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之学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东方传统文化)

~1~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是分裂式地活着、虚假式地活着?

就是他是从小,

不管是来自于父母也好、来自于老师也好、来自于社会也好,

向他逐渐灌输一种理念,

就是为人之学的理念,

而不是为己之学的理念。

我们读书的时候经常被问到:

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有的说要当科学家;

有的说要当官;

有的说要当明星;

…………

为什么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之学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东方传统文化)(1)

就是首先,

他马上就想到社会价值、市场价值。

你能不能提供市场价值?

能,我就学,

不能,我就不学,

你求我我也不学。

反正它又不能给我带来金钱、带来权利、带来什么利益。

他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了。

我们现在判断这一门学问、这一门思想、这一门智慧有没有价值,

主要指的就是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就是它的唯一价值。

有市场价值,它就有价值;

没有市场价值,它就一文不值。

~4~

所以我们要对价值、对思想要有一个重新的认识。

《大学》的最后一个观点讲的就是义利之辨

利,指的就是外在价值、市场价值;

义,指的就是内在价值、生命的价值。

义的价值是内在的、精神的、心灵的、是我们生命的价值。

儒家在《大学》里非常明确地说,

当义和利发生冲突的时候,

就是当我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

怎么办?

因为有很多时候它们都是发生冲突的。

那么你是见利而忘义?

还是见义而忘利?

君子和小人、智者和愚者,

就在这个地方就分出来了。

如果是一个愚者、小人,

他是见利而忘义,

他宁愿牺牲内在价值,

也要迎合、追求外在的市场价值。

如果是一个智者、君子,

他是见义而忘利,

他宁愿牺牲市场价值,

也要保住内在的价值。

他把内在价值、生命的价值放在首要的位置。

如果有市场价值更好,

那他两者兼取;

如果没有,

那没有就没有了。

他把人格的成长、生命的觉醒放在第一位。

这就是为己之学。

~5~

那么见利而忘义,

就是为人之学。

牺牲自己的良知、牺牲自己的智慧、牺牲自己的品格、牺牲自己内在的一切,

去追求、实现外在的利益。

我们现在的社会,

是一个典型的提倡见利忘义的社会,

把一切内在的价值无限缩小化、贬低化。

为什么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之学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东方传统文化)(2)

内在价值,值几个钱?

良知,值几个钱?

觉醒,值几个钱?

…………

在当代人的心目中,

这些全部可有可无,

即使有,也不值几个钱。

把一切精力、一切目光全部放在外在利益的追求上,

把外在的成就视作唯一的成就。

你只要外在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

有了一定的权利,

你就算是一个成功的人。

也就是说,

现在所有人对成功的标准,

(几乎)是以一切外在为唯一标准!

看待一个人是不是成功人士,

就看他外在占有多少权利、多少财富来评断。

只要他外在占有得多,

他就是一个所谓的成功人士,

反之就是一个失败的人。

~6~

就是因为这个社会上都在提倡为人之学,

因此这个社会上再也没有了为己之学。

为己之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

那么传统文化的价值就更加凸显出来。

为什么要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之学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东方传统文化)(3)

尤其需要来一场真正的为己之学,

提升我们内在的品格

由于我们从小就自始至终都是为人之学,

导致我们从小到大,

就没有好好地往内看,

反观内照,

所以我们内在的心灵、内在的灵魂,

是一片荒芜、一片空白。

在这种情况下,

尤其需要学习一些为己之学,

好好地充实一下自己、提炼一下自己。

~7~

所以在这个时代,

举世见利忘义的大潮下,

我们学习东方传统文化,

学习儒佛道,

是提倡义而忘利,

这是一个逆潮流的事情

如果你不转变思维,不转变思想,

不把内在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的话,

你是坚持不下去的、学习不下去的。

所以我们学习东方传统文化,

一定要想清楚、想明白,

你为什么要走近东方传统文化?

你是因为赶时髦、赶潮流?

还是因为一时冲动?

还是因为想成长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品格、自己的生命,

而愿意为它付出一切精力、时间、青春、生命,

而愿意追随历代圣贤和他们的智慧教导?

只有把这个想明白了,

你才能够坚持长久。

你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泛泛的比如好奇、好玩的心态,

那么稍微遇到一点打击、一点挫折,

掉头跑得最快的就是你;

当那股热劲、冲动退却了,

就是你放弃的时候。

————出自潘麟导师讲授《皇冠瑜伽是真正的为己之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