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知识积累理解(文言基础知识复句)

七、复句

复句是由几个意义相关的单句组成的。复句中的单句叫分句。

(一)文言复句的类型

文言复句的类别和现代汉语差不多。复句的各个分句常用不同的关联词语连接起来。这些关联词语有连词,也有起关联作用的副词。根据分句之间的不同意义关系和使用什么样的关联词语,复句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条件复句。

4.递进复句

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意思进了一层;分句间常用的关联词语是“且、况、犹(尚)……况、非惟(非独、非特)……抑亦(亦)”等。如:

1.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已久疲。(《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曹操所率领的北方部队不过十五六万人,并且(经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了。且:并且,而且。

2.不忍谋赵之徒隶,燕后嗣乎!(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我乐毅)连赵国的犯人和奴隶都不忍谋害,何况是燕王的后代呢!况:何况,况且。

3.蔓草不可除,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根除,何况是君王您受宠爱的弟弟呢?犹(尚)……况:尚且……何况。

4.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三国志·隆中对》)

——不仅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筹划得当。非惟(非独、非特)……抑亦(亦):不仅(不但)……而且(也、还)。

文言知识积累理解(文言基础知识复句)(1)

5.因果复句

一个分句说明事情的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其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是“故、是故、以故、是以”等。如:

1.彼竭我盈,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敌人士气竭尽,我们士气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2.数石之重,中人弗胜,不为奸邪所利,一日弗得而饥寒至,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晁错:《论贵疏》)

——几石重的粮食,一般人就搬不动,可是一天不得到它就会有饥寒,因此贤明的君主重视粮食而轻视珠玉金银。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唐代和尚慧褒原来就住在它(华山)的脚下,后来又葬埋在这里,因此后人称华山为“褒禅山”。

4.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现在病已入骨髓,因此我不再请见了。故、是故、以故、是以:因此,所以。

6.转折复句

前后分句的意思相反、相背,后一分句不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朝着相反的方向叙说。这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是“而、顾、然、虽……然”等。如:

1.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这几点都是用兵的大忌,可是曹操却要全部地冒犯这些禁忌。

2.一丝一粟皆我力也,欺我老弱,逐我郊野。(马中锡:《中山狼传》)

——(他家)衣食都是我的劳力换来的,可是他欺我年老力衰,把我赶到这郊野来。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史记·鸿门宴》)

——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决没设想自己能先入关坆破秦国。而、顾、然:可是,但是,却。

4.今父老子弟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现在大家虽然怨恨我,但是百年之后,希望让父老的后代想到我的话。虽……然:虽然(尽管)……但是(可是)。

7.条件复句

前边的分句提出条件,后边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所要产生的结果;这种复句常用的关联词语是“则、苟、若、如、如(苟、若)……则、向、向使”等。如:

1.明于天人之分,可谓至人矣。(《荀子·天论》)

——能够正确地区分人和自然的不同职能,可以称为“至高无上”的人了。则:就、那么。

2.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照您这说法,那么刘备为什么不就投降曹操呢?

3.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如果占有了荆州,这是创建帝王大业的凭靠啊。苟、若:如果,假若。

4.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非某之所敢知。(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照祖宗所定的规矩办事就行,那么,这可不是我所希望领教的。如(苟、若)……则:如果……那么。

5.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柳宗元:《黔之驴》)

——如果当初驴不使出它的本领,老虎尽管凶猛,但由于疑惑、畏惧,终究是不敢侵犯它的。

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谏逐客书》)

——假若从前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拒绝卿客而不接纳,疏远而不任用他们,秦国就没富足的实际,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向、向使:如果,假若,假若先前。

未完待续……

你的移动文学图书馆:这有小说、散文、诗词,还有历史典故,更有中华传统文化和写作技巧方法等。本号是一个传播传承纯文学的平台,拒绝网络爽文“小说”!

阅读是一件最重要的小事!每天留半个小时来阅读,给自己充电。关注本号,一起来读书养性、终身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