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游戏呢(如何把学习设计成一款游戏)

新学期已然到来,是时候重新制定新计划(立FLAG)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主动完成作业、不拖拉的合格学生,却总是被气得想揍人解气,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游戏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游戏呢(如何把学习设计成一款游戏)

怎样才能设计一个游戏呢

新学期已然到来,是时候重新制定新计划(立FLAG)的时候。每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主动完成作业、不拖拉的合格学生,却总是被气得想揍人解气。

既然如此,不如向手机游戏取取经,看看他们用什么办法让玩家坚持每日上线、保持活跃。

玩家密集的手机游戏大都有以下几个特征:

1、任务简单。任务只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就能完成,难度低,不费神。

2、奖励透明、及时。做任务前知道奖励内容,做完马上获得奖励。

3、只奖励不惩罚。达成目标可获得奖励,未达成不惩罚。

4、不强制。玩家可以自行选择上线、做任务,不玩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为什么游戏玩家愿意每天兢兢业业、乐此不疲地沉浸在虚拟游戏世界里?以上就是答案:简单、易行、可控,还有奖励。了解了游戏设计的底层逻辑,家长们完全可以把这套模式迁移到孩子学业的培养中。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策划这款名为“学习”的游戏吧。

把学习设计成一款游戏

简单 易行 可控

日常任务系统

(大部分手游,无论卡牌游戏、RPG游戏还是竞技类游戏都有日常任务,这类任务一般较为简单,不耗时间,但奖励不少,意在培养玩家每日上线的习惯。)

作业显然就是孩子的日常任务。除了作业,我们还可以把什么放进日常任务里呢?

孩子的日常任务大致包含以下四类:每日作业、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家务劳动。

每日作业

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当然要包含在任务里,除了语数英主科作业,他们可能还会有副科作业、手抄报、画画等等。

一科即为一项任务(一科最多积1分)。比如当天语文有三项作业:抄写、阅读、背诵,只当做一个任务;英语只有一项读单词的作业,也算作一个任务。这样便于计算每日积分,也免去和孩子咬文嚼字的麻烦。为了防止孩子拖拉,我们可以设定晚上9点为任务截止时间,超时没完成的任务没有积分。

虽然作业是孩子独立完成,但是否完成作业要由家长审核,孩子为了得到积分故意乱做或者简单应付,不能算完成作业。我们也可以参照课堂标准要求孩子:作业字迹工整,数学计算数位对齐等。

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和我们抱怨过孩子自己不记作业、不削笔、不收拾书包……这种属于学生分内事的学习习惯都可以放进日常任务中。

①记作业

家长可能会纳闷:记作业这么简单,为什么要单独当做一个任务?因为孩子自己记作业,家长能省很多事、少发很多火。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记作业的习惯,家长会因此增添许多麻烦事。

万一家长漏看一项作业导致孩子没做而被老师批评,孩子回家铁定发脾气:“都怪你没告诉我作业,害我被老师骂。”听这话谁不生气?家长顿时火冒三丈:“写作业是你的任务还是我的任务?你自己不记作业还怪我?”所以,记作业一定要单独成为一个任务。如果孩子没记作业,不仅这1个积分得不到,完成作业的积分也得不到。

②整理书包(包括准备文具)

整理书包包括根据第二天的课表带书、带材料、削铅笔、带尺子、橡皮等。有些学生天生与文具不合:一盒橡皮不到一学期就用(扔)完了,买了尺子也不带,笔三天两头就坏……

把这一项列为任务后,以上所有事情就全都不用家长代劳,只需要最后检查就行。新买的文具用两天就没了怎么办?让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咯,花自己的钱他们就会心疼。

③课后复习

小学阶段的课后复习不需要太难。语言类科目(语文、英语)只需要读课文(没学的也可读)、听写生字词,数学做计算题。时长建议不超过20分钟,家长自己把握。

④看书

积累阅读量对小中学习非常重要。每天20-30分钟,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如果怕孩子只是单纯耗时间没有认真看书,可以让孩子讲讲书上写了什么内容。

上述两大类日常任务是孩子每天都会碰到的任务,如果全部完成可以额外获得3个积分,他们会更有动力。

兴趣爱好

如果孩子上兴趣班需要训练,也可以放进日常任务,比如画画、乐器、练球等。完成一项获得1个积分。

家务劳动

如果想要鼓励孩子做家务劳动,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洗碗或叠衣服可以累积1个积分。

日常任务的分类大致如此,只要把握任务简单、有延续性、不强制的中心思想,家长们可以根据各自具体情况调整。

积分的意义在于与奖励挂钩,下一篇,我们再仔细介绍任务的奖励机制。

注:

想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家长就得学着控制自己,切忌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

想要孩子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首先得要家长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


种一棵云杉

头条、微博、知乎、公众号

有问题的话

欢迎留言咨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