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

运河扬州

沿运河的古镇是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宝应县西南部的氾水镇,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运河古镇,有着“金氾水”的美誉。今天的“运河扬州”专栏,带您寻访氾水镇。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

凌冰宝应县氾水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局负责人

氾水是京杭大运河的千年古镇,汉代已经初具村落,明代发展比较快,素有“金氾水”的美誉,现在的氾水镇总面积176平方公里,10万人口,下设27个村居(村委会和居委会)。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2)

从“氾水”这个名字,我们可以得知古镇与水的紧密联系。 历史上,氾水地处古邗沟要道,商贸活跃,在唐代就形成了集市。 “古镇闲地少,砖桥小巷多”,这是过去氾水镇的真实写照。 现在的镇区,还有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比如这个有着六角飞檐的六角亭,就是一处古驿亭。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3)

吴家兴 《扬州交通志》主编、《扬州水利史话》统稿

江淮之间的驿道存在一个宝应的安平驿,安平驿在县治的北门外街西一寸巷,明代洪武元年由程子溥创建,永乐十三年主薄牛顿循式重建,旧治记载毁于倭乱,后重建,清朝移至县属以西。

高邮的盂城驿闻名于世,历史上,宝应安平驿与它相比毫不逊色,被誉为明清时期的“江淮第一驿站”。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4)

吴家兴

从宝应的地丁税来看的话,宝应每年有三万余两,驿站能提供一万多两,占三分之一,康熙以后就逐年递减,这个地方我们看到的就是保留了一个宝应的安平驿的驿亭,宝应氾水镇在古代就是安平县所在,所以这个驿亭就可以反映安平驿的一些概貌。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5)

通过这个复建的六角亭,我们仿佛可以窥见氾水古镇曾经的繁华。 奔流不息的运河水还在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丰厚的文化: 明朝末年的“铁面御史”乔可聘、民国传奇英雄华克之、革命烈士成贻宾等都是氾水人。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6)

凌冰

成贻宾烈士是宝应氾水镇人,南京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他的故居有一百多年历史,下一步会进行挖掘,争取把它作为氾水镇的红色教育基地和成贻宾烈士的小型展览馆。

氾水镇是“苏中四大名镇”之一,目前,当地正在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并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7)

凌冰

首先对氾水镇的运河段、集镇段进行提升改造,争取三年把集镇段临时搭建完成,恢复生态,打造一些历史遗迹;第二在历史人文的发掘上,把这些故宅遗址进行发掘、改造,争取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将氾水真正打造为历史文化名镇。

沿运河古镇与大运河唇齿相依,它们是千百年来自然环境与人类需要相互交融的结晶,也记录了大运河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接下来,我们离开氾水镇,继续沿运河北上,踏浪盐宝线航道。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8)

盐宝线航道是沟通京杭运河与里下河地区的重要省级干线航道,规划等级为三级。 宝应境内的盐宝线航道全长37.57公里,沿线有船闸1座,桥梁21座,航标3座,船舶流量每年在1000万吨左右,高峰时达4500多万吨。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9)

贺玉坚 江苏省宝应县航道管理站副站长

近年来,扬州航道部门不断加大对盐宝线航道的维护力度,前后投资1亿多元进行航道整治,新建护岸37公里,疏浚土方125万方,航道通航条件不断完善,盐宝线航道城区段在改造之前比较狭窄,周边的环境也很不好,经过整治以后,现在的航道非常漂亮,航道也很宽,两边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除了盐宝线,宝应境内还有两条重要航道——金宝线和阜宝线。 金宝线航道西至淮安金湖县,东至京杭大运河,同样是省三级航道。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0)

贺玉坚

阜宝线航道为市干线航道,规划等级为五级,从宝应盐宝线交叉口到盐城阜宁县,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我们地方水务部门以及射阳湖镇人民政府共同投资了大约3200万元,对阜宝线航道进行了整治,目前已经通航。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1)

目前,宝应境内的航道与周边的淮安、盐城、南通等地的航道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航道网,四通八达,保证了大运河的畅通和一路奔腾。 在大运河宝应段,还有一处重要水利设施——宝应船闸,它始建于1968年,1969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2)

肖红高 江苏省宝应船闸管理所所长

当时设计年通过量为300万吨,宝应船闸的建成和通航,沟通了大运河和里下河,为里下河地区的水上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水运市场的不断繁荣,宝应船闸的通货量年年攀升,到21世纪初,年通过量连续超千万吨,船舶待闸需十天以上,加大了运输船舶的周转期。

2013年7月,投资两亿多元的新宝应船闸正式通航,它的竣工不仅扩大了里下河腹地的对外运输,扬州沿江地区的大量商品还可以通过宝应船闸直接运抵盐城出海,真正实现了“通江达海”。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3)

肖红高

改造后的新闸长180米,宽23米,槛上水深4米,设计年通过量3611万吨,2014年宝应船闸通过量达4500万吨,超设计通货量125%,为里下河地区的矿金、钢材、电、煤、柴汽油的运输作出了巨大的不可取代的贡献,并创下并保持了在五级航道上单线套闸通货量和征收过闸费之最,设备设施的养护上追求如新,近几年相继获得了新型阀门装置等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和成果均在兄弟单位进行了推广和运用。

2018年后,因为货物流向变化、船舶大型化发展等多种原因,宝应船闸的通货量有所下降。 目前相关改造工程正在有序推进,相信宝应船闸很快会重现繁忙景象,为大运河运输添砖加瓦。

寻找大运河江苏记忆地标扬州闸 运河扬州寻访古氾水(14)

宝应湖、白马湖; 射阳湖镇、氾水镇; 刘堡减水闸、宝应船闸、盐宝线航道……在连续几期的节目中,我们带大家详细探访了运河宝应段的前世今生。 两千多年来,运河宝应段见证了人类与运河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既有斗争、也有合作,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治水用水的智慧和理念。 运河给了扬州人民千年恩泽,作为运河子民,我们也一定要保护、传承、利用好大运河。

来源丨扬州广电“扬帆”手机频道

编辑丨郑艳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