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之劳不必以身相许下半句(诺不轻许言出必行)

举手之劳不必以身相许下半句(诺不轻许言出必行)(1)

在这个说话太容易的时代,我们或许会发现,自己的结束语,早已从“再见”变成了“改天”。改天一起聚聚,改天一起吃饭,改天来家里玩。改天,让人期盼,也让人无奈。《道德经》中说:“轻诺必寡信。”意思是那些轻易发出的承诺,很少会被兑现。言行便是人品,诺言加身,便要用心去完成。小信诚则大信立,若一再食言而肥,又如何取信他人。

诺不可轻许

常言道:“言不可轻说,诺不可轻许。”

承诺,就像一张空白支票。它会变得更有价值还是会沦为一张废纸,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诚信。若一个人说话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仅会损人不利己,还会让人感到不耻。《红楼梦》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性子泼辣的尤三姐,一心钟情于翩翩公子柳湘莲。而这位冷面柳公子虽答应了这门婚事,却又自己臆想,事后反悔。最后,竟亲自上门退婚,向尤三姐讨要定亲信物——鸳鸯宝剑。刚烈的三姐痛心不已,心心念念盼望的人,如今却如此绝情。她无意苟活,于是借归还信物之际,拔剑自刎,以死表痴情。

举手之劳不必以身相许下半句(诺不轻许言出必行)(2)

事后,柳湘莲后悔不已,自己言而无信,反断送了佳人性命。君子立世以信为先,失信便失去了为人处世的根本。《论语》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明明说好的事又反悔变卦,明明给人以希望又让人失望。到最后,不仅辜负别人的心意,自己的信誉也会受到影响。宋朝余靖说:“不轻许诺,故我不负人;不轻信诺,故人不负我。”一个人,丢什么别丢承诺,失什么别失诚信。否则,只会令人不喜,使人厌恶,让人拒而躲之。

言出则必行

钱塘江潮每年准时而来,农历十八潮水必达顶峰,从古至今,未曾更变。潮水如此有信用,人更应如此。

东汉年间,汝南张劭和山阳范式同在洛阳读书。学业结束,分别之际,张劭不舍。范式对张劭道:“两年后的秋天,我必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闻长空一声雁叫,想起了范式诺言,便与母亲商量此事,准备酒席。范式果然奔波千里,如约而至。二人升堂互拜对饮,喝得十分畅快后才相互告别。许诺他人,是一个人自信的体现;而说到做到,是一个人品德的彰显。越真诚的人,越不会轻易许诺。他们知道轻诺,不仅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还会让自己背负不诚的代价。与其轻诺,不如先察而后决,然后再用心去做。诺言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诺千金可成就季布,言而无信亦可毁掉周王。诚信重诺之人,与人为善,用心做事,自然让人可信可交。

举手之劳不必以身相许下半句(诺不轻许言出必行)(3)

行之则有恒

《周易·家人》中讲:“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意思是君子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要有根据和内容,行动要有准则和规矩,不能朝三暮四、半途而废。诚信之人,不仅言出必行,还要行必有果。1969年,一位来自上海的20岁知青金训华为抢救国家财产而英勇献身。在随后的日子里,来到黑龙江插队的知青们陆续回城,只留下了一个甘愿陪伴他的战友——陈健。陈健一直信守着当年下葬战友时许下的诺言:一辈子留于此地,与他陪伴,共度余生。之后的几十年里,无论刮风下雪,陈健每年要到墓地祭扫,看望这位老战友。这只是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这只是良心间的自我约束,可就是这份真诚,愈弥足珍贵。曾国藩说,事有归着,是人生的一种福相,必有福德。事有归着,就是办事讲究沉稳,做事有所着落。真正成熟的人,会将他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件件有担当,事事有结局。西塞罗曾说过:“没有诚信,何来尊严。”尊严是人生的通行证,在当今的时代,诚信便是彼此之间的纽带。行之有恒,才能彼此心间有痕。

举手之劳不必以身相许下半句(诺不轻许言出必行)(4)

所谓,天信者,至善;人信者,至诚。让人放心,是自身诚信的一种积累,既能广结善缘,又可有改变命运的能力。诺不可轻许,轻许必失礼;言出则必行,未行必失信;行之则有恒,未恒必失情。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便可能会毁了我们一生的名誉。俗话说:“人之修行,非一日之功。”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抱一颗真诚的心,用诺言代替套路,用真诚换取尊敬。这样才能帮得上他人,看得清自己,守得住本心。余生不长,愿你我秉持纯良,重守承诺,不负彼此信任,亦不负坦诚相见的心。


作者简介:琳琳柒十二,一个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