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

安定思公主是被母亲武则天为争坐皇后之位而掐死的,因为这在《资治通鉴》和《新唐书》中都有绘声绘色,就像亲眼见了似的详细记载。

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1)

据以上两书记载,在武则天争夺皇后皇帝李治把她视为掌上明珠,在公主刚满月之时,王皇后去看她,并逗着她玩儿,王皇后走了之后,武则天趁没人亲手将女儿掐死,盖在被子下面,恰巧这个时候,皇帝李治来看女儿,武则天假装什么事也没有发生,高兴的掀开被子,遂发现女儿已死,大哭起来,这时李治也慌了,找来武则天宫中的侍从询问,得知王皇后刚才来过,于是武则天大哭着数落王皇后的不是,李治亦认定女儿乃皇后所杀,于是坚定了她废王立武的决心。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武则天作为一个母亲,面对自己的亲生女儿,而且是一个非常可爱,还在襁褓之中的女儿,她能下得了毒手吗?我认为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是史书中那绘声绘色的记载出了问题?对此我虽不敢直接否定正史中的记载,但不妨质疑一下。

我们试想,如果武则天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亲手杀了自己女儿,如此丧尽天良的事她自己是不可能说出去的,那么事情怎么就会被后世修史之人知道的呢?并且他们还描述的绘声绘色,像亲眼所见似的?这里我们或许可以做出这样的解释:武则天篡唐自立,在其以后很长时间,都被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加上武则天晚年,崇信佞臣,听信谗言,糊里糊涂杀害了很多无辜之人,其中不乏她自己的亲人。

鉴于此,就有一些对武则天不满之人,把安定公主之死强加在武则天身上,并添油加醋,以此诋毁武则天,而谣言一起,很快传遍四方,俗话说“谎话说了一千遍,便是真理”,后世史学家见大家都这么说,也由不得自己不信,遂写入书中。

以上纯属个人站在“人性”,或者说是“母性”的角度上作出的一些猜测,目的只想说,作为母亲的武则天亲手杀死女儿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公元654年农历闰五月初三的那个晚上,一场暴雨来临,瞬间积累的巨大地表径流,形成一场山洪,《旧唐书》记载:“闰五月丁丑夜,大雨,水涨暴溢”,山洪冲垮了九成宫的玄武门,皇家警卫部队的战士们惊惶失措,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都变成了“跑跑”,扔下领导,自己先走。山洪暴发,方显武则天、薛仁贵的职场生涯而言,都有不同凡响的意义。对武则天而言,如果没有薛仁贵的预警,她百分之百会被山洪冲走,因为此次山洪冲走了皇家卫士和当地居民三千多人,如果这样,她的职场生涯就到此为止,从此,王皇后仍是皇后,萧淑妃仍是贵妃,武媚娘的名字将不会出现在史册上,最多也就出现在唐代历史皇家成员事故名单上。

然而,武媚娘幸存下来了,能生存就有机会,机会永远是留给活人的,就在这一年,武媚娘弄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污蔑为王皇后所为,在内宫斗争上给了王皇后最致命的一击。然后,就在山洪事件第二年,武媚娘坐上了皇后的宝座,位置永远都是留给活人的。逃过了偶然的山洪,武媚娘走向了必然的辉煌。

对于薛仁贵而言,因为及时预警的功劳,他终于有了被新领导人重点会见的机会,李治留下了一句感激的话:“薛大哥,幸亏你嗓门大,我们才没变成水里的鱼,忠臣啦!(赖得卿呼,方免沦溺,始知有忠臣也)”。从此,李治给了薛仁贵很珍贵的发展机会。第一次的大单业务就是三年之后,刻意提拔薛仁贵为远征军副总司令,让他跟着总司令程名振做业务,这是稳步提拔和栽培的一步;接下来,放手让薛仁贵做,从此,独立指挥作战,征服九姓突厥,三箭定天山,乃至成为东部远征军陆军总司令,带兵开进辽东国都,终于,大唐帝国军界的新星就这么成长起来了。

这就是公元654年农历闰五月初三那晚的暴雨,它成全了薛仁贵,而那夜的暴雨预警,保全了武则天。历史和命运,必然乎,偶然乎?

如意娘

【原文】

看朱成碧思纷纷,

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长下泪,

开箱验取石榴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

思念后果,身体憔悴,精神恍惚。

如果你不相信我近来因思念你而流泪。

那就开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泪痕吧。

注释

⑴看朱成碧:朱,红色;碧,青绿色。看朱成碧,把红色看成绿色。

⑵思纷纷:思绪纷乱。

⑶憔悴:瘦弱,面色不好看。

⑷比来:近来

⑸石榴裙:典故出自梁元帝《乌栖曲》。“芙蓉为带石榴裙”。本意是指红色裙子,转意指女性美妙的风情,因此才有了“拜倒在石榴裙下”一说。

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2)

【作品鉴赏】

《如意娘》“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

《如意娘》一诗极写相思愁苦之感,短短四句,传达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情绪。

首句“看朱成碧思纷纷”赋比兴兼具,有多重含意。一来明写抒情主人公相思过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中竟将红色看成绿色。梁王僧孺诗“谁知心眼乱,看朱忽成碧”为此句所本。正是心乱眼花使这位痴情女子五色不辨。二来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见花红褪尽,枝头只剩下绿叶。三来借喻自己只身独处,花红叶绿不能相扶;又喻自己红颜薄命,由昔日欢聚的幸福坠入今日冰冷的相思之苦。“朱”、“碧”两种反差极大的颜色,构成了强烈的感情的冷暖对照。眼前和一片寒冷碧绿触目伤怀,引起思虑万千。

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3)

《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憔悴支离为忆君”一句直抒胸臆。从外表写入内心,尽言思妇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这两行诗辗转写的是凄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绪的流向较为单一。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打破一二句的和弦,以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再现诗的主题:“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执著、决然、不掩饰、不造作的独特形象跃然纸上。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它丰富了诗歌的情绪构成。“不信”句诉说着“断肠”的相思,也隐含着相思的无可奈何,相思的难以喻说。《如意娘》写得曲折有致,较好地融合南北朝乐府风格于一体。

【名家点评】

钟惺《名媛诗归》卷九评曰:“看朱成碧”四字本奇, 然尤觉患。 “思纷纷”三字,愦乱颠倒得无可奈何。”“老狐媚甚,不媚不恶。”

谢棒 《四溟诗话》说:“ 凡起句当如曝竹, 骤响易彻” ,“ 结句当如撞钟, 清音有余”。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4)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武媚” ,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期间,改名为“曌”。 武则天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

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 唐玄宗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打死的三个子女(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安定思公主了吗)(5)

中文名

武曌

别 名

武则天、武媚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公元624年2月17日

逝世日期

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 业

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 仰

佛教

主要成就

废唐,改国号为周

主要成就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代表作品

《臣轨》《如意娘》

籍 贯

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

谥 号

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 号

证圣 圣历 神功 久视 神功 神龙

在位时间

690年―705年

享 年

82岁

陵 寝

乾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