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堂有什么用(我们通常说的大雅之堂)

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诗大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大雅堂有什么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大雅堂有什么用(我们通常说的大雅之堂)

大雅堂有什么用

大雅,是《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诗大序》说:“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成语有“不登大雅之堂”,意思是进不了文雅高贵的场所、喻粗俗不文雅。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成语中的“大雅之堂”,是否确有所在呢?

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川丹棱名士杨素出资在丹棱城南承建诗书堂。堂内珍藏由黄庭坚手书杜甫两川夔峡诗碑三百余方,黄庭坚为之题名“大雅堂”,并作《大雅堂记》。黄庭坚认为:唐代“诗圣”杜甫在两川(当时的东川、西川)、夔峡(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峡州,今湖北省宜昌市。)写的诗,具有中国诗歌总集《诗经》“大雅”篇“宏远雅正”的传统特点,这样的诗文才有资格登大雅之堂。北宋时期,大雅堂“共刻石碑300余方”,“作高屋广楹庇藏此石”。大雅堂经过6年修建,在宋元符三年九月九日竣工。

据《丹棱县志》记载,明末清初,大雅堂毁于战火。然而丹棱人对它十分怀念,清代曾在县境内多处“重建大雅堂”,以自慰和继承“大雅”诗风。乾隆年间,县令宋惠绥在城东枫落山,创办“大雅书院”;嘉庆年间,县令刘德铨“寻访不得”大雅堂,就在县衙后院一草堂里,“新书杜诗数十首于壁,题额曰“大雅堂”;同治十一年,县令庄定域题县试院中堂曰“大雅堂”;民国十年,丹棱知县杨万成,又在县衙废弃的试院旧址上重建大雅堂,写杜甫诗数首,装裱挂在堂上,供人观赏;抗日战争时期,丹棱县巽崖小学校歌用“沧澜,泗水,大雅遗音”等歌词激发师生爱国热情……

1991年4月起,丹棱重建大雅堂办公室开始征集有关北宋“大雅堂”遗物,考证和重建“大雅堂”,可见四川丹棱,当是“大雅之堂”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