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

►自从唐朝设立官窑以来,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

出现了三个里程碑式的时期:一、宋朝;二、明朝;三、清康、雍、乾三代。

作为古陶瓷第二高峰期的明宣德年,产生了以青花为胜的诸多品种,

几乎囊括明以前的所有出现过的器形和种类,前朝有过的,它产生了,

前朝没有的,它也创烧了,其品类之 多,色釉之丰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

宣德皇帝朱瞻基

宣德皇帝朱瞻基(1398-1435),为明朝第五位皇帝。

史称"太平天子"。

宣德一朝虽然仅持续了短短的十年(1425-1435),

但是由于宣宗全力发展生产,提倡艺术创作,使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长进。

当时绘画、书法以及瓷器、漆器、铜器等各种艺术门类都有辉煌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

明宣德 青花云龙纹天球瓶 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3)

明宣德青花缠枝花卉荷叶盖罐

►宣德年间御窑生产上,烧造出数量惊人、品类丰富、独步瓷坛的“宣德官窑”佳器。

从杯、盘、碗、锺、罐、瓶,到尊、觚、缸、斗、浇、洗、壶等应有尽有。

每一种类中又划出了诸多分类,如壶,就有僧帽壶、执壶、葫芦型扁壶、贯耳壶、莲瓣纹 滷壶、桃形壶等等。

你能想象到的,它必有生产,你想象不到的,它照样呈现出来。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4)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5)

明宣德宝石红僧帽壶-台北故宫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6)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7)

明宣德洒蓝釉钵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8)

明宣德青釉葵瓣仰钟式碗 台北故宫藏

►色釉上更是丰富多彩,青花、青花釉里红、珐琅彩、宝石红、

宝石蓝、霁蓝、洒 蓝、矾红、黄釉、绿釉、紫金釉、仿哥釉、

仿汝釉、仿龙泉釉等等不一而足。

数量更是大的惊人。

据《大明会典》记载,在宣德八年,“尚膳监题准烧造龙凤瓷器, 一次即达44万3千5百件”。

还不包括龙凤纹饰之外的其他种类。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9)

明宣德青花五彩鸳鸯莲池纹盘(残件)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0)

明宣德 青花填红八边形花钵 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1)

明宣德白地酱釉折枝花果纹盘

喜欢精美文玩 请进入美女文玩圈

►宣德官窑有极为严格的管理制度,朝廷派官员督陶,

负责宫廷用瓷的生产,特别是对贡余品、次品管理近乎苛刻。

督陶官张善“贪酷虐下人不堪,所造御用器,多以分馈其同列”。

宣德二年(1427年),为了整肃纪律,杜绝官窑贡余品的外流,

宣德帝将督陶官张善处以极刑,将所有贡余品、次品一律集中打碎,就地掩埋。

既维护了皇权的威严,也“打”出了官窑瓷器的至精至美。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2)

明代宣德青花瑞兽纹蟋蟀罐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3)

明代宣德青花凤穿牡丹纹蟋蟀罐

►宣德帝少年得志,军政之余爱虫怜花,

指使太监到全国各地甚至远至朝鲜搜罗“鸟兽花木与诸珍异之好”,

甚至出现了“上有所好,下必甚之”的风气。

据有关文献记载,宣德帝死的当年,

按照太皇太后的这道命令不仅砸掉了宫中所有的蟋蟀罐,

而且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好尚未进贡的蟋蟀罐全部打碎深埋地下,

一直到正统、正德时期仍停止烧造。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4)

明代宣德青花樱桃小鸟纹蟋蟀罐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5)

明宣德青花折枝茶花纹如意耳扁壶-北京故宫

►小编查阅了不少记载和资料,

由于宣德皇帝朱瞻基是位爱古赏古的天子,

在他的十年里,十分重视瓷器生产,而且新创品种不断。

据有关资料显示,宣德朝景德镇官窑在当时每月生产三十余万件,

一年就是四百万件,那么十年呢!

这其中还不包括外销瓷以及民窑产品的产量。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6)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7)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8)

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菊瓣碗-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这么多型制,这么丰富的色彩,如此恢宏的数量,是否影响了它的应有价值?

因收藏界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

但是,这条定律恰恰在宣德官窑器上没起到太大作用。

凡到代的宣德官窑佳器,在之后的历朝历代,直至 当今中外收藏界均是热捧的品种。

在国际大拍上动辄过千万,甚至过亿。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型正、色绝!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19)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云龙纹合碗-台北故宫

►事实上,宣德朝先后十年间,真正烧造官窑的时间只有七年多些时间。

据《明实录》记载:“宣德五年九月,工部奏遣官烧造白瓷龙凤纹器皿毕,又请增烧,上以劳民费物,逐命八年后复烧造瓷器。”

中间停烧了近二年多时间。

显然是宣德帝的旨意:已意识到烧造官窑费工费料,为民生和国力着想,竟然停烧了二年多。

所以,宣德朝真正烧官窑器的时间先后加起来总共七年有余时 间。

但由于它每次烧造的量大,七年多时间也给瓷坛留下了惊人的数量。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0)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1)

明宣德青花海水蕉叶纹尊-北京故宫

►官窑上书本朝款最早在宋时,但都是书在底部,包括永乐 款(以刻款居多)。

只有宣德朝不拘一格,视器物而定,底足、外壁、口沿等均可出现。

也有少量不落款的。

但宣德八年以后,几乎全落“大明宣德年制”款。

官窑 上书款和选择书款的位置,并非制瓷艺人或督窑官可以随性左右的,

没有皇帝的首肯,是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的。

能不按前朝之制,随型而书,此例虽小,

但也可说明 宣德帝的不拘一格的独特作风。

敢闯前朝之无,破先帝之例,其为文为政均可见一斑!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2)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3)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4)

►宣德时期最具时代特色的是"德"字"心"上无一横,

"德"字的古写一直非常混乱,其"心"上的横时有时无。

而宣德时不仅瓷器,其它工艺品的题款"心"字上都少一横,

这恐怕与宣德皇帝本人的书写习惯有关。

宣德青花能够蜚声中外驰誉艺林,

与宣德皇帝深厚的艺术修养以及他对工艺美术品的特殊爱好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5)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6)

明代宣德瓷器存世多吗(为什么要下令烧44万件瓷器)(27)

明宣德青花矾红彩海水龙纹盘-北京故宫

►不同时期的御窑是一面历史的镜子,

它清晰地映示出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和风俗的面貌,

也是君王审美情趣的折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