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

民国时,有这样一个女人,前半生风光无限,受人敬仰,后半生黯淡落魄,万人唾骂。

她是谁?

才情声望与张爱玲齐名的诗人和作家;

点燃火把,照亮抗战之路的特工;

牺牲名誉和爱情,蒙冤半生热盼清白的汉奸。

这些人,都是她。

电影《风声》中,顾晓梦的原型也是她。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1)

图丨电影《风声》顾晓梦

她,叫关露。

由于污名远播,她曾两度入狱。可即便遭逢不公,她仍写下“换得江山春色好,丹心不怯断头台”的动人诗句。

红色女作家丁玲曾为关露悲呼,“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充满阳光,阳光却照不到她身上。”

关露的人生有过明朗巅峰,也有过至暗深谷,但在大义面前,她舍我其谁的胆魄,对信念一生无悔的坚持,都值得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崇敬和铭记。

1

关露,原名胡寿楣,1907年生于山西右玉。

她父亲是个迂腐的前朝文人,不许作为老师的母亲出门教书,二人常为此争执不休。

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一生追求自由平等的母亲始终坚持引领寿楣两姐妹,徜徉在传统文化典籍和现代进步思想的海洋中,告诉她们女人的思想和经济都要独立。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2)

图丨关露

父母相继离世后,15岁的寿楣不肯屈就外祖家安排的包办婚姻,带着妹妹出逃上海,有幸遇到贵人资助她们重拾学业,寿楣还自学了多门外语。

1930年,一直以鲁迅先生为师的她走上了文学之路,凭借着细腻动人的小说和火一样的诗歌小有名气,还曾翻译过《邓肯自传》、《海燕》等国外著作。

此后,动荡世间再无孤女胡寿楣,唯有女作家关露。

念书时,她深受马列主义熏陶,又见妹妹妹夫投身革命,她觉得以笔代戈还不够,要到前线去挥洒热血。于是,她秘密入党,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拿起笔为家国民族呼号,放下笔为革命运动奔忙。

1936年,随着诗集《太平洋上的歌声》的发表,关露蜚声文坛,与张爱玲、丁玲并称“上海滩三大才女作家”。

随后,她为电影《十字街头》的主题曲《春天里》填词。影片一上映,这首救亡歌曲迅速在街头巷尾传唱,点燃了无数革命人士的抗争之志。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3)

图丨关露作品

山河飘摇之际,关露振臂疾呼“宁为祖国战斗死,不做民族未亡人”,民众们亲切地称她为“民族之妻”。

后来,女诗人邂逅了外交家王炳南,他们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只是他已有妻儿,二人之间发乎情而止乎礼,他留下一张照片便匆匆远去。

谁曾想十年后,这段感情差点将关露击溃。

关露作为一个被捧在云端的红色人物,原本一片前程大好,却在最辉煌之时,被命运作弄了一场,人生急转直下,从此再也没能回到阳光里。

2

1939年,上级潘汉年将一项艰巨的任务交予关露——打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策反特务头子李士群。

李士群何许人也?

这个拿捏着多方情报的投机分子,对谁都不忠诚,先后背叛中共和中统,如今又成了日伪走狗,还一手组建起残害一切抗日力量的魔窟76号。不过短短四年,数不清的爱国人士便成了他的刀下亡魂。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4)

图丨特务头子李士群(右)

但与他共事过的潘汉年认为,条件允许之下,李士群若能与中共合作,必将大有裨益。因此,急需一个与他相熟者去摸清其所思所想。

潘汉年原本属意关露的妹妹胡绣枫,因为李士群落难时,她曾救助过他的妻小,李士群对她感恩戴德。可惜绣枫另有任务,分身乏术,遂举荐了姐姐关露。

关露从未做过地下工作,对无耻汉奸更是厌恶至极,且一旦接近李士群,她也会被视为卖国求荣,名节声望将一一被毁。

思忖须臾,信仰终是战胜了重重顾虑。

潘汉年再三叮嘱,“牺牲名誉比牺牲生命更痛苦,若有人说你是汉奸,你万不能辩护,一辩护就糟了!”

关露点头,“我不辩护!”

她不会知道,这一去,牺牲的岂止名誉,还有大半个人生。

关露很快联系上李士群,说自己想找个工作。

话一出口,她的心便砰砰直跳,毕竟自己曾多次拒绝李士群聘她做英文秘书的邀请,如今却以此为借口,很难不让他生疑。

李士群果然皮笑肉不笑地盯了关露很久,随后一边带她参观76号,一边诘笑,“瞧,这儿可没有适合你的工作。”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5)

图丨76号魔窟旧址

刑讯室里令人不寒而栗的哀嚎此起彼伏,关露吓出一身冷汗,偏偏这时,李士群凑过来耳语了一声,“这些都是军统,我可从没抓过共产党呢。”

关露顿觉心惊肉跳,这是何意?她暴露了?

不管怎样,她不敢流露出任何情绪,只好强装淡然一笑。

狡猾多疑的李士群到底没给关露安排工作,只递给她一张特殊通行证,让她有困难就过来拿钱用。

3

至此,任务算是完成了一半,可要如何探明李士群的心思呢?

关露冥思苦想,只能从他的妻子叶吉卿入手。于是,关露常往来于76号,陪叶吉卿打牌聚会、逛街扫货。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6)

图丨叶吉卿

关露亲近汉奸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上海滩,她怎么都没想到,名声稀烂的速度是那么地快且狠。走在街上,许多人对她侧目辱骂,左联的朋友们也纷纷愤然远离。

一次,文学界举行纪念瞿秋白的诗歌会。关露兴冲冲过去,却被拦在门外,遭到好一顿奚落。后来,便再也没人通知她参与任何文学活动了。

关露在现实和信仰间备受煎熬,面对一切鄙夷,即使心如刀绞也无法言语,只能独自垂泪,不断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式微,李士群慌忙谋求后路。他约见关露,直接透露要与中共合作的意愿。关露迅速上报,潘汉年立刻奔赴上海,与李士群碰面。

因为李士群的情报,许多百姓免遭日寇的“清乡”屠戮,他还掩护新四军成功突破日伪封锁线,保护了不少被抓进76号的共产党员。

关露松了一口气。

骂名没有白担,折磨也没白受,第一次隐秘战斗,她不辱使命。后来她请求到延安去,但上级让她留在上海。

不出几月,关露又接到了潜伏任务,而这一次,她彻底沦为“汉奸”。

为了大肆宣扬“大东亚共荣”的入侵思想,实现对中国老百姓的精神控制,日本人关停了一切刊物,只发行自己的报刊,其中,以海军陆战队下辖的《女声》为最。

《女声》邀关露去做编辑,她极不情愿,但上级要求她打入其中,搜集情报的同时借机取得与日共的联系。

为难之间,关露走进了《女声》编辑部。

那里禁止发表抗日文章,关露便大量收发暗含爱国思想的作品,还举办过征文比赛,悄悄培养出大批爱国青年,可惜费神劳力的苦心经营无法挽回糟烂的名声。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7)

图丨《女声》杂志

在世人眼中,她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女汉奸。

1943年,日军在东京举行“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杂志社派关露出席。

她严词抗拒,上级劝她以大局为重。

原来,早前共产国际与日共失去了联系,唯一的恢复方法是通过中共把密信带到日本,交给一位秋田教授。眼下时机正好,而关露无疑成了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4

关露的名字和照片被登报公示,如此一来,汉奸身份已然板上钉钉。

会上,她坚决换掉鼓吹日本侵略思想的演讲题目,也圆满完成了带信任务,但回国后仍被喷成了筛子,《时事新报》甚至发文贬斥她是彻底堕落的汉奸文人和无耻的女作家。

除了默默流泪,关露什么都做不了也不能做,只盼着赶紧到头儿。

1945年日本战败,本是应该欢呼雀跃的拨云见日之时,关露的大名却赫然出现在国民党的锄奸名单里。为保无虞,中共把她秘密送到苏北解放区,无奈许多从上海过去的人认出了“女汉奸”,要求将她隔离审查。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8)

图丨关露

直到潘汉年及时上报实情,关露才得以正名释放。

只不过污名就像刺青深入肌肤,想要彻底洗净谈何容易。

关露的党员身份亟待证明,偏巧资料送不进解放区,仅凭潘汉年的报告和她的一张嘴,讲不清道不明,反而越描越黑。

焦急之余,关露只得寄情文字。可当她拿着诗作到《新华日报》投稿,却被告知“关露”这名字影响不好,要换一个才能给她发表。

听罢,关露嚎啕大哭。

几场暗战已将她往昔的所有荣耀吞噬殆尽,如今质疑和唾弃怎么都挥之不去。

而最痛苦的是,她的爱情也深受其害。

十年来,关露和王炳南一直心系彼此。在那些黑暗的苦难岁月里,他就是她最可贵的那一点甜。如今,恢复单身的王炳南只想到苏北来,把那个牵挂多年的女子娶回家。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9)

图丨王炳南

关露欢喜万分,可她忘了,他是外交官,是周总理的左膀右臂,是身在光明中的人啊。

王炳南的结婚申请被组织驳回,且有人劝他,“关露尚未完全正名,现在结婚的话影响可不小。”

他终是没到苏北去,只能去信一封言明要害,诀别了恋人。

关露捏着信纸泪如雨下。

他的无奈,她懂,可她的哀戚,谁知?

心中唯一的光亮,熄灭了。

关露患上精神分裂,时而清醒时而恍惚,她要么把自己关在屋里对着空气自言自语,要么呆坐着两眼放空,状若失魂。

但是苦难,并未放过她。

5

1955年,潘汉年被打为“内奸”,下线关露受牵连入狱。两年后她出狱,工作单位却逼她提前退休。

被排挤、被嫌弃的屈辱又一次袭来,关露痛苦难当。

然而不到十年,她再次因潘汉年案被抓。在狱中,关露受尽殴打辱骂,写尽爱国诗文的手也被迫一遍又一遍地书写交代材料,给自己罗织莫须有的罪名。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10)

图丨关露手写材料

被折磨了整整八年,关露才得以释放,一副病躯经此摧枯拉朽,愈发不堪一击。仅仅三年,关露便因脑血栓偏瘫在床。她只能请他人代笔,由她口述,一边坚持文学创作,一边写下一份份平反申请。

为了信仰和家国大义,她放弃了几乎整个人生,背负大半生污名,几十年来,多少磨难与不公她都默默承受,从没怨过一句。

而今,发如雪身已残,她只要一身清白。

1982年3月23日,中共终于正式为关露平反,解除一切不实污名。

43年啊,“汉奸”这顶大帽子终于真真切切地摘掉了,两行滚烫的老泪爬满了皱纹横生的面颊。

时隔九月,关露完成了回忆录,以及为老上级潘汉年所写的纪念文章,在床边放好一个信封和一只塑料娃娃之后,她服下大把安眠药,静静睡去,再没醒来。

信封里是王炳南的照片。

当初,他在背面写“你关心我一时,我关心你一世”,萌动关露的一片赤诚真心,却也亲手毁掉了她余生对爱的向往。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11)

图丨老年关露

这句话下面,关露回应“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对这个男人,她或许怨过,恨过,临了却仍深深爱着。

关露喜欢小孩,可惜她一生孤独无子。友人送她洋娃娃,她为娃娃缝衣编发,爱若亲女。生命尽头,竟是这个假娃娃送了她最后一程,多么可怜、可悲,亦可叹。

6

回望关露这一生,既热烈灿烂,也痛楚煎熬。她可曾后悔过,无人知晓,诗文中只见她信仰坚定,心声恳切,或许,这就是一直支撑她的希望。

艾米丽·狄金森曾说,我本不惧怕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太阳,而太阳已使我的荒凉,成为更新的荒凉。

关露的痛与悲,就在这里。

与张爱玲同期作家(才比张爱玲的爱国作家)(12)

图丨关露

她是从光明走到黑暗里去的女斗士,为了信仰,用自身点燃火炬,一直迈向朝阳,照亮一方前路。她为这世间带来了光,自己却被弃之深渊,凄苦半生,走得寂寥又悲怆。

幸好,质本洁来还洁去。

暗战女英雄关露,丹心不朽,山河永记。

她的名字,终将化作丰碑,屹立不倒。

参考资料:1.《关露传》,丁言昭著

2. 河南卫视丨老故事:抗战诗人关露声名狼藉地过完一生,还背上汉奸的骂名

3. 湖北卫视丨红色特工之谍战玫瑰 关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