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2)

科幻小说《沙丘》里,保罗·厄崔迪(Paul Arteide)为了守护人民,踏上了星际旅行,举家前往宇宙中危机四伏的厄拉科斯(Arrakis)。在维伦纽瓦版本的电影里,场景从保罗家乡卡拉丹(Caladan)微微泛起蓝色的温润空气,转向了无法看到尽头的昏黄荒漠。这里极度高温的气候常掀起风浪,裹挟密密的干燥沙粒卷向空中,周而复始地在巨大的沙丘上滚落堆叠,遮天蔽日。

尽管是来自1965年的未来想象,我们却仍有共鸣线索可寻:沙丘默认星球之间多样的自然生态,想象着穿越星际的旅行路线,也借以不断更换的服饰,帮助主角恰当适应周遭环境的骤然改变。

而2023年的今天,擅长以科幻叙事为主题的设计师周翔宇,也正在规划另一场星际旅行的发生。当然,他的版本并不像沙丘那样沉重:如周翔宇所述,这将是一场“更加浪漫的未来主义旅行”。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3)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4)

在4000光年之外的蛇夫座,人类科学家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钻石正在围绕着名为PSR J1719-1438的脉冲星高速运转。那颗钻石是地球五倍大小的行星,也是XANDER ZHOU本季跨宇宙之旅的目的地之一。在那里,我们或许能找寻到用于电子设备制造的理想晶体。

以上这段话,节选自Xander Zhou SS13新闻稿的开头。比起新闻稿,它听上去更像是一部科幻电影刚开场的前情提要;但这一切,并非是凭空想象。

这颗毫秒脉冲星,是一颗在宇宙中真实存在的星球。它的质量是太阳的1.4倍,两极发射的电磁辐射束之强,足以在数十亿光年外被探测到。而它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是源于一颗绕其运动,成分与钻石极其相似的小型伴星。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5)

“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平时非常关注自然科学,也经常会看一些当下的科技文献。”周翔宇说,“我在整个品牌系列里使用的逻辑和基础世界观,一直以来也构建于此,包括科技、AI、社会的更新迭代。”这颗璀璨的小伴星,或者说是自然宇宙中能够存在的最大的钻石,汇聚人类好奇心的存在之一——就这样被他选中,成为想象的起点,和这场星际旅行的终点。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6)

雪峰、沙丘、红岩、黑沼泽,来自Supernatural, Extraterrestrial & Co. 超自然能力公司的星际旅行者在宇宙的美丽荒野中跋涉。他们曾因孤独停下步履,但未知浪漫而深邃,召唤他们继续前行。他们相信,⻜尘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

绯红的大地升腾尘土,山峦峭壁被染成一致的红色,在风沙间被削出岩层薄片;光线明亮的时候,被宽阔帽檐遮挡面部的人在巨大的岩石与蓝天下站立;顶峰积雪的远山笼罩在云雾中,黑沼泽内密密长满深红的苔藓与尖锐的仙人掌,一路延伸到如镜的水边,有人低头望向水中自己。

刚才我们描述的场景,是Xander Zhou SS23呈现的长图画面。熟悉周翔宇风格的人,会在翻开图片的时候敏锐感知本季与过往氛围的不同:并不常见,但源自自然的元素在这一季大量出现,组织成为未知星球的多样地貌。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7)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8)

这份自然元素的结合强调,在为整体风格增添了浪漫和奇幻的同时,并没有削弱科幻与未来感。“在最开始,我就很想用自然里真实存在的景象完成这个设定。”周翔宇说。“所以我故意把这个系列放在了一个更加虚拟,但也非常真实的环境当中。你会觉得它无限接近自然,但又会觉得它好像离你肉眼看到的自然,有点遥远。”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9)

在继续踏上漫长旅途之前,不妨在星际度假村享受几日悠闲时光......这是一座跨足过去与未来的星际度假村。

我们将目光转向服装本身,本季依然是一次继2018年开启的Xander Zhou超自然能力公司(SECO)的主题延续。历经4年,当超自然能力公司的成员设定已然完备,节点也恰好与疫情后重获出行机会的渴望重叠,踏上跨宇宙之旅的主题,自然也就顺理成章。这份周翔宇想展现的“浪漫”,也就有了更为可感的温度。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0)

我们此刻看到的星际旅行者,身在不同的场景,以不同的面貌示人,仿佛在多种地貌间穿行,也犹如变色龙般迅速更换着适应力更强的特制装扮。

在整体大片和本季单品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Xander Zhou的标志性元素痕迹。例如投射东方超现实主义的经典龙图腾,被精密切割或贴身标记的圆形穴位,仿生化的印花针织,设计师极为拿手的工装制服利落剪裁,以及曾在过往系列中出现的马赛克设定,成为像素化现实的基因条形码,幻化为X光片般的扎染印花,都被沿用并升级呈现。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1)

同时,这一季的单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度假套装、涵盖舒适可感的睡衣廓形、巨大垂坠的部落斗篷、还有贴身穿着的柔软背心套装。被宽阔的拉菲草编织帽帽檐遮住面容的仿生人侧躺在镜面的地上,或穿上一身浅蓝色睡袍,拿上大张沙滩巾,随意踩双拖鞋,就好像刚刚在度假村做完SPA,现在准备去海滩晒会儿太阳。卡其、天蓝、淡黄、纯白......纯净而轻快的配色,自然融入星际地貌与天空,也让这份松弛增添一分自然的舒展。

就像新闻稿里写:“别焦虑,放轻松(Keep it cool and relax)”,大概就是他为这座星际度假村设定的品牌精神。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2)

凝视水晶球,向镜面端口靠近,我们便能窥⻅揭示过去并预示未来的幻影。倘若知晓时空衍变的奥秘,便能洞察未知。

取自中国古老中医文化的针灸穴位概念,曾在Xander Zhou系列里出现过多次。周翔宇选用太空服式样的廓形,以电子纽扣标识穴位位置,呼应经络图,在科幻设定中凝结超现实的东方表达,奇幻色彩就会进一步得以增强。

这一季的底层逻辑同理,但自然元素的加入,再度翻新了这个有趣的概念。“这次我选择的材料是完全不规则的贝壳扣,而不是更科技感的材料。”周翔宇说。“我希望能在这个系列中表达得更加强烈:当宇宙连接起自然,能量的交换与流动就会更强烈地发生。”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3)

贝壳、矿石、晶簇、水晶球......古希腊神话及古典美学的意象,也在本季中屡屡得见。诞生了爱与美神维纳斯的海中贝壳,因看向水中倒影而爱上自己的纳西索斯,以及米开朗基罗创作,体态健美的大卫雕像......正如人类如今也拥有创造美丽的自由,也有迷恋屏幕中倒影的偏执,它们既是古老的神话意象,却也从某种程度上令古今交叠,映射出我们窥探一二的此刻与未来,喃喃念出那道令水晶球混沌转动的“I CAN SEE THE FUTURE”。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4)

这是一场星际奥德赛,一种对未知空间的追寻,一次预⻅未来的探险。

周翔宇曾在过往采访中说,“相较于照片的静止与现场体验的瞬时性,视频是更为完整的叙事方法。”用电影和动态影像的思考方式做系列叙事,对他来说并不是第一次。早在前几年,Xander Zhou就发布过一系列短片和短电影作为主题的视觉延展,多元而先锋的视觉尝试在业内也时常博得喝彩。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5)

或许和时装趋势的流转类似,当静态图片的尝试无限走向动态影像之后,周翔宇再度选择带着电影质感回归“静态大片”,但是以动态视角呈现,以静写动。类似电影分镜或故事版(Storyboard),是以静帧方式讲述影像画面的构成,标注运镜、时长、对白等,是前期剧本与电影成片之间的间奏动作。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6)

“我们一直在探索系列的视觉表达方式,尤其在图片信息化爆炸的当代。”周翔宇说。“例如这季lookbook有它的呈现逻辑;我这一季对图像表达的探索,就希望以连环画、电影分镜式的方式来实现,提供给阅读它的人更充分的自我想象和解读。”无疑,分镜展现的是一部科幻与现代,古典与浪漫相融的电影,让我们观测来自Xander Zhou的超自然能力公司成员,在浩瀚星际中频频穿梭或休憩的旅程,一同试着探索飞尘之外的世界。祝观影愉快。

撰文:yutong

摄影:李茶

编辑:Roman

编排:Alareiks

鸣谢:saltypink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7)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8)

head in the clouds旅拍(Zhou的星际漫游度假指南)(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