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忌讳事项(老人说端午节有)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在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戴五色绳,每户人家都对其十分重视其实,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日,讲究诸事不宜,人们之所以饮雄黄酒、插艾草,其实也是为了避开病邪、晦气,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端午节忌讳事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忌讳事项(老人说端午节有)

端午节忌讳事项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家家户户都在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戴五色绳,每户人家都对其十分重视。其实,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日,讲究诸事不宜,人们之所以饮雄黄酒、插艾草,其实也是为了避开病邪、晦气。

在民间看来,端午节为“毒月毒日”,此时气温升高,蚊虫蛇鼠四处出没,百病也开始滋生,人们健康也受其影响,因而有毒五月之称。

正因如此,端午节有“5怕”,具体是哪“5怕”?一定要看!1、怕“五毒”

端午节日到来之时,也正是白昼变长、气温升高之时,且雨水开始偏多,空气湿度大,五毒也开始四处出没。

那么“五毒”指的是什么呢?它说的是蝎子、蜘蛛、蜈蚣、壁虎、毒蛇,有些地方也包括蟾蜍。以上这几种动物都有毒,且它们从端午开始就会大量进行活动,并开始繁殖,对人畜都会有伤害。

一旦被五毒咬伤,那人的健康也会受到隐患,因此大人们都会在家里贴上“五毒图”,为孩子佩戴五彩绳、五毒肚兜等,提醒孩子别招惹五毒。

为了能够驱逐五毒,人们会在端午时饮雄黄酒,并在庭院附近撒上雄黄,如此就可吓退五毒、虫害。而在晚上时,人们也会点燃火把或艾草,从而起到驱虫驱病的效果。

2、怕“雨水”

端午节通常在芒种前后,而芒种过后南方就会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开始增多。可对于北方人而言,端午前后最怕“下雨”,这是为啥呢?

通常来说,每年6月初北方小麦就进入收获季节,而在小麦收获前后,是千万不能降雨的。一旦雨水降落,那麦田就会出现倒伏,麦粒也会有霉变风险,其小麦产量自然也不会太高,甚至还卖不出好的价格。

因此农民最怕端午节降雨,除了影响小麦收割外,也不利于下一季作物的播种。毕竟农田泥泞,机器难以下地松土,玉米、大豆种植困难,播种延迟,其收成自然也会受其影响。

当然,雨水偏多,江河湖泊也会涨水,河面升高,这对喜欢游泳的人来说是一大危险。特别是那些孩子,因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总喜欢玩水,可如此一来就可能会溺水。

而出嫁女子也怕“雨水”,这是针对古代女子而言,当时女子地位低,不能随意出门,但端午这天是可以回娘家的。可如果端午前后降雨,道路泥泞,女子无法回娘家,内心也会懊恼。

3、怕插错艾草

端午节有插艾草这一习俗,其目的就是驱逐虫害、病邪,而艾草本身也是一种药草,闻起来有种特殊的香味,可以起到驱蚊效果。不过,端午节插艾草也是有讲究的。

首先割艾草时要直接连根拔起,这样驱虫避害的效果更好。而艾草的选择上也有原则的,首先不能选择矮小瘦弱的艾草,这类艾草的艾草油含量偏低,挥发性不强,驱逐虫害的效果不如强劲有力的艾草好。

也不能选择那些萎蔫干枯的艾草,这类艾草生命力已十分微弱,艾草油也已挥发多半,驱虫效果不是太好。通常来说,可采割长一些的艾草,五尺以上最好,且植株笔直强壮,艾叶茂密旺盛,这类艾草驱虫效果为最佳。

当然,插艾草的时间方面也有讲究,通常在太阳没升起前插即可,最晚不超过上午十一点,尽量插当天新鲜的艾草,这样艾草驱虫效果好,且寓意更佳。

而在插艾草时,数量上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插双数为最佳,这样更显得吉利,且6-8个为最好,数量太少驱虫效果太弱,太多了气味太重。

插艾草时,也讲究倒着插,也就是根在上、叶在下,寓意着福气到来,家人平安幸福。

4、怕粽子成串

端午节之时,很多人送礼时会送上粽子,邻里之间也会互赠粽子,寓意着祝福对方安康快乐。不过送粽子时,一定别将粽子串成串,此举有“上吊轻生”之意,就算自己是好心好意,别人也会生气。

因此,送粽子时,只要散装即可,千万别串在一起。

5、怕说端午快乐

每当节日来临之时,相互间会祝福对方节日快乐,如中秋节快乐、春节快乐、儿童节快乐等,彼此间相互祝贺,也有幸福美满之意。

可端午节和清明一样,都不能祝福亲友“节日快乐”,毕竟端午是祭祀之日,也是恶月恶日,因而彼此间问候通常为“端午吉祥”、“端午安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