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时候颤音的技巧(唱歌如何使尾音有颤音)

有的人在刚开始学唱歌的时候非常羡慕那些有颤音的歌星(如张学友、孙楠等等),有时候会故意用交替音来模仿颤音,但感觉非常不自然,反而弄巧成拙了。所以自然颤音显得很重要,让我们先了解一下颤音的基本知识。

唱歌的颤音是通过气息发出的,如果只是嗓子的颤动形成的所谓颤音,就会非常难听了。而气息的颤音,是一种基于丹田的气,以强弱的不同给予声带不同力度的冲击形成的颤音,所以歌唱的颤音是由气息形成的。

唱歌时候颤音的技巧(唱歌如何使尾音有颤音)(1)

1、勤练习。唱歌时的呼吸决定着气息运用的如何,所以呼气和吸气很重要,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情况下,建议先多练习呼吸。练习呼吸需要用意念来控制,吸气时找"闻花香"的感觉,呼气时找"叹气"的感觉,自始至终呼吸的问题都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靠你自己的体会。

2、善理解。对于歌曲本身意境的理解是唱好一首歌的另一个关键。正确理解一首歌的主题及其想要表达的思想、精神,找准正确表达这种思想或精神的感情,加入自己的感情去唱这首歌,通俗点讲,如果一首悲伤的歌,你以哭的状态去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哭的状态是唱歌最好的状态)。

3、“呼”颤法练习。将一支腊烛点燃,然后,反复地轻轻吹动火苗,火苗摆动的节奏便是腹部颤动的节奏。另一种方法是,体会人们在大笑时连续发出 “哈哈……”的那种呼气规律(但不要出声)。这些下意识的腹、喉肌肉运动,基本上符合“吹”腹颤音的肌肉组织活动规律。所不同的是,需要把这种下意识的(低级阶段的)肌肉运动,通过严格训练变为由演奏者自由控制(高级阶段的)的肌肉运动。

唱歌时候颤音的技巧(唱歌如何使尾音有颤音)(2)

4、对伴奏的理解。颤音如果不是自由拍子的话,就要适当把握伴奏的内涵了,正确掌握伴奏进行的拍子和速度,很重要。

5、练习时可多练习"羊声"和"咽音"。所谓"羊声"就是像羊一样的叫声,这种声音主要是练习颤音的,以鼓动肚皮来控制气息(比如你找一下哭时抽泣的状态),如果你唱歌时感觉不光是喉咙在动,肚皮深处也在随气息动的话,说明你"羊声"练到家了。但要注意,"羊声"并不是一种好的演唱方法,刻意追求羊声,声音不会好听。

切记,咽音的练习很简单,每天早上起床前,在躺着的时候张嘴,让声带发出"啊"的声音(听起来啊不是太连贯,有啊啦啊拉一样的效果),就是让嗓子打泡泡,泡泡打得越稀,咽音效果越好。找准那种状态,运用到唱歌当中,会事半功倍的。

唱歌时候颤音的技巧(唱歌如何使尾音有颤音)(3)

6、从一些音调变化和情感变化相对简单的歌曲练起。比如<嘎答梅林>,<送别>,<伊梨河的月夜>。通俗歌曲也找些相对简单的,如弯弯的月亮,小草等,千万别一开始就练习难度大的歌。

7、建议在空腹时练习唱歌,不要在吃饱了以后练,因为空腹有助于找腹部也就是丹田运气的感觉。而饱了,气息容易上提,不能沉下来,根基浅的气息,高音是上不去的。

8、切记唱完歌后千万不要马上喝水,尽量不要抽烟和过度饮酒,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9、是小编辛苦码字放的链接,点击“了解更多”,获取《唱歌入门到精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