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硕博连读几年毕业(申请香港硕博连读到底难不难)

导师说栏目专为海外学者、学子开放。对于以学术为志业的人而言,博士生涯是他们必须走过的一段漫长旅程,朝向知识圣殿的光亮,艰辛而孤独地前行。象牙塔之外的看向博士的眼光是复杂的,有仰慕钦羡,有敬而远之,更多的是疑惑不解。本栏目旨在传播学术思想、分享海外求学点滴。还原一个最真实的海外读博场景!

导师介绍

香港硕博连读几年毕业(申请香港硕博连读到底难不难)(1)

本期内容由曼汉教育签约导师 Dr.L 提供,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转述。

01. 当初为什么会想要继续读博呢?

Dr.L:我的本科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四大天坑之一,毕业之后可能不会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因为在本科读书期间有幸在实验室工作了一段时间,自我感觉对科研比较有兴趣,也就产生了继续读下去的想法。当得到了直博的机会后,自然就选择了继续读博士。

02.看到老师申请的是硕博连读,想请教一下老师,申请香港的硕博连读难不难,是否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申请经验呢?

Dr.L:我是读完本科直接申请到的香港博士。想要直接拿到香港博士的offer,首先还是要在本科阶段有一些相关的研究经历,并且英语功底足够好,才能够吸引到香港的教授来看你投的简历。如果来香港读了master,利用这个契机多与导师沟通,多在实验室工作,则可以相对容易地申请到本校老师的PhD。

03.为何选择香港读博呢,香港和大陆有哪些科研差异呢?

Dr.L:选择香港的原因很多,其实更应该说是选择在境外读博还是内地读博,因为内地和境外差别很大,而境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制度都比较相似。最直接关系到学生个人生活的就是奖学金制度了,据我所知,内地的博士每个月奖学金很有限,但是香港每个月会有一万多的奖学金收入,去除生活及学费花销,自己还是可以存下来一些钱的。但是,单对于香港这边来说,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香港的学校占地面积小,很多时候即使课题组有经费,也无法购买一些大型的科研仪器,这对科研产生了很多困扰,因此需要博士导师帮忙联系其他课题组或者学校老师的帮忙。

04. 老师当初是如何做研究方向的选择的呢?

Dr.L:选方向选择首先是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并且深挖这个点在当今有没有继续深入探索的价值。其次是要看申请的导师能否提供适合的帮助。

我选择的方向,一是我比较感兴趣,因为我喜欢做偏应用方面的工作。二是和本科有一定的关联,申请成功率会高一些。

05.很多想要申博的同学都会纠结是优先择校还是优先择导的问题,以老师的经验来看,要如何考量读博地区、院校和导师的呢?

Dr.L:首先是要选择对自己胃口的导师。很多时候这个点很难把握,因此需要想办法去询问别人相关信息。其次是院校,当然院校排名越强对自己未来更有利。地区事实上影响不大,读博士之后,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成果来说话。

06.在本硕阶段的哪些经验,对博士申请会比较有帮助呢?

Dr.L:最有用的是科研经历,老师们都会比较在意这个。对于本科生,有足量的科研经历,并且小有成果,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能系统化地向老师介绍、分析自己的科研内容,一般来说就很好了。如果申请名校 牛导,就必须要有一些论文作为代表作品了。

我没有读过硕士,但是根据我身边的情况来说,硕士期间至少要2篇一作的论文,且方向非常相关,才能够获得导师的青睐。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下英语成绩,这个对于境外申请来说非常重要。

07.在香港读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如何看待自己的读博这段经历的呢?

Dr.L:香港其实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城市,压力大体现在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科研自然首当其冲。导师会经常要求你做汇报,也会经常安排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里,我可以感觉到每个人身上的压力都很大,每个人都在疯狂地输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这样的环境下,自己必须具备很强的抗压能力,以及无所畏惧的拼搏心态,才能够与同伴们一起前进,否则很容易萌生退意。

08.有人说读博是一个自个儿较劲的过程,也有人说读博越读越内向,您觉得读博对您个人性格或其他方面会有什么影响吗?

Dr.L:读博对于个人一定会有影响的。这种影响来自于方方面面:做科研时日积月累的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带给自己的影响,和导师相处时带来的影响,和同学相处的影响,以及在面对各种好事坏事麻烦事时所带来的影响。我的老师曾经说,读博会给人带来一次升华或者蜕变,我很认同这个观点。就现在的我而言,性格上比本科时更带有侵略性,但是却没那么容易冲动了,也熟悉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技巧。其实读博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一种生活,与进入职场的朋友们一样,这里也是一处成长试炼场。

09.对于有部分学生在对科研了解不足的情况下,选择把科研作为自己的方向,你会怎样看待这样的现象?

Dr.L:这个问题主要在本科生中间比较多。我认为,在本科阶段,尝试科研,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会让你了解到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科研的生活,以及到底能不能胜任科研所需要的头脑和枯燥。如果在一段时间后仍对科研不甚了解,则需要好好考虑自己未来的方向了。科研这个行业确实需要有远见,有想法,有行动力,有耐心的人来从事。如果摇摆不定,可以先读硕士,感受一下科研,再做打算。

10.有什么好的科研习惯,能不能给想投入科研方向或正进入科研领域的同学们提一些实用建议呢?

Dr.L:有一些值得说的建议。

1) 多学英语。各种英文杂志,学术论文,多看,多体会语句的用法,把我文章结构,培养英语论文语感。

2) 多看文献。不能文献看了就忘,寻找合适自己的方式做笔记,这样以后如果导师让你写review,也方便自己查找。

3) 多查资料。涉足任何一个领域,都要尽可能地了解这个领域的背景,研究进展,未来方向,以及天花板在哪里,要有足够清晰的认识,才能在科研上游刃有余。

结尾寄语

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和喜欢的老师相处,和可爱的同学们一起创造奇迹!

感谢Dr.L 给大家带来的分享,希望每一位在科研之路上坚持的同学,都能收获自己的”答案“,同学们想听哪些导师分享自己的读博经验,欢迎给小曼留言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