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还记得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吗?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

没错了,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但你知道吗,两座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也有着这么一个“引力方程”,与城市的GDP、城市间的距离密切相关。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2)

日前,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复旦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军发布了《从人员流量看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报告,借助联通基站大数据,他和团队观察长三角41个城市的人员流量与流向,判断地区行政边界对人员流动的影响,以及长三角城市群的结构特征。一起随新民晚报记者,与张军教授聊聊这个新时代的“引力方程”。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3)

张军教授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4)

Q

新民晚报:通过大数据,课题组观察到长三角城市间的人员流动有哪些特征?

张军: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在进行这个研究项目之前,我们直觉认为,在长三角地区,行政区划对区域要素自由流动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障碍。但我们用大数据去看,发现实际上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5)

我们获取了沪苏浙皖共41个城市,在2020年9月1日至30日期间的人员流量数据、2018年各大城市的GDP和常住人口数据以及各城市之间的距离数据。其中,人员流量数据由联通公司的基站定位系统获取,基站定位系统,可以识别出每个联通用户每天的位置变化信息,因此,能比较典型地反映出,长三角41个地级市之间人员短期流动的情况。鉴于联通公司在通讯市场所占份额约为五分之一,我们将原有数据乘以五,估计出了长三角城市之间总的人员流量。

这里的人员流动数据代表的是短期的人员流动而非长期的人口迁移,其主要由商业往来,工作日常通勤以及短期旅行构成。各城市之间的距离主要采用百度地图规划出的各城市市政府之间最短驾车行驶距离。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6)

长三角各城市间的人员流量指数及排名情况

在经过标准化处理后,我们发现,各个城市在流入、流出的指标上差别非常大。

从流入量的角度来看,苏州、上海、无锡、杭州、南京、嘉兴、常州、镇江、合肥和泰州位列前十,其中苏州和上海的人员流入量远高于其他城市。浙江省南部城市和安徽省大部分城市的人员流入量较小,如黄山、舟山、铜陵、丽水、衢州、淮南、淮北和温州等城市。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7)

标准化后的各城市人员流入量与流出量

我们计算了各城市人员净流出量与各城市人员总流量比值的状况,其中负值代表是净流入,而正值代表是净流出。

净流入或者净流出的量代表了城市人员流动不平衡的程度。从城市分布来看,净流入城市主要是安徽省和浙江省的大部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城市,而净流出的城市主要是江苏省和浙江省中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安徽省中邻接江苏省的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8)

浙江杭州

这说明长三角地区城市之间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人员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的量大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流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量。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9)

各城市人员净流出量与各城市总流量比值

因此,我们总结出了一个特征:在长三角,人员净流入、净流出量的排名,可以用来衡量经济指标。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0)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1)

Q

新民晚报:您提到了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存在“溢出效应”,但观察人员流向特征,长三角地区间是否也存在“边界效应”?

张军:如果把41个地级市并归到省级单位,从省级层面上来看,可以看出江苏省内各地在人员流量上是非常突出的,上海和安徽的人员流量水平差不多,浙江相对而言少一些。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2)

长三角各城市间的人员流量指数及排名情况

我们课题组发现,即便距离相同的两个城市,一旦跨省,那么它的人员流量就会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即便长三角地区已经高度一体化,省域的行政区划对人员流动仍旧存在比较大的影响。

在三省一市的人员流动中,浙江基本形成了一个自循环的模式,也就是说,人员都在省内流动。浙江山多地少,俗称“七山二水一分地”,其中和上海接壤的浙北地区是平原地貌,受到耕地红线影响,浙江省内大量的生产性经济活动是不会放到平原上的。也因为这个原因,浙江的经济中心远离上海,在长三角中的人员流动活跃度并不高,导致其出现相对内循环的情况。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3)

浙江宁波

从这一点来看,上海、江苏的情况和浙江完全不同,在这方面体现了高度的长三角一体化。近年来,苏锡常跟上海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受到行政区划的影响越来越弱。未来10年,我相信苏南地区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和上海加强联动。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4)

江苏无锡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告诉我们,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引力方程如今被运用在国际贸易理论当中——两个国家间的贸易流量,与两个国家的距离成反比,与两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正比。

引申开来,我们同样可以定义人员流动的引力方程。我们课题组做了一个引力方程:两座城市之间的人员流量,与两座城市的GDP总量成正比,但是和城市间的距离成反比。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5)

城市间存在虹吸效应和溢出效应,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这两个效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三省一市的发展起到影响。

我们团队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发现,长三角范围内的城市,相同距离的情况下,省内城市的人员流量,大概是省际城市人员流量的2.4倍,这就契合了前面城市GDP和距离之间关系的假说。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6)

相同距离范围内省内和省际城市间平均人员流量的比较

如今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活动、人员流动与国内很多地区相比,已经非常密集,但依然存在行政区划对人员短期流动的影响,这个力量是无形的,但是可以通过数据来识别行政壁垒的存在。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7)

Q

新民晚报:结合人员流动的大数据,您对于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有哪些建议?

张军:根据手机数据生成的图像来看,我们团队发现了几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江苏苏南地区和上海属于一个城市群;江苏苏北地区和安徽的部分地级市属于一个城市群;浙江相对独立,省内的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群。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8)

社区网络检测聚类

我们预测,未来安徽城市的经济整合方向,应该是和邻近的江苏省内城市慢慢融合,其中安徽合肥处于节点位置,将扮演重要角色。

从数据上看,浙江城市群目前没有直接显现出和长三角其他地区的联动。但作为浙江接壤上海的桥头堡,近年来嘉兴发展得很快,也吃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红利。嘉兴的嘉善有一个小区,商品房建在浙江地界,但位于马路对面的售楼处,却处在上海地界。因此,售楼处的电话区号并非0573,而是021。这其实也能反映出沪嘉同城的步伐,已经越来越快。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未来,浙江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来更好地规划杭嘉湖平原对接上海,从而大幅度提高长三角的交流密度。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万有引力常量(这位复旦教授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19)

浙江嘉兴嘉善

浙江范围内,杭州是最突出的节点城市,省内其他城市的人员流动基本围绕杭州展开,并没有与以上海、苏南为中心的城市群很好地衔接起来。

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 以重点城市为中心构建都市圈,加强都市圈边缘城市联系促进多个都市圈融合发展;

● 建设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 建立跨区域协调机制,打破行政边界分割;

● 加强城市群间协同创新,提升城市群产业分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