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1)

以下文字是十多年来去过十多次丽江之后写下的一些心情记录,有些年轻时的矫情和狂傲,有些无病呻吟,有对一个地方的期待和失望,也有真的感悟和成长。或许有生之年还会再去,但毕竟不会再落笔写这里了。让我们一起忘记,那些错过的人和事。

丽江故事本

2010年7月,那时候我还没有博客没有微博没有在网络记载日志的习惯,那一次去丽江,已经是我多年后第二次去了,时隔五年,似乎一切未变,似乎一切都变了。我没想到此次之后,还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去的冲动,我数不清我去了多少次,但每一次都在人生不同的阶段,心态的变化和心境的成长,让我对这座已经被嗤之以鼻的旅游古城,保存着最初的温暖和浪漫。我从未抱怨它被旅游过度开发之后的面目全非,我只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遇见它的样子,也会想起深夜里抵达时院子里的狗吠声和水流声,那是一段抹不去的人生记忆。

五年后心有戚戚然,深夜抵达这座城市,却仍然闻到了熟悉的气味,客栈的狗出来迎接,对峙了许久,才欣然接受了这个熟悉的陌生人。下雨的夜晚,一个人住在花房里。从此几乎每年都到丽江,哪怕经过,也要在这里稍作停留。也许没有人像我这般长情吧,丽江已经是一个大多数旅行者不再屑于去行走的古城,她的商业化已经埋没了她的原有的魅力。也许只有少部分人知道,丽江的清晨和丽江的子夜,是那么清静和美好。怀旧,是渴望安全感的人最大的特征,正如我,会觉得一个熟悉的地方,才能让我感觉心不再漂浮和焦躁。

青石板路,木板房,酒吧,食街……对丽江的每一条街道熟悉得就如自家门前,把每一个院子住遍曾经是我的梦想,后来才发现每一次都会忍不住住回同一个地方。因为那个地方,有回忆和欢笑,有泪水,还有熟悉的气味,就如同家一样。

坐11路公车到束河,在水边听一曲熟悉的歌,低沉的声音伴着吉他,恍若这个世界只停留在这一刻。在丽江的日子,每逢白天,都会到束河去,听歌喝茶,入夜的时候伴随夜色回到大研,或者在束河住一个晚上。第二天回到大研古城,在清晨的雾气里抵达,如同隔了一个世纪再来,然后跟着这个古城一起苏醒。白天几乎都不出门,就守在院子里写字看书遛会狗,夜晚出去溜达吃东西,跟朋友聊天到半夜,或者一个人出去散步,遇到志趣相同的人就站着聊上一会,眉眼之间,心领神会,都是能体会这座喧闹古城背后的美好的共鸣。忽而感叹这个小小的地方,会有陌生的知音,心中坦然。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2)

傍晚的时候在狮子山上吃饭,望着就要沉睡的古城,心里突然有种失落,虽然如此,当幸福在那一刻定格,这一念之间,便可以抛开一切。那些即将要出发去旅行的人,把丽江当作自己的第一站,一点也不俗。丽江,就是我们最初的旅行想要抵达的地方。心之向往,在哪里都有风景。你或许会跟我一样,在大家都劝你不要去丽江的时候,去了,然后一直惦记着。那时候,丽江已经不再是一个目的地,不需要拿着相机拍下她的样子。

每次去云南,我还是会去丽江,经过这里,或者作为驿站停留,我都愿意,在熟悉的地方呆上几天,看看她现在的样子,看看她的变化,然后带着满足离开,偶尔也会埋怨一下她的千苍百孔。旅行,就是要那最初的摸样,带着满满的期待和等待。不嫌弃她的庸俗,接受她的平凡和缺点。

八年束河,有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朋友说:大研是巩俐,束河是章子怡。大研的大气与妩媚,束河的娇小与清秀,两个古镇,遥相呼应,满足了旅行者们不同的口味和心情。束河是一个让你静静享受阳光的地方,这里没有艳遇,只有偶遇。束河的酒吧是一个人去的,而在大研,最好呼朋引伴。大研的水是清的,束河的水却是亮的,汩汩而流,从雪山上下来,流到历史的记忆长河里。

第一次到束河,从大研古城骑车去,经过一个农家小院,把车停稳交了1块钱的保管费,午饭的香味直扑过来,主人家介绍说可以在这里用餐,我们欢喜之极,这正是我们想要的午餐。虽然不是大饭店里做得正宗的色香味俱全,但对于吃惯了城市风味的人来说,却极具诱惑,一碟据说是当地人用来喂猪的野菜,我们也吃个精光并再炒了一碟,鸡豆凉粉也让我们回味无穷,凉粉的量很足,拌着的香料也很特别,比丽江古城的显得更有人情味,不过最好吃的还是在束河老街上一个纳西老阿婆挑担出来卖的油剪的鸡豆凉粉。第二天到束河,我们选中了清泉路的3702餐馆(这家餐馆还在吗?),木结构的房子花团锦簇,坐在二楼的窗口,可以看见周围的灰色的屋顶,肉丝跑蛋这个菜,我们连续点了两份,其实就是肉丝煎蛋,但师傅做的很脆,蛋香飘逸,吃起来一点不腻。吃吃喝喝或许就是在束河生活最主要的一部分。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3)

那时候我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放弃城市里的一切,就来束河买一块地,如果不够钱,我就租一座民宅,然后开一家客栈,如今想起,那也只是旅途中的信口开河罢了。束河是一个安静的地方,所以,如果想在夜晚的时候听到小河流水声音的话,在这里住宿更加实在,再加上束河离玉龙雪山更近,很多客栈早晨推开窗户的时候,便能看见远处的雪山,阳光从窗户透进来,远处的雪山和蓝天相映,窗下是汩汩流淌的从雪山流下来的河水。晚上,从热闹的丽江古城回到束河,经过泥味特别重的菜园,回到那个暂时属于自己的四合院落,时间仿佛回到了少年时代,老树底下摇椅旁边,酝酿着一个扑朔迷离的童话故事。

也许是受《千里走单骑》的影响,痴迷那万人空巷的青龙桥的盛宴,在大研的自游公社租了自行车,出了古城,沿玉龙雪山的方向去,经过宽敞的香格里拉大道,很快便看见束河的标志。在雪山辉映下的自行车队,有点象在瑞士。束河小,基本上不用地图便可以找到你想要找的地方,白天这里会被旅行团占据,在这里停留个把小时,在游人稀少的淡季,花上一天或更长时间,在这小村落里迷失了方向,在茶马古道上寻着马的足迹悠哉地辨认着自己的心灵轨迹,累了,坐在菜园旁边的石头上看村里孩子戏水,看年老的纳西妇女在三眼井旁洗菜洗衣,这不就是我少年时梦想的远方的诗意生活吗?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4)

一直在想,能在束河寂寞地呆着的人们,究竟是怎样看破红尘呢?也许是为了追求更加原始的生活,他们才来到这里,把自己的一段岁月寄存在这里吧。我想再束河留下的号召并没有人响应,大家都笑我:你疯了是不是?难道在束河开店的人都是疯子吗?那些悠闲地坐在角落里看书,旁若无人地抽烟逗小狗玩的人是疯子?大概是吧,疯子才有勇气放下都市生活来到村落里做一个简单的村民,疯子才会一天到晚牵着小狗在古镇里穿梭,疯子才会想到辞职到束河开店。多年以后我发现,当年要再束河坐一个疯子,浪费掉自己一生的想法,有点像小时候梦想灰姑娘穿上水晶鞋,想笑又不敢笑出声来,毕竟当时年纪小。如今束河也是面目全非,但为何想起那时候束河的一幕幕,依然是那么开心。

突然记得一件事来,后来我又一个人去了趟束河,在那里相机失窃了,我请了一位摄影师帮我留影,几年后我却在丽江的一家小店里意外又碰见了这位摄影师,我为此还在新浪开通了博客记录这次失窃事件,后来便开始了改变了一生的当博主的道路。旅行改变了一切。

再见丽江:你来一下子,我等一辈子

仿佛如同一场梦,我们如此短暂地相逢……你永远不知道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带给你什么。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生命里总会邂逅一些地方一些人,挥之不去的记忆,那些仍然为丽江停留的借口变得苍白,只有一句惊心动魄,你来一下子,我等一辈子。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成长的过程很艰苦,我们始终与寂寞相伴,那些伤痕和烙印如此清晰,即便哭着笑,也要走下去。四方街上的石板路早已经磨得光亮润滑,然而脚步却为一寸寸光阴而停驻,丽江,再写上一笔纠缠的思绪,道一声路上珍重,惟愿无事常相见。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5)

飞机飞过雪山,飞过稻田,闭上眼睛,已是万水千山。这是我第八次来丽江。飞机低空飞翔,颠簸在空气里。每一次转身,都是百转千回。有时候执着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为了留下印记,不惜粉身碎骨。其实很多时候,旅行不是你走到哪里,而是你看到什么。这一次旅途,仿佛是一个劫数,从此开始了我一段全新的人生之路。爱过痛过,剩下了记忆。

一杯茶,一首歌,陪伴漫漫长夜,天亮说晚安。丽江并不陌生,但这样的夜晚却是亲切而陌生的。也许你不记得那些觥筹交错的夜晚,却能想起这个寂静的夜里,风吹过窗帘沙沙响,灯笼反射在窗纱上,我们的影子。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6)

狮子山上行人不绝,山顶上的口琴声却丝丝入耳。在山腰里邂逅了一首《大约在冬季》,我从歌手手中接过话筒,这是我第一次在舞台上演唱,一个人,为了台下一双期盼的眼睛。后来,我们说去敦煌过七月的生日,把这位弹吉他的歌手一同请去,就在黄沙漫天的西部笔直的道路上,为我们演奏。后来,在敦煌的沙漠里,我们都忘记了这个约定。

对于很多人来说,丽江仍然是一个梦。必须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人是不求回报的,狮子山上的观景客栈,来了许多只想拍照的人。若为风景停留,为什么不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茶再走?在丽江,每一个窗子都是一个故事,你说,我想象的丽江就是这样子,我说,这不像我心中的丽江。

在我眼里,四方街不是地标,丁丁酸奶店才是。上次来丽江,在水一方客栈,早餐和宵夜,坐在酸奶店里,看人来人往。这一次,面包仍然带着让人无法拒绝的稣香,一口面包一口酸奶,是记忆中的味道。南门忠义市场,这个在高原上的菜市场已经跟一般菜市没有太大区别,然而生活在别处,仍然有一种浪迹江湖的快意,早餐过后,便是逛市场的时间,菜场里,卖腊肉的夫妇每天都在,放置三年的腊肉,最香最有价值,斑驳的肉色,盖着时间的灰尘。

在离束河不远的玉龙县三多庙,一场盛典正准备举行,即便是商业表演,笑容却是真的,曾几何时,纳西族,在我心里,是一个神秘的民族,写满东巴文的镯子上,闪着银白耀眼的光。此时农历二月初八,三朵节,也叫三多节,是纳西族祭祀本民族最大保护神三朵神的盛大节日,大型的祭祀活动,对于为了生活而奔波的老百姓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赚了来看热闹的游客的钱,早春的丽江寒风凛冽,来参加舞蹈表演的姑娘穿上单薄的表演服,站在寒风中哆嗦,我说姑娘拍张照吧,她搓了搓手哈了口气,对着我的镜头专业地笑。来看节日热闹的纳西族老爷爷,戴着五星帽子,抽着烟斗,自豪又帅气。神庙里的东巴音乐演奏,神秘的东巴文化,在音乐的旋律中传递,然而,能理解的人,越来越少。

我又去了趟束河,卖菜归去的大婶背影,咖啡馆里的耳语嬉笑,一只孤独地走到河边喝水的小狗……这些画面一如当年,未曾改变。在束河,到处都能见到没有主人在身边的狗,他们在古城的石板路上懒散行走,当你追着它想要跟他亲近的时候,它又乖乖地回到主人身边,跟你保持距离。期间途径染坊,烈日下的光影,似乎能听到昔日的嬉笑。屋檐上漏下午后的阳光,春天悄悄来临,又在渐渐远逝。在束河河边咖啡馆,一杯红茶一个下午,龙潭的泉水流过屋前屋后,碧波荡漾,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任时光荏苒,唯有这份初心不再改变,惟愿无事常相聚。阳光洒在河面上,“还会再来吗?”“或许是最后一次了。”

拉市海的早春,马帮的生意暗淡,萧条的冬季尚未过去,却留下一份寂静的被搁置的美,运储的身影在渐渐淡去。一首歌,其实就是一段记忆,我们常常被感动,是因为那些流淌的音符里,承载着前尘往事,一滴一滴在心头,化开,变浓。“你是不是不愿意留下来陪我,你是不是春天一过就要走开……”也许,就如这个春天,如虚幻一般的过去,再也不属于我。

大研的天空束河的花

上次去丽江的时候,半夜十二点到的,丽江机场路正在修,我们坐上客栈派来的车子,昏昏欲睡又被颠簸吵醒的感觉现在仍然历历在目。

这次到丽江,还是夜里,还好,不是半夜了,从深圳机场直飞丽江,我的大箱子,因为时间太赶而被禁止托运,结果只能塞在头等舱的行李架上,我暗暗欢喜,至少我的行李坐了回头等舱。下飞机的时候只能最后一个下,因为空姐们要给我的大行李箱“拍照”留念。

去了那么多次丽江,为什么还是选它呢?每次从那回来,都下了决定,这是最后一次来了,每次要订机票的时候,一看到“丽江”,往往又是最冲动的时候,然后安慰自己,好吧,就是找家客栈缓和一下最近的工作情绪而已。结果呢,到了丽江,就真多知识呆在客栈里了,这次又足足在丽江城呆了一个星期,天天无所事事,偶尔去一下束河听听音乐,然后就是拍各种各样的天空,拍各种各样的花儿。

说到丽江的天空,也许这是我爱它的第一个原因。海拔不算太高,但也不低,所以恰得好处,不会因为阳光太刺而觉得天空要压下来,清澈干净,要知道这样的天空对于拍摄者来说是一种多么美妙的馈赠,特别是在白天人头攒动的时候,把镜头对着蓝天,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又上心头。暑假的时候,你无法想象大研古城里有多少人,这里绝对不会比下班的广州地铁气势弱,所以我每天都会早早起来,等旅行团没开始出动的时候,赶紧出去走。傍晚的时候经过古城最旺的地区,几乎透不过气来了,这个时候抬头看看天空,心情又会好起来了。

在丽江,只要不去凑热闹,你还是会痴迷于它的,因为这里曾经是你遥想过的远方的那座城。首先,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据我所知,四方街、新华街、东大街这些都是人最密集的地方,在选客栈的时候,尽可能选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可以先买一张丽江地图来研究一下),我们往往会选一些热闹的地方住下,觉得那样才有人气,但是糟糕的旅途往往就是从订酒店开始的;其次,要选对出行的时机,古城人最多的时候就是白天10点到晚上10点这个时间段,估计现在已经持续到晚上12点了,所以想要找古城人少的时候,就只有大清早这么一小段时间了,想要拍宁静的古城,想要去体验一下古城带来的气息,就只有这几个小时,也许你可以颠倒黑白,半夜出来吧,反正白天的时间正好可以睡觉,有工作的话在小院子里埋头苦干也是很有动力的。其实狮子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一般游客不会到狮子山停留太久,而狮子山上又有很多值得停留的地方,特别是傍晚的时候,坐在上面吃饭看古城全景,真是一个享受,而且几乎没有人。

我还曾想,当大家都对丽江失望的时候,是不是正是它恢复宁静的时候?

去束河住宿的旅客并不是很多,住在束河是个不错的选择。束河跟我十五年前去时很不一样,那时候,束河就是一个不知名的可爱的小村子,如今束河跟那时的丽江有点相似,游客的步伐匆匆,谁也不想为这个已经商业化的古镇停留,。所以,束河对于我这种不喜欢太安静又怕嘈杂的人来说再适合不过,别人的怯步正好成了我停下的理由。这次最大的收获,就是在束河古镇里拍到了很多鲜花,这个时候,正是鲜花盛放的时候,在云南,看到漫山遍野开放的油菜花的时候,你一定会惊讶地叫起来,盛夏的油菜花当然叫人惊喜,在古城里,鲜花也处处带给人惊喜,墙角上,屋檐下,房门前,餐桌上,到处都有鲜花的影子,那些叫不出名字的花儿,让那些在浮躁的古城里漂浮的心安静了许多,束河的小酒馆小饭店,下午的时候也就几个人,只要你不要趁着吃饭的热闹时间去找店子,你绝对可以在一家小店坐一个下午,然后打个瞌睡,看一本小说,写一篇游记……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7)

也许,她终于成了一个过往的故事

我终于不再一想到要休息,就跑到丽江去住客栈了,我终于到了想呆在家里拿保温杯泡枸杞水养生的老干部的年纪。那些风花雪月的远方的梦想,藏在心里,偶尔还会跳出来,但躺在沙发上看一本心仪的小说,抑或台风过境之后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买菜,深呼吸一口,竟然也能感受到生命如此美好来。最后一次去丽江,我与两位好友,住在宛若故里的客栈里,第二天清晨朋友一早来敲我的门,这人竟然一夜未睡,只为守候清晨这一场难得一遇的丽江的雪,我站在院子里,张开手迎接雪花,激动不已,十多年了,丽江来了又走了,有十次了吧,这样的雪却还是第一次遇上。我已经有三年未去丽江了,有点怯懦,怕所有的回忆都会在落地的那一刹那,涌上心头。然而我却真的不会再想去了,即便去了,也再也写不出任何东西来吧。我跟丽江的感情,已经到了欲言又止的地步,人生似乎又迈进了另一个门槛,一些崭新的记录即将陆续铺开。

留在丽江的理由 在丽江的那些故事(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