,下面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香港商报

刚才介绍中提到了丽水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来激活绿水青山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请问具体如何来推进?谢谢。

任淑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从2018年以来,三年来,丽水致力从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机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这样三个层面努力探索实践,力求可量化、可增值、可变现,并且可复制推广。具体地来说:

  一是建立核算机制和评估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可量化。我们以GEP,也就是生态系统的生产总值核算为切入点,出台了全国首个地级市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建立了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以及市县乡村四级的GEP核算体系,我们景宁的大均乡和遂昌的大田村都成为了全国首个的乡级、村级GEP核算单位,实现了“绿水青山”价值的可量化。

  二是健全实现机制和工作体系,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交易。我们组建全国首家“两山公司”,培育发展“两山银行”等市场主体,搭建生态产品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生态产品市场化的定价机制,并且探索像排污权、碳汇权等生态资源权益的交易,创新推出了“生态贷”“两山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对生态产品总值的收益权、林权等生态产权进行价值量化并且金融“变现”。目前我们全市已经培育发展“两山公司”174家,累计完成各类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达到了5200多宗。

  三是创新实践路径,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通道。我们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品牌化地打造生态产品,集成培育了像“丽水山耕”生态优质农产品、“丽水山居”乡村民宿,“丽水山景”乡村旅游,“丽水山泉”高端饮用水的“山”字系公共品牌,带动全域生态产品实现整体的溢价。

  有句话叫人不负青山,青山也一定不负人,丽水从全国试点走向全国示范,走出了一条“护绿固本”到“点绿成金”的“两山”转化的“丽水之干”新路子,谢谢。

天目新闻

我们都非常关心革命老区的发展变化,请问遂昌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的代表,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是怎么样的?谢谢。

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4)

张壮雄:

  谢谢天目新闻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些年来,我们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高扬“丽水之干”的奋斗旗帜,全面地推动县域“一城五区”发展战略布局,可以说老区正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态势。

  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正变“跟跑”为“领跑”,遂昌这些年来一直秉持着“三个争先”的理念,大力开展“双招双引”,优先发展生态工业和数字经济,又创新性地以市场化导向发展建设“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培育山区发展新动能,去年我们还成为了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这里我可以向大家报告一下我们的一些发展指标:近三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山区26个县的考核,我们从第21位现在冲入了第一梯队,全市今年一季度的51项主要经济指标,我们有31项排位进入了全市前3,其中有13项排在全市的首位。一季度我们的整个GDP增幅是23.1%,从2019年的全市倒数第2上升到了全市第1,并且在全省26个山区县里边也排在第1位,生态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这些指标都在全市第1位。

  从生态价值的角度来看,正变“潜绩”为“显绩”。大家都了解,遂昌的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一直在全省的前列,那是革命老区作出的一个很大的贡献,老区以牺牲发展为代价,守护好了这一方山山水水,遂昌现在PM2.5的浓度均值大部分区域稳定在15-16微克/立方米的水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83.59%,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8万亩扩大到了19万亩。潜藏在山水间的巨大的生态产品价值,这些年来随着国家试点地全面推进,正得到越来越快的、质量越来越高的释放和实现。仙侠湖流域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成为了全国36个试点项目之一。刚才任部长也讲到,我们完成了全国首例村一级GEP和GDP的双核算,去年遂昌的旅游收入增长到了127亿元,丽水山耕销售额突破11.6亿,连续2年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从理想城镇的角度来看,正变“梦想”为“现实”。我们这两年大力地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围绕“人”这个核心,未来社区正像雨后春笋一般拔节生长,遂昌老城区“老破小”的形象也在这几年的有机更新当中渐行渐远,旧貌换新颜,“大搬快聚”工程,“一户多宅”的整治,我们走在全省的前列。短短2年时间,新一轮的“大搬快聚”工程已经签约搬迁的群众,特别是远山区、高山区的,已经达到了22000多人。可以说新型城镇化这个红利在遂昌也是得到了很好的显现。遂昌这座山区的小城也正越来越成为一座近悦远来的山水城市。

  从美好生活角度看,正变“愿景”为“实景”。大家肯定很关心革命老区现在老百姓的钱袋子,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十三五”期间,遂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4%,到期末已经达到了22264元。在教育方面,我们在义务教育段教学质量连续多年排在全市前列,其中育才中学连续9年排在全市第1位。在医疗方面,与浙二医院、邵逸夫医院这样的大医院合作,现在老区的百姓可以跟杭州一样,不出家门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2020年群众安全感综合满意率排在了全省的第1位,我们完全可以说,现在革命老区人民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以及尊荣感是前所未有的好。谢谢。

科技金融时报

刚才提到遂昌正在推进“天工之城—数字绿谷”建设,能再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具体情况吗?谢谢。

张壮雄:

  在座的记者朋友有的到过遂昌,有的记者朋友没有到过,无论来过的、没有来过的,遂昌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城市。但是之前留给大家有辨识度的,我想一个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还有一个恐怕是大家熟知的遂昌金矿。遂昌在唐代开始挖掘金矿,那么进入到数字化、生态化时代之后,很显然,数字经济是我们需要去挖掘的最大的一座宝藏。

  之前说遂昌这样的山区远离中心城市,山高路远,但是我们这些年来从来不以此作为放弃加快发展的一个借口,自觉地定位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体世界,我们现在同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数字化时代、平行世界,同发达地区也就只隔了一扇玻璃窗。去年10月21日,省委袁家军书记到遂昌考察调研,给我们提出了“加快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成为山区人民的美好家园,全省人民的向往之地”指示,这是对山区县一个更高的要求,也是我们更大的一个责任。如何来推动山区县的跨越式发展,寻找到新的赛道?一方面,我们既要稳定生态农业、生态文旅、生态工业这样的基本盘,同时在数字化时代,革命老区也不能缺席,要去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包括数字文旅、数字体育、生态防护、智慧医疗等等这些数字化的场景,我们需要加快推动数字化下沉和数字生态产业体系的构建。由此,我们开始探索数字经济的发展。

  “天工之城—数字绿谷”的建设是从0到1的跨越,是丽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布局未来产业的实验性举措,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正在进行探索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可以分享一组数据给大家:20家头部型企业的签约,包括网易、阿里云、中电海康、字节跳动、晶盛机电、千寻位置等等。34个项目实施,包括晶盛星河软件、HOLOVIS数字文创中心、EPIC智慧微城、水上运动中心、温泉养生岛等等。新增市场主体485家,其中210多家是数字类的企业。76亿社会资本合同投资额,其中14亿已经落地。我们可以非常有信心地告诉大家,今年全年有望实现“天工之城—数字绿谷”民间投资项目落地30个亿以上,实现数字经济产值5亿,税收5千万以上。

中国新闻社

在浙江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下,丽水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的所在地,基础条件如何?有哪些优势?谢谢。

任淑女: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浙西南革命老区人民共同富裕的关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革命老区振兴工作,今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支持革命老区在新发展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让革命老区人民逐步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山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着力加快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通过扶持政策、财政支持、山海协作等推动山区县、老区县的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让浙西南革命老区百姓倍感振奋。刚刚我们壮雄书记也如数家珍,做了非常好的用数字说话和分享。

  多年来,丽水始终牢记书记的重要嘱托,一方面,致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不断打开“两山”的转化通道。全面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为战略优势和发展优势。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协同推进。我们还是说农民收入吧,丽水的农民收入连续12年增幅在全省第一,从绝对值来说,在2006年我们丽水的农民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低了200块;到了2020年,我们已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500多块。同时,我们再聚焦两个短板,一个短板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收入,第二个是农村家庭年均收入低收入人群,我们去年也已经实现了集体经济薄弱村年总收入10万元,并且其中要有5万元是经营性收入,和农村家庭年均人收入8000元以下的现象“双清零”。

  第二个方面,致力推动群众的精神富足。作为浙西南革命老区,丽水现存革命遗址429处,我们全域9个县市区,其中的5个县入选了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的名单,这两个数据从数量上都居全省第1位。我们充分发挥浙西南革命精神和红色资源价值转化优势,努力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和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深度融合生态文化、畲族文化,因为我们拥有整个华东地区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全国的唯一一个畲族自治县,在我们的景宁。还有我们是著名的侨乡,有40多万华侨分布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而且95%以上是分布在欧美。华侨文化、摄影文化,以及我们汤显祖文化等丽水最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不断完善老区人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公共文化资源的普惠共享,以高质量文化丽水建设为全省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添彩助力。我们也将全力以赴、求是挺进推动老区人民过上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的美好生活,我就说这些,谢谢。

浙江经视

刚刚任部长介绍了丽水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上面的相关情况,想请问一下,遂昌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同步推进?谢谢。

张壮雄:

  好,谢谢经视记者的提问。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正在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把省委全会的精神传达到遂昌的方方面面,同时,下一步将根据市委对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部署,进行很好的承接和落地。遂昌也在加快思考,作为革命老区如何与全省相同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这方面我们需要丰富拓展和寻找更优的路径。我们想:

  • 第一,要走好数字化发展之路。坚持数字化改革作为统领,加快“152”体系的构建,尽快地推动数字服务、数字下沉、数字决策、数字政府等场景和工作体系的构建。同时,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加快对传统农业、传统工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为革命老区注入共同富裕的创新动能。
  • 第二,要走好生态化发展之路。在这方面我们会更加自觉地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像守护“红色根脉”一样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同时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进而来接续和实现乡村振兴。
  • 第三,要走好城镇化发展之路。遂昌的新型城镇化不同于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我们需要加快把高山区、远山区应搬尽搬的群众往城镇来聚集,同时,也要更好地吸引新农人、城创客到遂昌来创业创新,把流动的阶梯架设起来,从而构建橄榄型社会结构。
  • 第四,要走好一体化发展之路。这方面既需要借势,同时也需要借力,要以我们现在提出的“万物开源”理念,进一步打开山门、打开心门、打开脑门,全面更快地融入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当中去。尤其是随着明年衢丽城际铁路的建设,更好地去谋求“杭遂同城”,融入到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
  • 第五,要走好均等化发展之路。也就是说在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个也是这次省委全会重要精神之一。通过上级、通过外部力量的支持赋能,同时更好地激活老区自己的潜能,进一步高扬“丽水之干”的奋斗旗帜,努力使遂昌成为山区人民的美好家园、全省人民的向往之地。谢谢。

当前各镇意识形态工作重点(解读浙西南革命精神)(5)

邬红波:

  谢谢张书记。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任部长,谢谢张书记,也谢谢各位记者,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