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最好的男小生(出身绍兴农家的越剧)

11月1日,86岁的梁永璋走了。从此,喜爱他的观众只能在荧屏上看到他扮演的角色和导演的越剧了。

越剧最好的男小生(出身绍兴农家的越剧)(1)

梁永璋在越剧电影《半篮花生》中饰演晓华爹

与梨园相守一个甲子,梁永璋的身上有两个标签——越剧“男女合演”的第一代男演员和越剧电视导演。无论是演员还是导演,他都做到了极致,终成姚水娟等越剧表演艺术家口中的“男宝贝”。

1936年12月,梁永璋出生在绍兴市新昌县大市聚后梁村的一个农民家中。新昌毗邻越剧发源地嵊州,常年活跃着很多民间剧团,演员们农闲时演出,农忙时回家种地,他小时候就在越剧声中受到熏染渐渐长大。

20世纪50年代,越剧表演艺术家姚水娟带着浙江越剧团的一个演出小分队到大市聚巡演,夜宿后梁村的一所中学里。梁永璋是当地的业余文艺骨干,听说省里来了名角,可兴奋了,一有时间就找名角指导。当时梁永璋正在排演越剧现代戏《两兄弟》,姚水娟观看后,教他们走位、表演。

1956年,浙江越剧团团长到新昌招收越剧男学员,新昌县文化馆通知梁永璋去参加初试,他步行3个多小时赶去初试,馆长通知他,5天后到杭州参加复试。

梁永璋的父亲挑了一担麦子换钱,让儿子拿这钱买车票去杭州参加复试。复试很顺利,10天后,梁永璋就到浙江越剧团报到,成为一名越剧男学员。

“报到当天,我放下铺盖就去练功,一个下午练习搁腿,晚上痛得睡不着觉。学员组长要求我每天跟着他们跑台步,我农村出来的,赤脚惯了,穿上高靴,不会走路了……”梁永璋曾这样回忆自己的演员生涯。

越剧最好的男小生(出身绍兴农家的越剧)(2)

1957年,浙江越剧二团成立,梁永璋成为二团里为数不多的“男宝贝”,工老生,擅唱范派、毕派。

梁永璋饰演的第一个主角是他毛遂自荐的。1959年,浙江越剧二团赶排了一出大戏《斗诗亭》,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该戏一经推出,盛况空前,当时这出戏每天演3场,一演就是1个月。

演到近50场的时候,两位主演累倒了,而门票提前售罄,团长急得团团转。梁永璋毛遂自荐,“让我来演。”

导演不同意,说一个学员怎么能顶一个主角。情急之下团长说,让他试试,他是学员,将来要变成演员的。

当时的梁永璋每天在旁仔细揣摩,早就对剧情和表演非常熟稔,他排了1天就顶上去了。

这出现代越剧戏后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戏曲电影《斗诗亭》,导演定梁永璋当主角,并说,“你的形象就像今天的新农民,放开胆子演就是了”。梁永璋的表演非常成功,成为男女合演戏曲电影的首创。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越剧“男女合演”的第一代男演员,梁永璋扮演了《金沙江畔》中的金万德、《战斗的青春》中的李铁、《半篮花生》中的晓华爹等众多角色,给温婉抒情的越音注入了一份难得的阳刚之美。

晚年,梁永璋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现在唯一关心的就是男女合演,越剧应该两条腿走路,在发展女子越剧的同时,大力发展男女合演。现在浙江男女合演就剩下浙江越剧团了,浙江要建设文化大省,离不开男女合演,这是浙江越剧的光荣传统。

改革开放后,电视兴起。当时浙江越剧二团新排一出小戏《桃子风波》,拍成戏曲电视后,风靡一时。

这给梁永璋一个重要启示:男女合演不仅可以通过舞台,还可以通过电视来增粉,借“视”兴“剧”。

彼时,他已经40多岁了,决定从台前“隐”到幕后,沉下心来,跟传播越剧 “死磕”。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观众口味的变迁,越剧经历了潮起潮落和进退沉浮,给越剧的繁荣带来不小的挑战。

每次回新昌过年,他看到民间剧团在乡间红红火火,村礼堂的电视机一放戏曲电视,男女老少都带着凳子坐在那里观看,他的眼眸里都会迸射出光芒。他坚信,越剧还是有着广袤的市场,前提是求新求变。

“一个演员一辈子演不了几千场戏,现场看戏的能有多少观众?通过电视,越剧就能走进千家万户。”在由演员向电视导演转型的途中,梁永璋逢人就宣传越剧电视剧。

1990年,年过半百的梁永璋调入浙江越剧团影视部任专职导演,蕴藏于内心的热爱非但不见些微衰颓,反而与日俱增,他执导了大量的越剧电视剧。

1995年,梁永璋在绍兴执导越剧电视剧《秋瑾》。当时正在绍兴文理学院求学的徐金超成为剧中的一名群众演员。他回忆说,“梁导很有才华,在拍摄过程中,临时写了一段词,当时我想:他难道还能兼做编剧?当时剧组在沈园、府山、大通学堂等地实景拍摄。在大禹陵拍摄秋瑾被关在监狱里的镜头,已近半夜,摄影师过度劳累晕倒了,但梁导仍带病坚持工作。”

8集戏曲电视剧《秋瑾》播出后,好评如潮,一举斩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六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等众多荣誉。

1999年,梁永璋执导30集戏曲电视剧《红楼梦》,播映后大受欢迎,于2001年再获“五个一工程”奖。

这些年,梁永璋共执导了《九斤姑娘》《秋瑾》《大义夫人》《双玉蝉》《一鸟九命》《红楼梦》等越剧电视剧,让戏曲与电视美美与共,扩大了越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10次摘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他本人获得了全国戏曲电视“十佳导演”、全国“德艺双馨”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浙江卫视的葛临镫于2000年进入当时的戏曲栏目工作,常在机房里碰到梁永璋。她说,从小看着梁导的越剧电视剧长大,梁导的大名在业内如雷贯耳,晚年的他情思未减,初心依旧。

86年日月如梭,于许多人大概是“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但是梁永璋直到去年病倒前,一直活跃在越剧界。

“新昌江水奔腾不息,越剧艺术万古长青”。国家一级导演、越剧史学家钟冶平泣别梁永璋后,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