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台风路径(气象科普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

回顾台风路径(气象科普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1)

基本路径

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的规律并非一致,而且变得多种多样。西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路径基本路径大体有以下3中类型:

(1)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广西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北半球冬、春两季。当时北半球副高偏南,所以台风生成纬度较低,路径偏南,一般只在北纬16度以南进入南海,最后在越南登陆,波及泰、柬、缅等国。甚至进入孟加拉湾。

(2)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先在台湾岛登陆,然后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再次登陆,并逐渐减弱为热带低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

(3)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最终大多变性为温带气旋。

异常路径

部份热带气旋因外围引导气流不明,或受另一热带气旋影响(如藤原效应),路径出现打转、停滞等。

当台风所处的环境形势变化很快,或是海上有多个台风相互影响时,台风的移动路径会变得比较怪异,这就像陀螺在旋转时受到外力的影响,中心将作一气旋式圆弧运动。当这种运动正好和原运动的方向相反时,就会导致台风的停滞和打转,如果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平衡,便会左右摇摆,像一条运动的蛇一样。这样的移动路径很复杂,也更难以预测,所以更容易成灾。如发生在2001年的台风“百合”,其移动路径就是一种特殊路径,生成以后,就像一条蛇缓慢地在台湾的北部海面原地转了一圈半后,在台湾宜兰附近登陆,肆虐了44个小时又窜到台湾海峡,最后在潮阳、惠来再次登陆,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和极大的损失。其怪异路径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气象

回顾台风路径(气象科普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2)

我们说天气 但不只是说天气

回顾台风路径(气象科普之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