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和变形缝的区别(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

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缝、施工缝和后浇带有什么区别呢?现在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

1.变形缝:建筑物在温差、不均匀沉降、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破坏,为防止可能的破坏,在建筑物上人为设置适当宽度的缝隙,这种缝称为变形缝,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后浇带和变形缝的区别(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1)

伸缩缝:为防止建筑构件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甚至破坏,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在结构变化较大处设置的垂直缝隙称为伸缩缝,也叫温度缝。伸缩缝要求把建筑物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部断开,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不需断开。

沉降缝:为了预防建筑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与伸缩缝不同的是沉降缝是满足垂直方向变形,同时兼顾伸缩缝功能。设置时上部构件与基础应全部断开。

后浇带和变形缝的区别(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2)

抗震缝: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引起破坏而设置的缝隙。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成若干体型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对于下列情况,需要考虑设置抗震逢:(1)建筑平面复杂,有较大突出部分时;(2)建筑物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3)建筑物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4)建筑相邻部分的结构刚度、质量相差较大时。

 2.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后浇带和变形缝的区别(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3)

 3.后浇带:在现浇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只在施工期间留存的临时性的带形缝,起到消化沉降、收缩变形的作用,根据工程需要,保留一定时间后,再用混凝土浇筑密实成为连续整体的结构。还可以减小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温度应力。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以及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一种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这种"缝"即不存在,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差异沉降和温度、收缩变形,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