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果的皮能做饭吗(和恐龙同时代的干果)

侏罗纪的恐龙已经灭绝,和它同一世纪的植物尚存,它就是香榧。香榧出现在距今约1亿7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就是活化石植物。其实,我们吃的是香榧的种子,在种子坚硬的外壳上,还有一层青色肉质化的外皮。

恐龙果的皮能做饭吗(和恐龙同时代的干果)(1)

在绍兴的诸暨枫桥、嵊州等地,都有种植香榧,品质上,枫桥香榧更胜一筹。香榧历史悠久,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无论是古远的“秦始皇御口封香柀”,还是东晋王羲之“无榧不醉酒”,“香榧传说”已于2016年12月入选第五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第一次吃香榧时,觉得咬开那层薄薄的壳,就能吃到美味的果仁了,结果却是:入口一嚼,满嘴的渣滓,吐出来,黑黄的一坨不明物!鉴于我第一次吃香榧的“苦涩”经验,所以在这里,我讲一下“西施眼”的传说,希望对第一次吃香榧的朋友有所帮助。

“传说西施小的时候,与邻里的姐妹们去县城玩。她们走进一家卖山货的店铺,看见有一堆干果,上面插的标签写着“香榧”。其中一个小姑娘问店主:这个怎么卖?店主一看她们是小姑娘,猜想她们指嫩力薄,便开玩笑道:你们谁要是能用两根手指掀破香榧壳,我就随你们吃,不要钱!

姑娘们听了,都争先恐后地拿起香榧,使劲地按香榧壳,可没有一个人成功。

这时候,西施发现了香榧的头上有两个白点,好像两只眼睛,她用拇指和食指用力一捏,壳就裂了缝。原来,香榧壳上的这两个点是排泄孔,两边是香榧生长的中缝,因此,捏住‘眼睛’,用力一按,中缝自然就裂开了。这两个眼睛状的凸起,因为是西施发现的,所以被称作‘西施眼’”。

恐龙果的皮能做饭吗(和恐龙同时代的干果)(2)

香榧一般要种植十多年后才会结果,且果实须经第一年花芽分化、第二年开花结果、第三年成熟,前后历经28个月方可采摘,所以被称为“三代果”、“千年圣果”。

成熟后的香榧有较为坚硬的外壳,外壳内有黑色果衣包裹淡黄色种仁,虽然果衣看起来肉肉的,但是有毒性,不能吃。

香榧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所富含的“白卡丁”、“紫杉醇”等成分,是目前世界上抗癌药物的重要成分。

恐龙果的皮能做饭吗(和恐龙同时代的干果)(3)

说了这么多,或许很多人仍是一头雾水,这香榧到底是个啥东西?借用诗人苏轼的《送郑户曹赋席上果得榧子》,提供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彼美玉山果,粲为金盘实。

瘴雾脱蛮溪,清樽奉佳客。

客行何以赠,一语当加璧。

祝君如此果,德膏以自泽。

驱攘三彭仇,已我心腹疾。

愿君如此木,凛凛傲霜雪。

斫为君倚几,滑净不容削。

物微兴不浅,此赠毋轻掷。”

这首古诗表明北宋时香榧已作为珍品而出现在士大夫餐桌上。我自忖胸无点墨,写不出高深的歌颂香榧的文章,我只知道,香榧,果壳比山核桃薄,肉比开心果脆,味比松子鲜,且具有独特的天然清香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