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去经历一些人或事才会成长(要成为有故事的人)

805早起读书跑步写作,我的人生四件套

总要去经历一些人或事才会成长(要成为有故事的人)(1)

蓝蓝的天空,干净的美

早起:06:00醒即起。一个反思与有故事的耳塞有关。

昨天收到一个已经退款的快递,拿着迟来的或者说本无缘使用的耳塞,我有个思考。游泳时总有水进入耳朵,想着买个耳塞做个保护,结果开启了一周的等待之旅。

粗心的快递员把货放到了一个地址相近,但实际位置比较远的蜂巢柜。当我收到取件通知时,就想找快递员沟通,既然发现信息上没有具体的联系人,只有一个五位数字的客服电话。听了两次机器人的应答后,我改变了策略,直接找了商家。商家的态度还是挺不错,答应马上联系快递公司。

每一天,我都在手机上看着,离我20多分钟路程的蜂巢柜里,本来属于我的耳塞,无人问津。三天后,我再次联系商家,我的耳塞怎么办?商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建议我后台申请退款。我也是无语,买个耳塞,想着畅快游泳。结果是伸长脖子看着它,却拿不到,真是揪心。

不知道商家、快递公司、快递员怎么沟通的,反正我是满腔欢喜购买,焦急等待,最后失望退款。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两天后,退过款的耳塞又到了我手中。

这次事件带给我的反思有两个。一是货物是由快递公司派送,要高效处理事件,还是应该坚持找到快递公司的人,把具体情况反映过去,而不是联系过未果,就放弃去找商家。这和猴子掰玉米的故事有点雷同,前面做过的事情花费了时间,却全部扔到再重新寻觅一个新途径。要想快速解决问题,找到环节上的一个点,让他们去解决。处理意外事件的经验,他们一定比我多。

二是商家的处理我还是挺满意的,虽然货没有收到,影响游泳的心情,但商家在遇到异常事件时,先站在客户角度出发,把货款先退掉的做法,也值得点赞。客户不用花时间等待事件处理。如物品急需,可选择重新购买或到其他店选购。把最终的选择权交给用户,让用户在购物过程不满意的情绪,随着退款结束而不会激化负面情绪上升,这种做法不错。

不管正常购物还是遇到异常事件处理,网上购物越来越便利和轻松。这也是我们喜欢选择网购的一个原因吧。退过款的耳塞如何处理?我第三次联系了商家,办理了垫付运费、再商家返款、退货的手续,把在我手中停留片刻的耳塞,又寄回给了商家。

耳塞辗转旅行一圈,又回到了原地。它还是原来那个耳塞吗?它和仓库的耳塞已经不同了,它是一只有故事的耳塞。

读书:李松蔚《5%的改变》第23页-3·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我学习到的知识:

李老师在复盘中提到的,同意提问者现在的心理现实:如果她认为自己身处谷底,那你就接受这对她来说这是真的。彻彻底底站在她这一边。接下来行动的责任就落在她自己肩上了:她的人生陷入大麻烦,她打算如何行动呢?这个做法真心绝。

提问者沸沸扬扬写了一大篇自己的挣扎,胖了十斤、和父母没有交流、对转行的恐惧、情感生活没有希望、和心理医生无法建立良好关系、自己天天虚度时光等,来访者通篇都是对自己的指责和讨厌,李老师面对她这么多,自认为的内耗,没有一一去询问,而是干净利落地全部接下来,我接受你说得,它们都是真的,那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你计划怎么做呢?需要我做些什么支撑呢?

现在,你是继续在讨厌自己的怪圈里内耗,还是需要做出一个什么改变?当李老师把问题抛回给提问者时,提问者就会思考,我想要长久的改变,从哪里开始呢?当她开始把解决问题的矛头转向自己时,其他的事情就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滚动起来。

这是一个高招,提问者、来访者抛出一堆问题时,不着急聚焦到问题中,而是比他们站高一层,先把问题接住放下来,再把一个新的问题抛给提问者,这么多麻烦,你计划怎么行动呢?你是怎么想得呢?记住这招,合适机会一定要好好用。

如我是咨询师,我计划这么做:

看完你的来信,我想问问你,你为转行做过哪些准备,能和我分享一下吗?你喜欢哪些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有哪些?还有一个我特别感兴趣,你的爱好,朋友、同事的评价都不错,你做了什么让他们觉得你聪明、风格独特?另外,你做过哪些事情和父母和解,能和我说说吗?

找一个认识或朋友介绍的学设计的人聊聊天,把你担心的问题,比如要熬夜要加班要改20遍方案的疑问,直接问问现在真正做设计的人,说不定他们的答案出乎你意料。

跑步:跑步机上快走30分钟。重听了《小狗钱钱》记住了两个重要的行动准则:10分钟法则和72小时规定。

10分钟法则就是人们必须每天不间断去做对他们的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为此花费的时间可能不会超过10分钟,但这10分钟会让一切变得不同。72小时规定是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必须在72小时之内快速完成它,否则你很可能拖拖拉拉的,最后热情消磨干净,以后就永远不会再做这件事了。

书中讲得是理财,但我听到法则后,却想起这两天和好友参加聚会的事情。

好友和我一样,超喜欢运动,爬山、跳健美操、游泳、徒步,只要有人吹哨子,她一定第一个相应。十多年前,很多同事和我们一起跳健美操,但随着加班、孩子、娱乐等原因,坚持跳操的人员越来越少,最后就剩下我俩了。

老同事十年聚会的时候,有位同事就感慨:十多个同事去跳健身操,十多年过去,只有她俩坚持了下来。每周二次的健美操,平摊到每天也就10多分钟。10分钟真正放到每天,刷个视频就过去了。视频的内容记不住,但坚持锻炼的痕迹却在身上能看见。坚持的人状态就是不同,精神气就特别好。

每天忙碌的我们只要坚持每天锻炼,哪怕是1分钟平板支撑、5分钟瑜伽轮,不要小看这几分钟,当我们不间断每天去做相同的事情时,假以时日,它会让你的人生变得不同。

72小时规定让我想起相约的爬山活动。几位好久不见的朋友在小群里,激烈讨论着周末组织爬山聚会。讨论归讨论,最终落地却与期望的人数差很远。当我们决定去做一件事情时,就要趁热打铁,说做就做。在等待期时,就有可能有人提出请假理由,随着时间的过去,请假理由会慢慢发酵,一个又一个人提出需要请假。再拖一会,更多的人提出难以拒绝理由,结果都是不能参加。最后,活动以参加人数太少而取消。从热烈讨论到最后取消,就是一两天时间。如果早决定、早组织,说不定活动也就顺利完成了。

单位的工作任务也是一样,接过任务马上开干,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需要协调就立即协调,工作很快就做完了。但遇到问题拖着,等有人主动解决,项目负责人也不去催,结果一定是,事情干了一大半,后面没人跟进。

跑步后,我脑海里记住了两件事:自律坚持的事情继续做,哪怕每天只做10分钟,因为时间会给我答案;不管单位的工作还是自己答应他人的事情,不拖拉,尽量早点闭环。72小时是内心设立的底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