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

说起古代美女,基本都会公认“四大美女”为首,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就是来形容她们四个人的,相比其它三个美女,落雁之称的王昭君不光人美,心更美,为了汉匈之间和平安宁付出了一生的时间。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1)

王昭君是南郡秭归人(今天的湖北宜昌兴山县),本名叫王嫱,字昭君,她生在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晚年得女,很是宠爱,家里的兄嫂也都爱护她,从小就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美貌跟内在在南郡首屈一指,汉元帝在民间选秀女时,南郡首推就是昭君。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2)

就这样17岁的昭君跟所有选中的秀女一样进入了掖廷之中,但是久久没有被汉元帝临幸,有说是因为没有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所以毛延寿给她画的特别丑,所以没有被汉元帝看上。久而久之,昭君心里不禁生出悲怨。

当时匈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来汉朝见汉元帝,以尽藩臣之礼,为了得到汉朝的帮助,想做汉朝的女婿,汉元帝同意了,想着这个王昭君自己也用不上,就赐给呼韩邪单于,单于看到昭君后简直高兴坏了,上书愿意永保边境安宁。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3)

王昭君走前来身汉元帝辞行,汉元帝看到昭君美丽又端庄,肠子都悔清了,很想留住王昭君,可惜天子昭令一出,不可能轻言失信,又关系到边境安宁,只能忍痛割爱,回到宫中后,汉元帝拿出王昭君的画像,根本不像自己见到的,才明白是画师有问题,处死了画师毛延寿。

就这样在汉匈两边的护送下,在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昭君骑着马告别了故土长安,踏上了远去匈奴之路。一路上黄沙滚滚、马嘶雁鸣,使她心绪难平,遂于马上弹奏《琵琶怨》。凄婉悦耳的琴声,美艳动人的女子,使南飞的大雁忘记了摆动翅膀,纷纷跌落于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为了王昭君的雅称。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4)

昭君冒着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单于为她举行了隆重的婚礼,两人倒也恩爱有加,在匈奴被称为宁胡阏氏。与单于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也在汉朝的帮助下,结束了匈奴的四分五裂,统一了匈奴。当年七月汉元帝驾崩,如果当时昭君成了汉元帝的后宫嫔妃,现在已经是寡妇了。不过两年过后,呼韩邪单于也去世了。

昭君给汉成帝上书,想着回归长安,但是被汉成帝拒绝要求她依匈奴风俗继续住下去。昭君只能依胡俗收继婚制,嫁给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复株累单于由于跟昭君年龄差不多,对昭君很是爱慕,昭君在匈奴不停的宣传汉文化,使得匈奴百姓都对这位王后尊敬有加。

王昭君出塞的真实原因(落雁之容的王昭君)(5)

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去世,两年不到,王昭君也在匈奴病逝,35岁不到就红颜薄命,早早离去。

从最初入掖廷不同流合污,到远嫁匈奴,为了国家安稳奉献了自己一生,昭君哪怕被汉成帝遗弃时也不曾忘掉初衷,昭君出塞既促使匈奴结束了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又为西汉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此外,加强了双方的交流,使当时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产生对中原先进制度的向往,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匈奴百姓还为她修了坟墓,并奉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在匈奴除了思念家乡父母兄弟,其它都是最高规格礼遇,也是过了幸福的一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