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

在1808一1810年间,年近40岁的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Therese Marfati)(有的翻译为特蕾莎·玛尔法蒂 )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有一次在心情非常愉快舒畅的情况下写了一首《a小调巴加泰勒[6] 》的小曲赠给她,并在乐谱上题写了“献给特雷莎,1810年4月27日,为了纪念”的字样。

之后,这份乐谱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贝多芬没有自留底稿,因此,他去世后在其作品目录里都没有这首曲子。直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音乐家诺尔为贝多芬写传记,在特雷莎·玛尔法蒂的遗物中才发现了这首乐曲的手稿。1867年,诺尔在德国西南部的城市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把原名《致特蕾莎》错写成《致爱丽丝》。从此,这首钢琴小品开始以《致爱丽丝》的名称在世界上广泛流传,而原名《致特蕾莎》却被人们忘记了。

不过"特蕾泽"也好,"爱丽丝"要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本人可以理解为贝多芬归根结底要献给的,是崇高的"爱情",是人类所有善良的女性。

作为—首最为世人喜爱经典钢琴小品,在这首《致爱丽丝》中,贝多芬基于了一个淳朴而亲切的主题,把特蕾泽温柔、美丽的形象作了概括的描述,旋律清新流畅,使人联想起少女的天真和纯洁,它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了十六次,因此,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向Therese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地交谈。如歌似的B段以F大调出现,情绪欢快、色彩明朗。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以a 音上的九和弦开始C段主题.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甚至可以理解成有点哀怨。但这里本人必须再次强调的是,很初学者喜欢把C段弹得又猛又 快, 使劲砸琴弹得像暴风骤雨一样,这不论从哪种理解角度来看都是极其错误的,一个过于激情的C段会把整个曲子的意境破坏怠尽.C段的最后,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表现热烈的情感。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乐曲再度回到A段主题之后,以a音上的九和弦开始的 C段主题带有一丝哀怨,与B段形成对比。当A段主题第三次重复出现之后,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在作品的前半部分,好似贝多芬有许多亲切的话语正在向特蕾泽诉说,后半部分左右手交替演奏分解和弦,犹如二人亲切的交谈。高潮表现了作者对这个少女的渴望。高潮过去的那一段描写的是花凋零的意境。

《致爱丽丝》乐曲采用回旋曲式结构,全曲共分五个部分(A+B+A1+C+A2),主部(A)先后出现了三次。主部与主部之间先后有两个插部(B、C)插入。两个插部分别塑造了与主部不同的音乐形象。因此使得整个乐曲即存在着形象与性格的对比;同时,又由于回旋曲式特定的陈述方式,将它们又有机地联结在一个整体之内,使得这首乐曲充满了情趣。主部音乐以8/3拍的节奏,在a小调上出现。开始的音乐感觉亲切、纤细,灵巧而富有叙述性;接着的音乐又趋于明朗和开放。音乐形象使人感觉非常亲切热情,质朴而富有情趣。透过这种描述似乎使得本人们看到了一种少女的天真和纯洁。第一插部是很有色彩的。它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新的调性上(F大调),与主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a小调柔和温情的情绪中一下跃入F大调明亮欢快的气氛之中,仿佛使人置身于蓝天露茵之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它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对女孩天使般形象的赞美。乐曲紧接在进入了第一插部的第二乐段,在C大调上奏出了歌唱性十分强,并且十分活跃的华彩乐句,它活灵活现地为人们描绘出了女孩心灵的另一个侧面,使人感到在端庄的同时,仍然不失欢快与活跃、爽朗而天真的禀赋。在紧接着主部的第一次再现而出现的第二插部(C)里,乐思由主部的温柔、灵巧、秀丽;第一插部的明朗、天真、自信而进一步深化。严肃、坚定是第二插部的特点。仿佛是一位履历人生的老人正面对着一颗充满着纯真的心灵慨叹人生。流畅而活泼的半音阶下行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部的第三次出现,使人们重又回到了一种洋溢着天真活泼、充满活力的情趣中,并明快地结束了整个乐曲。

原曲是由钢琴演奏,细细聆听,您会感受到乐曲带给您的那种由喜至悲,又从悲到喜的情绪变化,沉浸在爱情的述说中。采用吉他演奏后是不是另有一番意境呢?需要爱好音乐的您仔细品味。

持续关注本账号,本人将会持续输出经典的吉他曲目的视频、音乐赏析及吉他曲谱,希望爱好吉他及音乐的您喜欢。

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1)

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2)

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3)

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4)

世界名曲吉他致爱丽丝(世界经典吉他曲目致爱丽丝演奏)(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