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小摇船(张运雄童谣)

在百度上搜索“湖湘童谣《月亮粑粑》”,能搜到数个版本。我记忆中的《月亮粑粑》,与下面这首最相近。

湖湘童谣:《月 亮 粑 粑》

月亮粑粑,

肚里坐个嗲嗲。

嗲嗲出来买菜,

肚里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

⋯⋯⋯⋯⋯⋯。

⋯⋯⋯⋯⋯⋯,

绣个糍粑。

糍粑跌到井里,

变杂嘎䗫。

嘎䗫伸脚,

变杂喜鹊。

喜鹊上树,

变杂斑鸠。

斑鸠咕咕咕,

和尚打豆腐。

豆腐一蒲渣,

和尚恰粑粑。

粑粑一蒲壳,

和尚恰菱角。

菱角尖又尖,

和尚上哒天。

天上四个字,

和尚犯哒亊。

亊又犯得恶,

捉哒和尚砍脑壳。

这首湖湘人耳熟能详的童谣,流传至今据说已有上千年了。

从古至今,小孩子都在结结巴巴地吟唱《月亮粑粑》中慢慢长大,孩子们的父母在无数遍教他们和他们的下代吟唱《月亮粑粑》中渐渐老去。《月亮粑粑》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地传唱下来了。

我五岁左右就能熟练地呤唱这首童谣。

我是什么时候学会这首童谣的?

我觉得,是在那月朗星稀的夏夜,睡在摆放在禾场上的竹铺上,望着挂在天上的玉盘般的月亮,让人心驰神往的时候;

或者,那晚繁星满天,看见一颗晶亮的流星划过夜空,不知掉落到了天边的哪个角落,让人心生好奇的的时候;也许,是听着田野中传来的阵阵蛙叫虫鸣,让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是的,就是在这些时候,嗯妈一手摇着手中的蒲扇,不停地为我们驱蚊扇凉,一手指着天上的月亮,将《月亮粑粑》一字一句地教会我们的。

我也觉得,是睡午觉的时候,娭毑为哄我们入眠,一边轻轻地拍打着我们,一边轻轻地哼唱,使我们在似睡非睡中学会了《月亮粑粑》。

我又觉得,是和村子里的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那些哥哥姐姐带着我们唱会了《月亮粑粑》。

总之,我牢牢地记住了这首童谣,几十年不曾忘记。

月亮走,

我也走,

我给月亮提花篓,

一提提到大门口。

大门口摘石榴,

石榴三层油,

三个姐妹会梳头。

⋯⋯

这首童谣后面还有蛮长,可惜我记不得了。

但是, 我记得这首童谣是嗯妈教我唱的。

那是去外婆家后晚归的路上,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照着我们回家的路。

路边树影稀疏,偶尔能听到几声虫鸣、犬吠,能看见远处村落的点点灯火。那些灯火又常被树影遮挡,时有时无,除此以外就是我们母子俩匆匆的脚步声。

为排除夜行的寂寞,我和嗯妈边走边唱这首歌谣,我们的歌声在旷野上飘荡,给这沉寂的月夜增添了几分生气。

但与歌中唱的不一样的是,回家的路上不是我们跟着月亮走,而是月亮跟着我们走,月亮将我们一直送到了家门口。

这首歌是唱女孩子梳头的,不像《月亮粑粑》那样,里面有喜鹊、嘎䗫、斑鸠等招人喜爱的小动物,逗人唱,这首童谣里没有那些吸引人的小生灵,所以我记得不如《月亮粑粑》牢固。

在禾场上歇凉,嗯妈不仅要用蒲扇为我们扇风,赶蚊子、还会给我们讲故事、教我们学童谣,到了午夜时分,天凉快下来以后,还得将睡得像细猪仔一样的我们抱回家中去睡觉。

嗯妈趁我们在竹铺上入睡之后,会回到家中,在房内点燃一盏洋油灯,将灯芯捻到最下,只燃着豆粒大的光亮,以便抱我们上床时能看得清路。同时,嗯妈还会用蒲扇将夏布帐子里的蚊子扇走,然后将帐子扎紧,使蚊子进不去。

下半夜,嗯妈将我们抱到床上睡好后,会端起洋油灯盏,将亮稍稍调大,再看看蚊帐里是不是还有蚊子。如果看见帐子里有蚊子,嗯妈会将手中洋油灯灯罩的口子移至栖在帐子上的蚊子下方,灯口刚一靠近蚊子,蚊子就被灯罩内冲出的热气烫死了,掉入灯罩内。我们乡下称这为“照蚊(唸:“门”之一声)子”。三两天后,当嗯妈擦拭洋油灯盏时,能从灯罩座子里倒出一些死蚊子来。

嗯妈照完蚊子后,再次将蚊帐扎入竹篾席子底下,那盏灯光如豆的洋油灯盏仍然放在床边茶几上,发出清润如水的光,我们在嗯妈为我们营造出的舒适宁静的氛围中酣睡。

童谣小摇船(张运雄童谣)(1)

作者简介

张运雄,1950年出生,1966年初中毕业,1967年招入岳阳县印刷厂,先后在生产车间、业务部门及厂办公室工作。喜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