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视角恋爱小故事(跳出单一大女主)

无论是前不久收官的人气古偶剧《梦华录》中,三位宋代女性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互助情谊,还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里,农村姑娘何幸福历经事业与婚姻的多重考验后不断成长的励志故事,都从不同维度拓宽了女性题材的叙事,让人一窥“她故事”的丰富多元,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女主视角恋爱小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女主视角恋爱小故事(跳出单一大女主)

女主视角恋爱小故事

无论是前不久收官的人气古偶剧《梦华录》中,三位宋代女性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互助情谊,还是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幸福到万家》里,农村姑娘何幸福历经事业与婚姻的多重考验后不断成长的励志故事,都从不同维度拓宽了女性题材的叙事,让人一窥“她故事”的丰富多元。

随着女性题材日益升温,从作者群体到读者群体,网络文学产业也在加速布局女性市场。作为最早发展女频原创文学的网站之一,阅文旗下潇湘书院曾培育出《傲风》《扶摇》《天盛长歌》等大热IP,前不久该平台全新移动端上线,发布“紫竹计划”扶持女性创作者,聚焦精品女频作品原创和IP孵化,力争打造反映新时代女性精神的新经典。

在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看来,女频网文的文化功能,不仅是提供女性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也在于凸显了由女性视角、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等构成的文化创新力量。“不少网络文学作品,突破了‘大女主’等单一刻板人设、改变程式化套路,尝试弘扬女性在职场、科技创新、文化传播等各领域的价值。这种多样性成为女频网文重要的发展趋势,也将在网文精品化和经典化层面成就新的贡献。”

彰显“她风采”,“女强”不等于不能示弱

网络文学依据读者性别,可以分出男性频道与女性频道的基本格局,相较而言,前者更侧重玄幻、军事等题材,后者则聚焦两性情感、都市题材等。近年来女频作品数量逐年攀升,不少写作者也在创作中实现了书写观念的蜕变。

从当地婚姻登记处普通职员到投身网文写作,作家姒锦的代表作《慕川向晚》《孤王寡女》《锦衣玉令》等相继售出影视版权,最新连载《汴京小医娘》冲上多个榜单前列,小说女主角借助中医药文化来破解谜团,紧张情节中穿插着烟火气十足的北宋市井生活。从现代写到古代,跨时空也蕴含着亲密关系的更多可能。“写现代背景爱情故事时,偏向于接地气,下意识落地在现实里,可发挥的空间有一定局限性;到古代就大为不同了,鲜衣怒马少年郎,左牵黄、右擎苍,衣衫如雪望长安,射天狼,想想就豪情盈胸……”姒锦认为,将两性关系置于历史长河中,情节的设定更为跌宕起伏,大开大合。

“网络小说作者的任务,是向大众展示丰富多元的美好世界,而不是刻意营造某种对立和拉锯。”在姒锦看来,男女主角不应笼统用“大男主”“大女主”定义,“我们都有自身的优势和弱势,可以单独升级,也能组团打怪。而女性力量本身也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数学题,放眼望去,家庭主妇、职场白领、企业精英,各有各的气场与魅力,她们共同彰显着不同领域的鲜明风采。”

“女强”的前提,并不是男弱。“大多是势均力敌,然后在巅峰相见。我理解的‘女强’,是独立自主,有生存能力,不依附,不将就,拥有自由之身,但不会因为强大而拒绝美好,更不是无所不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相反,是平和的,温暖的,大方得体的,也是清醒勇敢的,会有眼泪,有七情六欲。”“女强不是不能示弱,而是对值得的人示弱。”相对而言,姒锦笔下的女性角色平凡得足够简单,足够真实,就像身边千千万万个努力拼搏追求梦想的女孩。

女性题材不只局限于情爱,应有更大的世界

“以前看大总裁、甜宠文,就是要看无底线宠溺那种;但随着女性题材崛起,现代读者思维观念也在转变。”生于1998年的新锐作家卿浅认为,女频作品不只局限于小情小爱,也应有更大的世界观。

这位擅长热血脑洞、青春幻想类小说的青年女作家,作品已售出静态动态漫画、有声书、简体出版,还授权了越南、泰国电子版等。在她笔下,女主角几乎都是独立自主的女生,这也寄托着卿浅对读者的祝福——首先一定要爱自己,为了生活而奋斗,努力达成目标。她坚信,女性本来就有力量美,古有穆桂英挂帅,今有女运动员勇夺金牌,“写作时我也会参考一些优秀女性,写到双向奔赴的救赎文,男女主会互帮互助,他们各有长处,不是谁一定就会压倒谁。”

一些女频小说惯于展示的两性关系,要么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缠到底”,要么是理想化撒糖的“双向奔赴”。对此,姒锦形容她的作品更多是“阴谋与爱情并重,欢笑与泪水齐飞”。“在男女关系里,甜和虐,就像光与暗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维持一种平衡而存在。没有甜做对比,就不会感觉到心疼;没有虐的撕心裂肺,又哪会有刻骨铭心的回味甘甜?甜和虐本身是共存的,不过我更想传递相信世间有爱的信念。”姒锦感慨,我们也许摔过跟头,但仍可选择相信爱,用奋斗去武装自己,变得更强大,看更美的风景。

更多网文作者谈到,唯有不断地学习,用更多作品和更丰富的表达,去拥抱这个社会。姒锦直言不会刻意定位市场和受众,“读者会随着年龄、阅历、生活的变化,改变喜好和认知,一个作者如果单靠迎合读者去写作,也许会有短暂的收获,但长久来看,只会泯然于众。”

图片来源:主办方

编辑:许旸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