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

这也是我上一套视频课程的授课脚本,为了配合各位学员更深刻的领会和感受,将这一套授课文件整理出来,免费提供给大家观看,如果您想将做鉴定学习内容切实有效的提升起来,可以同时订阅我在今日头条上面的玉文化专栏《从零开始学习收藏》第三个系列课程,(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特点)。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1)

今天介绍的第一课内容,就是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说明》

公元前770年,周代的平王为了躲避犬戎的袭扰,将王都由镐京东迁到中原的腹地雒邑(即今河南洛阳周边),这就是商周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形成了历史上的东周时代。

这个说法有多种解读,历史学上将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统称为东周;而在国内外的收藏界中,人们则更习惯于将公元前770- 公元前476年间称为“春秋时期”,将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间称为“战国时期”。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2)

春秋、战国是玉器制造、收藏史上相当重要的两个相邻历史时期,如果我们将战国玉器视为中国玉器史上第一座制作高峰的话;那么,春秋时期则是这座高峰形成的前期的重要原因。

因为,战国时期制玉工艺成就的取得,无可否认是站在春秋对商周玉器工艺制造革故鼎新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这是血脉相因的两个阶段。

后人解读这段历史时喜欢用这样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传奇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残酷现实的时代。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3)

在这个时代里,既可见诸侯征战、生灵涂炭,又可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虽然连年征战、烽火不断,但文化艺术仍然以一种“大爆炸”的方式发展起来。或许烽烟打破了墨守成规的限制,给了文艺以无限的空间。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4)

在这里,既出现了“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又出现了“无为即有为”的道家理论,还有墨家、法家。 思想呈现空前的活跃。后世的很多观念莫不是以此为滥觞。

总而言之,在这个时代里充满了神奇的色彩。玉器也染上了春秋战国的灵动神奇,空前发展着。玉的工艺、玉的文化、玉的外在内涵都向更深的层次延绵着。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5)

在实际收藏的实践中,人们对春秋、战国的玉器始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热情,尤其对战国玉器更是宠爱有加。因为战国玉器间有着三代玉器的古朴迷离与明清玉器的细腻妖媚,对一般收藏者和古玉的欣赏者产生着雅俗共赏的亲和力。

在这个孔子慨叹“礼崩乐坏”的年代里,用玉礼制却进一步完善着,它把玉之美之德赋予了儒家思想道德的内质:仁、义、智、礼、信。“以玉比德”是春秋战国时期玉礼,相对于西周时期的发展。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6)

玉被看成是完美、圣洁的象征,玉则成为高尚的道德情操,人们佩玉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德行之美,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玉与德关系之紧密。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风格可以归纳为六个字精美、灵逸、奇幻。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7)

所谓精美,是指玉的造型丰富新颖,纹饰繁褥流畅,雕刻严谨匀细,很多作品都达到了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境界。

所谓灵逸,是指玉器雕琢出来的整体神韵。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8)

这一时期镂雕大量运用,玉器雕琢得更富灵动色彩,飘逸流畅。春秋战国的玉雕龙,狷介嚣张,狂放不羁,似要从玉中飞出一般,神采飞扬,堪为灵逸之首。

所谓奇幻,是指玉文化中的神秘色彩,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玉本身就有着“神性”,而这一时期的纹饰雕刻用一种深远莫测的意象更加浓化了这种“神性”,让人充满想象。

收藏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着眼点大概应该放在玉质与雕工之上,至于商周时期的那些对沁色的观赏与要求,反而应退居其次。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9)

原因有两点:

一是这一时期是玉器制作工艺水平的高峰期,是被历代收藏者公认的优势所在;

二是可供流传的玉器基本上都是和田玉,和田玉的玉质缜密细润,形成沁色的外界条件很苟刻,所以,收藏的核心重点与商周有所不同。

春秋战国其实是两个具有相似传承性的时代,它们是奴隶制消亡和封建制崛起的历史过渡时期,因而合为一代。

东周历史讲解(玉文化课程之东周时期历史文化背景说明)(1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