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

我有一朵花,送给你看看

《城市之光》是卓别林的最后一部无声电影,在它创作的年代,有声电影技术已经在美国电影的圈子里横行霸道了。所以在提到《城市之光》的创作花絮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到卓别林跟电影公司吵得脸红脖子粗的故事。我当然知道贵为一代电影大师的卓别林帅气逼人,可当被人提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前总是会浮现出那个穿着破烂西装、带着礼帽的贫穷的英国绅士。这大概并不能够算作是我的无知,卓别林穷尽一生也就是想要把这个形象留给这个世界。所以他在最后带来了《城市之光》,他最后的黑白电影。

他成功了,非常成功。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1)

掐着人笑和掐着人哭都是我们这个时代烂片的一个突出特征,而卓别林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悲喜剧能让人发自肺腑地笑得痛快,也能够让人痛彻心扉地哭得爽快。跟使了魔法似的,说笑就笑,就哭就哭,因为卓别林从不会在电影的高台上俯视观众,他是站在人群里面,和观众站在一起对这个世界指指点点,然后又被生活揍得鼻青脸肿。比如夏尔洛,《城市之光》的主角。夏尔洛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卓别林式人物,“绅士流浪汉”,他总是落魄卑微又弱小,但是总是在试图捍卫一些可笑的尊严,这是他令人发笑的最重要的一点。他所在的生活处境的落魄和他心中和行为上的绅士高贵,让他的身上充满着可笑的撕裂感。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2)

因为这样的人才能站进人群里面,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怜悯路边的花朵。

在《城市之光》里他深爱着卖花的盲女,但是他从不说爱,也不表现出来。他上拳击台,他在富翁的黑白交替之间挣扎,在生活略施小恩的时候投来一些甜的东西,他想了想,全部都给了卖花女。这种爱是深沉的,也带着一些无能为力的悲哀,这种爱在《城市之光》里面被升华成了一种近似于悲天悯人的大爱,这是夏尔洛身上近乎于神性的部分。而我们说卓别林是天才,所以他在影片的最后,让卖花女送给夏尔洛一朵花,一朵在黑白电影里面看不出颜色,看不出是什么品种,小小的,一朵花。可就是这朵花,一下子让原本漂浮在云端之上的夏尔洛重新落回到了人间的土地之上。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3)

你说神为什么要做神呢,他是贪恋人间的花香,也是贪恋一点美。他给了夏尔洛一个理由,也给了他一个类人的故事。让他不必建高楼,不必宴宾客,只需要在这个世上好好地活一场。她是他城市里的光,给了他光明,给了他希望和勇气。这样的美好纯粹得像是小时候反复阅读的童话故事。可是他就告诉你,童话故事是真的,哪怕命运把夏尔洛折磨摔打了无数次,但只要他站起来,划一根火柴找一束光,就能够让童话故事重新进行下去,让盲人重新看到光明。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4)

这是卓别林故事里的泪水,煽情的高级就是将所以的眼泪藏在笑的缝隙里面,让人在观影的时候找不到,却在千帆过尽电影结束后闭眼再读的那一霎那流下眼泪来。卓别林的眼泪高级,他的笑也高级,《城市之光》中的笑声大多是在卓别林和富商的那一条线上,一个醉生梦死,白天和黑夜完全不同的富翁是在大萧条经济危机之下上层社会的缩影,人不是人,鬼不是鬼。夏尔洛的撕裂是来自于他内心的自尊,而富翁的撕裂是来自于白天和黑夜,酒精好像能够唤醒或者带来他的另一种人格。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5)

白天我高高在上,晚上我处处是朋友。

人鬼之间交替得非常突然,但是当两个完全撕裂的人碰到一起的时候,就能够让人发笑。观众会笑夏尔洛在豪宅的无所适从,观众会笑富翁把夏尔洛扫地出门,观众也会笑他们两个站在一起称兄道弟。这是一种令人从内心深处发笑的手法,这种撕裂和反复来自于对资产阶级的讽刺,对于命运不公的嘲笑。将灯红酒绿和纸醉金迷加上了一层冷漠高级的幽默,每个人都笑,每个人都在这个画面之中。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6)

这就是高级所在,这也是《城市之光》之所以能够留存在博物馆的原因所在。在看卓别林的时候,我们很难去对他的视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但是我们能够在卓别林的每一部片子里面,先看见他,再看见美国,最后看到我们自己。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7)

卓别林是非常固执的一个人,用带着一些中国道家思想的话说,卓别林是一个卫道者,也是一个殉道者。他捍卫的道是喜剧和幽默,是默片,是一种基于剧情和舞台发生的黑白光影艺术。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或者说,随着观众的“不知足”的发酵,随着卓别林他自己的江郎才尽,这个道的没落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的正常事件。而卓别林,这个固执的疯子,说他要留在那里,留在时间和岁月里头,他抗拒出来,也抗拒新的技术,所以他用《城市之光》殉了他自己的道。让黑白默片电影死得其所,让彩色有声电影来得轰轰烈烈。

这部电影真实地还原了其中的场景(成就了当时的经典)(8)

而卓别林一直注视着新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